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公众号的流量基本恢复正常了,但本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原则,希望诸君抽空帮忙点赞、转发、评论一下,感谢!
进入1977年以后,大范围、无休止的政治运动,逐渐被更为务实的经济建设活动所取代。与此同时,扩大技术引进、出国考察、酝酿经济改革等举措,也相继酝酿开来。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们要如此急切地推动改革?今天简单和大家聊聊。一
在经历了初期快速发展阶段以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都陷入到了发展停滞的困局。原因很简单,计划经济模式或许能够最大限度地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大多都很难有效并合理地利用资源,效率低下的问题日益暴露。首先,由于不可能获取完全的信息,事实上不可能制定出一份包罗万象的计划。任何看似缜密的计划都不可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需求,满足社会成员多样性的消费偏好,更不用说决策错误带来的资源浪费。
上世纪60年代的“北大荒”计划经济消灭了竞争也就消灭了大多数人的工作动力,消磨掉了劳动者和管理者的进取心和创造力,致使经济发展失去内在动力,尤其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为了突破这一瓶颈,组织上必须不断地进行政治的、思想的动员,以保持民众的持续热情,从外部注入经济社会驱动力,这也是为什么当时总是运动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所有资源都集中到国家手里,使国家权力对社会的控制无远弗届,所有社会成员都被固定在特定区域和单位之内。人们得到了某种安全保障,却以失去自由为代价。
上世纪60年代的上山下乡青年二
传统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价值是追求平等,造就了一个平均主义的同质化社会。但现实情况是,追求平等主义所得到的结果,一个是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形成了其特有的不平等,不是基于财产权和市场竞争,而是基于制度安排。比如说,户籍制度把中国社会分割为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两部分,农民被牢牢地固定在十几亿亩土地上,在农村内部是同质化平等化了,但农民与市民相比,既无平等可言,又失去了自由,这是平等社会的悖论。
上世纪60年代的青年当然,传统社会主义之所以走向衰弱,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暴力的滥用和对人的伤害。20世纪的革命者都陷入到了一种“理性的自负”,认定自己选定的方向一定是人类的必由之路。这种“历史必然性”被赋予一种不可挑战的宗教性权力。为了实现目标,“革命者”们会凌驾于法律之上,采取强制和暴力手段,不惜付出任何代价包括人的自由甚至生命。任何超越历史的社会方案必然会遭到实践的惩罚和社会的抵抗,并不断引发激烈的争论,因而强制就成为实行这种方案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截至上世纪70年代后半叶,“运动治国”一直都是我国的常态。这些运动大都无关乎政权稳固,更多的是为强制性的制度变革开辟道路,用“不断革命”来扫清障碍,解决分歧,防范脱轨,比如批判“资本主义自发势力”贯穿于农村制度变革的全过程。
上世纪60年代的小学生需要指出的是,传统社会主义无法避免官僚主义的复活。列宁晚年敏锐地觉察到这种趋势,但已力不从心。教员坚信,共产党找到了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这就是民主,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但是,他所理解的民主不是建立程序化的制衡监督机制,从制度上限制公权力,而是诉诸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频繁的整肃运动,固然对特殊利益集团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作用,大面积的贪腐也没有出现。但作为对比,运动反腐不仅打乱了国家秩序,也没有从根本上根除官僚主义的痼疾。原因很简单,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与经济体制,本身就是官僚主义滋生的肥沃土壤。
上世纪70年代的学生三
传统社会主义的高度集权制度,似乎难以形成常规权力的更替机制,权力分配和角力只有通过残酷的党内斗争。斯大林建立了自己的阶级斗争激烈化的理论,教员同样以阶级斗争来诠释和解决权力问题。当然,前者直接以国家暴力消灭所有政治对手,后者则更多地诉诸群众运动。党内干部都谙熟党内斗争,借助于上面发动的运动进行自己的权力角力,使政治运动在各个层级都能获得动力。在传统体制下,积极参与政治运动成为个体改变自身地位的主要途径,由此滋生出一批又一批的运动积极分子,反过来不断地增添着运动力量。“革命”是最神圣的字眼,也是最令人畏惧的字眼。人人都争当革命者,又都是被革命的对象。党内干部大都不能避免挨整的命运,又极少有人没有整过人的记录,累积下来,几乎所有社会精英阶层都受到伤害。
清华被砸四
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说,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在他看来,继续坚持传统社会主义“只能是死路一条”。他提出,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1979年2月2日,邓小平在休斯顿边的镇上观看马术表演现如今,党把当下中国走的道路定义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无论怎样定义,它已经与传统社会主义相距很远了,甚至也超越了马克思定义的经典社会主义的范畴。历史证明,最近30年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或许是相对而言最符合中国国情的,但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面对当下的大变局,我们向何处去的问题是值得深入思考的,对于党和国家而言,是个不大不小的考验。激情邀请各位主理人/创始人/CEO朋友们,来咱的公众号上投放正经广告哈:
首先,本号最近的涨粉和阅读数据真的还不错,基础数据有保障;其次,本号粉丝比较优质,几乎都是靠码字敲出来的严格意义上的活粉;第三,号主至少在现阶段依然处在“话少、活好、不粘人,要价便宜”的状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以后火了就贵了,真的!![]()
另外,我的喜马拉雅频道正式上线了!欢迎诸君收听、点赞和订阅哈。也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我这边可以同步一下。推荐阅读:
不可思议的历史:为什么这些知名学者,一再拒绝大明王朝的召唤?
简单聊聊:如何理解“改革开放”?
旧文重发:为什么戈尔巴乔夫无法成功挽救苏联?(修订版)
简单聊聊:为什么中国人总是这么累?
为什么当代中国的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严重了?
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理智看待:唐朝到底是不是“汉族国家”?
理智看待:“康乾盛世”到底是不是真的?
金帐汗国的历史,算不算是中国历史?
理智讨论:为什么蒙古历史上会出现这么多种文字?(增补版)
历史上的蒙古帝国,真的只是“文明毁灭者”吗?
一文概述:如何评价“苏联笑话”?
“世界王子”的远征:旭烈兀是如何摧毁阿拉伯帝国的?
成吉思汗算不算是中国人?
如果阿难答成为元朝皇帝,中国会不会沦为伊斯兰国家?
大隋唐的怒涛:为什么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彻底摧毁高句丽?
短暂“留学蒙古”的明英宗,究竟有没有得到过蒙古人的“尊崇”?
一文综述:“中华民族”内涵的沧桑演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不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