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差比较多,一直在奔波,所以更新频率降下来了。没来得及发新内容的日子,陆续收到一些私信,各种话题的都有。
比较多的比例,是问候近况。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近况比较好的为数并不多,大家的表情越来越趋近早晚高峰地铁上工薪族,要么拿着手机表情麻木地盯着自己可能在看的内容,要么就昏昏欲睡——实际上在地铁这种公共交通工具上是很难睡得好的,企业家们的精神也如同此,这几年多不太好过。
所以,不敢贸然回复说“很好”,也不敢敷衍说“还好”,似乎也不该说不太好。我们的民族文化是比较好面子的,如果说不好的状况,可能会在朋友中流传甚广,引发一系列质询;即便是不流传,也是引发下一步话题的悬念。所以,往往回复些表情,以及感谢记挂之类的语句。
但还有是有很认真的朋友,问最近文章内容和风格的变化。这个也是要认真地回复了。本号之前是专门编写与禅道有关话题的小号,不幸的是,此前也就是去年国庆前后积累了些粉丝数的“美槑厍”不幸蒙难,所有计划被打乱,所以后来就把这个小号(当时叫“姑苏茶禅”)顶上去用了。为此,还损失了一些尚未完成的话题。
实际上,想要保持某种风格并长期写一个主题,需要精密团队的策划和执行,对于一个半路出家的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都有自己做某件事的初衷,笔者当初拜疫情所赐,百兴俱废,因而在不能出门的日子去看些书、看些事情然后发挥一下呈现出来。还是比较感谢转到这个号的朋友,没有你们的关心,我可能去年末就放弃了。
放弃这个词,此前不敢说。前几年大家的遭遇都难以言状,普遍性的下滑与消费降级,很多事情是一个难字就能说清楚的。在彼此的各方面压力之下,有的人放弃了事业,有的人放弃了方向,有的人放弃了生命,也有的人放弃了自我。网络上的各种吵吵,看起来各有各理,实际上是内心没有的满足,需要一定的宣泄空间。
回望一下自己,宣泄的时候没收住,所以美槑厍噶了。这个怨不得别人,因为它们的刀是一直举着的,自己把头伸到刀下,而且自己知道这把刀是一直悬着的,却自投罗网,活该!虽然说也在做些思考,但宣泄多过反思,没头苍蝇似的。
笔者不算个做自媒体的人,所以每每看到媒体界和自媒体界的朋友哀叹,并不能生出些许兔死狐悲的感觉。当一些规则明着的时候,我们没必要为自己破坏规则而后悔,也没必要让自己在同一个地方摔跤。不做愣头青,也不做杠精,更不钻牛角尖,各种平衡才很难被打破。
在各种不按法、理和逻辑办事的时代,要规避一些伤害和纠结,就需要像踩钢丝一样过活。时时处处提醒自己避免踩坑,细思极恐的是,大部分谨小慎微、四平八稳、八面玲珑的人都要面对这样的内耗,这种内耗有时是明着的,有时是潜在的。对于陷入这种内耗的人来说,这是一场悲剧,到什么时候才能跳出这个陷阱呢?
答案是更加恐惧的事情,因为两千多年来我们一直如此。没有逻辑思维和独立精神的人个体就像笼子里的困兽一样活着,当困兽却还能活出美来,这是多么可怜、可悲而可笑的事情!但这样的人乐此不疲,甚至而藉此炫耀自我,打压身边人,让自己鲜活得很。
精神内耗也是有国民性的,愈久弥坚。
所以,如果甘于如此,那么就永远跳不出来。这不是哪一个人的事,做黄巢?做谭嗣同?做朱重八?做二傻子?还是做个犬儒,都是可以选择的事情,但谁都不敢明着说自己要做啥,甚至都不敢说要做自己。嘿嘿,把自己角色化和工具化倒是很在行,一旦工具变成了人,夹杂自卑下的自大,就会出乱子。
阿Q啥时候能真的变成赵太爷呢?赵家人也根本没打算让这位仁兄姓赵,自作多情很可怕的,可怕到被利用还帮别人数钱。像极了被别人攻城略地抢财富,结果还喊别人慈父的那坨人。
话不能多说。家长里短的话不能说,闲言碎语的话不能说,误人子弟的话不能说,祸国殃民的话不能说,自我精神灵感的话不能说,恨那啥的不能说。可是,不能说很多话的茶馆,最好也倒了;写了茶馆的老舍,也自行了结了。
有朋友问,条目式的内容是几个意思?写东西需要那么全面吗,搞得跟汇报工作似的?做PPT习惯了,遇到事情就总结,总觉得需要的时候列些条目好记得,就像跟甲方爸爸汇报工作的时候一样,事情条理清楚了就会印象深刻。实际上到执行阶段,方案都是边做边改的。即便是大的EPC也是这鸟样。
再者,如果要讲明一个事理,就得有逻辑性,把逻辑真相公布出来,就得明晰,所以这个总该能被原谅的吧。当我热爱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会尽量认真地做好事情,否则就完全放弃了,也不会写啥了。
防失联、互动交流请加微信号:simbajn
备用号 敬请关注
专题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