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 生产聚焦都市圈中心城市
对于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布局也偏重选择都市圈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以保障品牌辐射力与成本控制力,目前来看,新能源整车企业的生产性布局更多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渝、长江中游及中原城市群的众多都市圈当中。
中国主要新能源车企的都市圈分布概览
备注
1、14个国家都市圈范围参考获批的都市圈发展规划,统计数据涉及到都市圈内主要车企生产基地所在地级市
2、上海、北京、合肥都市圈范围参考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成果,统计数据涉及到都市圈内主要车企生产基地所在地级市
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表现出强区域集聚现象
而武汉、北京、长春作为老牌汽车城市遗憾未能跻身前10,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上半场明显发力不足,但从增幅来看,北京都市圈83%的同比增幅,还是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伴随着今年小米、长城新能源汽车产品的推出,可以期待一下北京的表现。
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生产制造地域差异明显
数据来源:政府统计公报,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制图
· 新兴汽车城市迅速崛起
新兴汽车城市紧抓新能源汽车发展风口,一马当先。伴随着2022年比亚迪宣布停产整车燃油汽车生产,深圳已经全面进入新能源汽车生产阶段;西安2022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就超过80%,2023年稍有回落;合肥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迅速,2023年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达53%;发力稍晚的郑州亦不可小觑,新能源汽车占比已从17%跃升到37%。
从新能源汽车生产增速来看,2023年增长幅度超100%的有郑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和深圳都市圈,其中郑州以351%的超高增长率傲视群雄,是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圈城市。2022年比亚迪最大整车生产基地西安摘得新能源汽车产量冠军,2023年冠军虽旁落深圳,却依然是比亚迪总部所在地。无可否认,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整车企业的绝对龙头,其业务调整方向和销量表现几乎决定了区域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的成绩。
· 郑州是否有望冲击第一梯队?
比亚迪为郑州带来了什么?
比亚迪郑州生产基地占地1.6万亩,规划产能100万辆,超越西安、深圳,仅次于合肥,郑州基地作为最新的基地,其技术也是尤为先进,生产车型偏中高端,涉及比亚迪目前的畅销车型,包括宋Pro、海豹DM-i、豹5三款车型。2022年郑州新能源汽车总产量7万辆,2023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量20万辆,凭一己之力让郑州跻身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前10位。
比亚迪落地投产后,创维、吉利、富士康等知名企业,也正在这里布局新能源汽车项目。同时,建设比亚迪郑州生产基地,相当于引进一整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百万产能的生产基地必将带动一大批供应链企业的组团,仅以郑州比亚迪一、二期进行测算,过100万辆的汽车产能,超1500亿的年产值,预计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2000亿以上。
比亚迪目前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名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元,随着比亚迪郑州生产基地的投产,比亚迪也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等方面优势,推动更多新能源产品技术、场景应用、研发基地等在郑州落地,带来大量先进的技术理念,以及高精尖人才,助力郑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郑州冲击“第一梯队”还需哪些方面发力?
除航空港区以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为主,中牟汽车产业区主要有宇通客车(宇通新能源)、郑州日产等老牌实力厂商,郑州经济开发区主要是上汽郑州、东风日产、一汽解放等,开封龙亭主要是奇瑞汽车,这些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比重小,传统燃油车产能利用率不足50%,有待进一步加速转型新能源汽车赛道。
除比亚迪、上汽郑州等乘用车企业外,郑州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宇通集团,已形成了客车、乘用车、新能源汽车三大整车生产格局,涵盖了客车、皮卡、SUV、MPV、轿车、轻卡、中重卡车等系列化的产品体系。2023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占郑州汽车总产量37%,与深圳、上海、西安、合肥等第一梯队还有一定差距。
数据来源:政府统计公报,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整理制图
郑州市拥有精益达、比克电池、泰新座椅、科林空调、优尼冲压等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150余家,而郑州周边如许昌、洛阳、新乡、安阳等城市已经形成上万家汽车零部件生产商,随着比亚迪等整车厂的产能优化,将有更多零部件供应商落地,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发挥产业链集群优势。
未来郑州新能源汽车将聚焦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一体发展,以郑州经开区、航空港区、开封等地为中心发展整车,洛阳、新乡、许昌、鹤壁等地重点发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特色集群,冲击新能源汽车生产第一梯队指日可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