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回鹘汗国,是继匈奴、柔然、突厥汗国之后,第四个主宰大漠南北的奴隶制游牧政权。
1
回鹘的发端:护输复国
学界普遍认为,身为“铁勒九部”之一的回鹘,发祥于6世纪后半叶,首领世袭瀚海大都督一职。
2
后突厥之乱和回鹘崛起
贞观四年(630),东突厥汗国灭亡。贞观二十一年(647),唐朝设立燕然都护府,统辖管理漠北突厥以及其他铁勒诸部。龙朔三年(663),更名为瀚海都护府;总章二年(669)更名为安北都护府。
3
回鹘汗国的诞生
用发展的眼光看,异姓势力的崛起给了回鹘崛起的良机。比如同为阿史那家族旁支之一的拔悉蜜部首领阿史那施,就在本部人众以及回鹘和葛逻禄的支持下自立为汗。
4
葛勒可汗的大一统征程
骨力裴罗死后,“子磨延辍立,国人号为葛勒可汗”,他的汗号全称为“登里啰没蜜施颉翳徳蜜施毗伽可汗”,直译为“自天生封疆大治天智可汗”。
5
出兵南下,协助平定安史叛军
天宝十五年(755)冬十月,身兼唐平卢、范阳、河东三道节度使的粟特裔将领安禄山起兵造反,“安史之乱”正式爆发。
客观地说,“安史之乱”让唐朝从辉煌盛世的顶峰迅速跌至幽暗的深谷。因为唐朝的精锐部队都在四方边镇驻守,因此叛军一路势如破竹,迅速攻克了“两京”之一的洛阳。
6
趁人之危的册封与和亲
作为“天下中心”与东亚第一强国的唐朝的皇帝,享有征召属国或藩部“助国讨伐”的权力。因此,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初,身为“属国”最高统治者的葛勒可汗之所以会遣兵助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沿袭着这一传统。
7
双边关系的微妙变化
第三批援唐军队的战斗意志并不强烈,对后续的平叛战争也未起到多大的决定性作用。
乾元二年(759),“回鹘骨啜特勤等率众与郭子仪等九节度于相州城下战,不利”。可即便如此,肃宗依然给予了回鹘援军的高级将领们以极高礼遇。对此,《旧唐书》中如是写道:
8
尾声:回鹘人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