如约搭对拼大巴

文化   2024-08-29 11:49   广东  

二十多年前北京街头的小巴车,最常见的场面是小巴车慢悠悠地在街上逛着,随车售票员站在车门内,探出半个身子声嘶力竭:“上车就走、有大座!”
什么叫“大座”?就是车辆本身原配的座位。相较于“大座”,自然就是“小座”了。小座的形式可就相当的丰富多彩了,大多时候是从座位底下拽出来的马扎,如果连马扎都没了,那就车头盖(在车内的发动机盖)、铁皮桶、甚或随车的行李麻袋,左右是有啥你就坐啥!超员超载?那时候还没有这个说法呢,都是屡屡出事之后血的教训才出台了各种规定。
这种中小巴的运营目的地一般都是不太远的市郊,跨市的长途车是另一番景象。长途车嘛,一般“大座”是必须的,谁会一个小马扎坐几个、十几个小时?这部分长途班车的特点就是“没点儿”!每辆车吆喝的都是“上车就走”,走可是走,人家真没停着不动地儿,拉着你满街转啊。在长途公交站附近可着劲儿地转圈圈,捡一个散客就赚一个,所以八点的车十点才离开车站也算正常。当然并不是说离开车站就算启程,只要还有人烟,捡客就是最重要的任务。
长途汽车的衰落也不仅仅是因为铁路运输的崛起,自身这种“没谱”也让人很难仰仗。所以自打自己能开车以及高铁开通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乘坐过长途大巴了。
这次再度乘坐大巴,除了有朋友的赞誉之外,很大原因是它的途径点恰好很契合我的出发和目的地,这是我乐于尝试的主要原因。
深圳市内总共五站,我在中间的世界之窗上车,因为不是始发站嘛,所以就很在意车辆的上车时间,毕竟这种中间站点车辆是没法长时间等乘客的。APP上有到达各个站点的大致时间,第一次坐心里没谱,提前20分钟就到了指定地点。没想到车辆达到时间几乎和APP上标注的时间丝毫不差!这在大都市的地面交通里是很不容易的,毕竟一堵车差的就不是几分钟的事儿了。我估计他们在预估时间上本来就留了余量,同时司机师傅行驶途中控制着车速,才达到这完美的契合。
不过不知道车辆和司机是不是固定,我乘坐的这趟车显然司机师傅对车辆并不咋熟悉,开到西乡站点时发觉没空调了,差点儿让我们换车!后来在其他老司机遥控指挥下才恢复正常。
车到广州也就一个多小时(深圳市内差不多也一个小时),但到达广州后恰逢晚高峰,从进广州到终点开了大约有一个半小时!不过这也算正常,毕竟晚高峰的车流里,除了会飞,天王老子来了也得乖乖排着不是?
如果你不赶、不必在时间上计较分分秒秒,这个大巴还是很值得考虑的,关键是它还便宜啊!从深圳腹地大剧院到广州腹地越秀公园,也不过26.8元而已!单单火车票起码得七八十吧?时间上如果没啥硬性要求,便宜就是硬道理!
深圳的朋友说这叫做“搭对”出行,广州好多人上车时却问“是不是如约出行”,我也不知道究竟叫什么名字。名字不重要,我就把它叫做“预约拼大巴”吧。这种模式挺好,乘客省钱,运营方也能对收益有个精确的预期。应该说,这种模式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应用效率,先点个赞!

大葱蘸酱
平淡的记忆,深切的怀念,莫名的感动,无聊的吐槽......其实就是话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