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认知(83) • 文/苏城
“当一个人融入群体中后,就容易失去自我。”——勒庞《乌合之众》
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刘慈欣《流浪地球》
“群体追求的从来都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勒庞《乌合之众》
“给岁月以文明,给文明以岁月!”——刘慈欣《流浪地球》
还有一句名言:“人类从历史中吸取最大的教训,就是永远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些历史和教训,往往都是在群体心理学作用下的狂热、盲从下远离真相和理性,从而酿成悲剧。
在大刘的作品中,其主旨并非对“乌合之众”的形象描绘,他的作品更多地关注人类在宇宙中的地位、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以及哲学思考。然而,在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中,可以发现对群体行为和心理的探讨,这些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乌合之众”的特征。
在《流浪地球》里,普通民众不相信氦闪,因为漫长的历史告诉他们,有任何大型灾难,他们永远是被放弃的那一批,他们是精英和权贵的养料和耗材。所以他们先下手为强,杀了所有科学家,精英,统治者。在他们被人为愚弄的认知里,这可以让他们活下去。实际上呢?
在刘慈欣的叙述中,乌合之众并非是单一的负面形象,而是包含了复杂的人性与社会互动,通过这些互动,读者可以看到个体在群体中的角色以及整个社会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和演变。
《三体》系列中,人类面临外星文明三体人的威胁,展现了人类在极端情况下的群体行为。一方面,人类中有一部分人认识到三体文明的危险性,力图抵抗;另一方面,也有一部分人因为恐惧、绝望或者对权力的渴望,选择了妥协甚至合作。在这两种态度之间,可以看到群体中个体在面对巨大压力和不确定性时的从众心理和选择。
来到古斯塔夫·勒庞的作品中,群体是具有一系列典型特征的存在,这主要包括:
1. 智力的降低:群体中个体一旦融入,他的个性会被群体的思想所淹没。群体成员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通常会减弱,导致群体缺乏智慧,容易受到暗示和情感的影响。
2. 易受暗示:群体容易接受和遵从暗示,群体的行为和想法常常是由极少数人或领袖所引导。群体成员轻信并容易受到情感和氛围的操控。
3. 情绪化:群体行为常常表现出极端的情绪化特点,群体的情绪容易夸大,且容易受到人群中某些因素的引发,如音乐、口号或者氛围等。
4. 缺乏批判精神:群体成员往往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对信息和观点缺乏批判性分析,容易接受未经证实的信息。
5. 一致性倾向: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个体常常会放弃自己的独立性,群体的行为和决策往往压倒性地影响个体。
6. 排斥异议:群体通常会排斥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对于群体的统一思想或行为表现出强烈的趋同心态。
7. 领袖的主导作用:群体的行为和思想很大程度上受领袖或关键个体的影响,领袖的言行能够极大地影响群体的方向和情绪。
8. 群体意识的形成:群体成员之间形成一种共有的意识,群体的目标和成为个体行动的指导,有时甚至超越了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利益。
实际上,对于掌握权力的人来说,很容易将群体视为工具,往往会采取一些特定的策略和手段来影响和操控群体心理。希特勒和斯大林都是这种魔式领袖,根据历史和社会学的观察,他们采取的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1. 意识形态引导:通过建立和传播特定的意识形态,权力顶层的人可以塑造群体意识,确保群体成员接受和遵循既定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
2. 舆论操控:利用媒体和其他传播手段来控制和引导公共舆论,塑造对特定事件或政策的看法,从而影响群体行为。
3. 领袖魅力:通过领袖的个人魅力和影响力,吸引和维持群体的忠诚与追随。领袖的言行可以激发群体的热情和动力。
4. 利用恐惧与奖励:通过奖励忠诚和顺从的行为,以及惩罚异议和抵抗,权力顶层的人可以操控群体的行为模式,确保群体的服从。
5. 社会阶层和文化认同:建立和维护社会阶层,强化群体成员的文化认同感,从而使群体成员更加团结,对外部威胁形成一致的抵制。
6. 幻象和符号的运用:创造或利用象征性的幻象和符号来影响群体心理,如民族主义象征、宗教符号等,以唤起群体的情感和忠诚。
7. 情绪化的集会与活动:通过组织大规模的集会、庆典或其他情绪化的活动来增强群体的集体情感,提高群体对领袖和政策的支持度。
8. 教育与培训:通过教育系统和社会培训机制,灌输符合权力顶层利益的思想和知识,从而在长远中塑造群体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权力顶层的人在从下而上的身份蜕变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可以综合运用上述手段,根据不同的社会和政治环境进行调整,以达到操控群体的目的。虽然当代文明之下,很多人觉得这些手段也该受到道德和法律的限制,应当在社会正义和公平的框架内进行运用,实际上这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罢了。
但不能说群体总是被利用或一直是盲目而非理性的,很多时候他们是积极而推动历史进步的,甚至是主导力量。从历次历史运动和东西方文明史可以看到,群体的聚集和集体行动是实现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重要途径,群体中的个体可以互相提供支持、激励和动力,帮助彼此克服困难、实现目标。这种互相支持的精神在社区建设、慈善事业等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
我们也可以看到,通过群体的交流和互动,知识和智慧可以迅速传播,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和认知能力。甚至可以说,群体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土壤。
所以,群体提供了一种社会稳定和安全感,在其中可以激发个体的潜力,使得个体在群体中发挥出超过独立行动时的能力。也就是说,乌合之众并非全然无益,它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可以展现出积极的一面。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和管理群体的力量,确保群体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长远利益和价值观。
作为新时代的个体,避免成为负面的“乌合之众”,首先要认识到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可能会受到群体心理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要保持独立性和批判性思维,避免盲目从众。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