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难答成为元朝皇帝,中国会不会沦为伊斯兰国家?

文化   2024-12-04 12:04   北京  
自从公众号被拉闸以后,感觉流量有点欠火候。所以,还望诸君抽空帮忙点赞、转发、评论一下,感谢!



阿难答(?—1307),世祖忽必烈之孙,安西王忙哥剌之子。值得一提的是,他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参与皇位争夺战的穆斯林。
那么问题来了,在普遍笃信佛教的元朝宗室子弟当中,为什么阿难答主动皈依了伊斯兰教?“皈依”的背后是否暗藏玄机?我查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阿难答的辖区,与陕西行省有着很大重合

1

什么是“安西王”?

至元九年(1272),忽必烈敕封三子忙哥剌为安西王,赐魑纽金印,负责镇守唐兀之地(今宁夏、甘肃、陕西等省)以及经营秦蜀、南下攻宋、抵御察合台与窝阔台系宗王入侵等事宜。

次年,忽必烈“诏安西王益封秦王,别赐兽纽金印,其府在长安者为安西,在六盘者为开城,皆听为宫邸”,进一步明确了他的统辖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忙哥剌的属地南通京兆、东向大都,西去河西走廊,是连接西域和中原的交通要道。因此,这里生活着数量不容小觑的信仰伊斯兰教的回回人。
古伊斯兰生活场景
对此,《多桑蒙古史》中如是写道:
今在此种东方地域之中,已有回教人民不少之移植,或为河中与呼罗珊之俘虏,挈至其地为匠人与牧人者,或因佥发而迁徙者。其自西方赴其地经商求财,留居其地,建筑馆舍,而在偶像祠宇之侧设置礼拜堂与修道院者,为数亦甚多焉。
此外偶像教徒之儿童沦为回教徒奴婢,曾在其教中养育成人者;偶像教徒之自愿改从回教者;复次有成吉思汗系有数王,曾改信吾人之宗教,而为其臣民士卒所效法者,皆其类焉。
因此,忙哥剌不仅是集西北地区军、政、财务大权于一身的最高长官,甚至可以在特殊情况下颁布伊斯兰教令。毫不夸张地说,这里俨然成为了元朝境内的“国中之国”。
元时期全图(1280)

2

阿难答的困境与反击

至元十六年(1279),南宋残余势力在崖山之战中全军覆没。至此,赵宋宗室在中国的统治彻底宣告终结。伴随着国家局势的日趋稳定,以忙哥剌为首的权势过大的地方势力成为了中央政府亟需解决的“眼中钉”。

至元十七年(1280),忙哥剌去世。不久,阿难答承袭了父亲的爵位。几乎在他承袭爵位的第一时间,元廷不仅“罢王相府,复立陕西四川行省于京兆(西安)”,还任命曾担任过忙哥剌副手的李德辉为安西行省左丞,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西北地区的直接控制。
实际上,中央的削藩举措远未就此结束。
至元二十年(1283)左右,元廷任命时任治书侍御史杜思敬为安西路总管,“佥陕西行省事”,全面收回了阿难答的人事任命权。至元三十一年(1294),元廷“以陕西道廉访司没入赃罚钱旧给安西王者,令行省别贮之”为由,大幅度限制了阿难答的财政收入。
元成宗铁穆耳即位后,中央对阿难答的压制举措依然有增无减。据《史集》中的记载,在他的属地内,“合罕朝臣及必阇赤担任课税长官们,会按照朝廷命令供应安西王之需”。这就意味着,阿难答在属地内的赋税征收权,也被陕西行省掌控在了手中。
电影《马可波罗》中的元朝朝堂
面对朝廷颁布的一系列削藩举措,阿难答不可能束手待毙。元贞元年(1295)二月,“安西王相(阿难答的副手)等请复立王相府”,但被元廷严词拒绝。可即便如此,铁赤等人依然在次年正月奏请“复请立王相府”。
以上种种,令成宗大为光火,他在批复中愤然表示,“去岁阿难答已尝面陈,朕以世祖定制谕之。今复奏请,岂欲以四川、京兆悉为彼有耶?赋税、军站,皆朝廷所司,今姑从汝请,置王相府,惟行王傅事。”
翻译成大白话,可以这样理解:
去年阿难答已经面奏过一次了,朕以世祖定的规矩回复了他,如今再次奏请,难道想让四川、京兆全成为你们的吗?赋税、军站都是归朝廷所管,如今姑且同意你们的请求,置王相府,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可以了。

元成宗铁穆耳
当然,为了缓解阿难答的不满和抵触情绪,成宗还是“赐安西王甲胄、枪挝、弓矢、藁鞯等十五万八千二百余事”。不过话说回来,这些赏赐根本无法满足阿难答的胃口。五月,他以“赈灾”为由再度遣使向朝廷请求拨款。
对于对方的小心思,成宗可谓心知肚明。因此,他对来使如是说道:
世祖以分赉之难,尝有圣训,阿难答亦知之矣。若言贫乏,岂独汝耶?去岁赐钞二十万锭,又给以粮。今与,则诸王以为不均。不与,则汝言人多饥死。其给粮万石,择贫者赈之。
一言概之,成宗只是给予了象征性的赈济,并未满足阿难答提出的全部要求。

3

成宗与阿难答的辩论

据拉施特《史集》当中的记载,由于子女大多早夭,因此阿难答在出生后不久,就被忙哥剌托付给了回回家臣蔑黑帖儿·哈散·阿黑塔赤来抚养。与此同时,阿黑塔赤的妻子祖来哈承担起了乳母的角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木速蛮(穆斯林)的信仰在他(阿难答)的心中逐渐巩固了起来,并不可动摇。他不仅背诵过《古兰经》,并且用大食文(阿拉伯文)书写得很好,经常把【自己的】时间消磨于旅行戒律和祈祷上。”
在经略西北期间,阿难答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伊斯兰教信仰。他不仅在营地内修建了清真寺,还在属地内推行回回历,甚至给当地的不少蒙古儿童施行了割礼。除此之外,“还使依附于自己的15万蒙古军队全部归信了伊斯兰教”。
元朝较为发达的贸易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回回人主导的
阿难答的一系列“骚操作”,一度引发了成宗的强烈不满。尤其是在他得知阿难答为蒙古儿童施行割礼并要求麾下的蒙古官兵集体皈依伊斯兰教后,双方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对于这段史实,《史集》做出了颇为详细的记录:
合罕(元成宗)对他甚为生气,并派遣了鹰夫长只儿哈朗和赤儿塔合兄弟俩,要他们去阻止他履行祈祷和戒律,不让木速蛮去见他,并促使【他】向寺庙中的偶像磕头烧香。
阿难答拒绝了,没有听从。合罕由此动了怒,便下令把他囚禁起来,而他却对伊斯兰教和真正的信仰仍然那样的固执和坚定。
合罕召了他去问道:“如果你做过什么梦,或者上天给予了你什么启示,或者有谁指引了你走上木速蛮教的道路, 就讲出来吧,让他也给我指示一条道路”。阿难答答道:“伟大的上帝给我指出了一条认识他的道路”。
合罕说道:“这条道路是魔鬼指给你的?”他回答道:“如果是魔鬼给我指的道路,那么,是谁把【这条】道路指给我的兄长合赞(汗)的呢?”
对于阿难答主动拿合赞汗“做挡箭牌”的回应(拓展阅读为什么只有“中兴之主”合赞汗,才能拯救风雨飘摇的伊尔汗国?),成宗一时语塞。
合赞汗皈依伊斯兰教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皇帝提出的质疑,为什么阿难答依然如此有恃无恐?对此,成宗的母亲伯蓝也怯赤太后一语道出了其中的秘密。对此,《史集》中这样写道:
你登位已经两年了,而【你的】国家却还没有巩固。阿难答有很多军队,并且唐兀惕地区的所有那些军队和居民都是木速蛮,并对此【执迷不悟】。本地就有叛乱者。不要让他们【军队和居民】变心,那可真不得了,【你】不宜强迫他,让他自己选择自己的信仰和宗教吧。
在伯蓝也怯赤太后看来,阿难答不仅手握重兵,而且在领地内颇得人心。倘若继续囚禁他,“恐致民怨”。基于稳定西北局势的需要,成宗听从了母亲的意见,不但主动释放了阿难答,还加以安抚。

4

皈依伊斯兰教的底层逻辑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阿难答从小接受了“伊斯兰化”的教育,但他之所以主动“皈依”伊斯兰教,背后有着非常强的政治目的性。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首先,寻求属地内数量庞大的穆斯林人众的广泛支持。
根据《史集》中的记载,14世纪初的河西地区“有二十四座大城,该处居民大多数为木速蛮”。
阿难答之所以在属地内大力倡导伊斯兰教,直接目的就是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从而牢牢控制住当地军民,使之成为与元廷抗争的后方基地。结合他与成宗的对话可以看出,他的努力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元朝,可以看到很多“异样”的面孔
其次,争取朝廷中的回回势力以及信仰伊斯兰教的蒙古贵族的支持。
众所周知,元朝回回人在科举、刑律、经商等环节,享受着非常高的待遇(拓展阅读:朱元璋是回族人吗?他是如何看待伊斯兰教与回回人的?)。
比如在中央机关内部,回回官员合计有17人,其中右丞相2人,左丞相3人,平章政事11人,参知政事1人。作为对比,有过右、左丞相任职履历的汉族官员只有史天泽与贺惟一二人而已。
就拿他的盟友赛典赤·伯颜察儿来说,早在至元三十年(1293)就被任命为位居众平章之首的“中书平章政事”,“凡军国重事无不由之”。成宗时期,他与梁德珪执掌政事长达11年之久,史称“赛梁秉政”。
另外,在《多桑蒙古史》当中,还有多位蒙古宗王改信了伊斯兰教的记载。尤其是在“赛梁秉政”时期,不少蒙古宗王主动与回回贵族们达成了合作关系。可以推测,阿难答的选择不乏有取悦这些蒙古贵族之嫌。比如他曾密令手下的回回亲信“接近铁穆耳合罕的母亲,致力于巩固伊斯兰教”。
伯颜察儿(约1257年---1328),官至太保、中书平章政事、佩金虎符,谥忠宪
第三,寻求与察合台和窝阔台系宗王达成合作意向。
众所周知,从窝阔台时代开始,察合台与窝阔台家族与拖雷家族的关系,一直非常微妙。
截止大德七年(1303)之前,察合台与窝阔台家族的宗王们一直致力于大张旗鼓地反对元朝。对于政治野心极大的阿难答而言,既然回回势力可以成为自己的合作伙伴,那么同为“黄金家族”后裔且具有反元廷倾向的堂兄弟,也可以成为拉拢的对象。
更何况,当时的察合台与窝阔台汗国境内已经呈现出了伊斯兰化倾向。阿难答在属地内积极推行伊斯兰化举措,也能间接夯实双方的互助关系。
从大德六年(1302)开始,阿难答与察合台汗笃哇开始有了实质性接触。值得玩味的是,笃哇暗中派出的与元朝约和的使臣,率先与阿难答取得了联系。尽管两大势力几乎不具备与元朝相抗衡的能力,但不排除二者的联络有“搞事情”的嫌疑。
“分裂”的蒙古帝国

5

阿难答是虔诚的穆斯林吗?

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很简单,以虔诚穆斯林自居的他,同时对佛教和道教表现出了极为浓厚的兴趣。要知道,按照伊斯兰教规,穆斯林是不允许有其他信仰的。

以佛教为例,他曾请求成宗允许自己在六盘山兴隆池园修建佛寺一座,“用资两圣(忽必烈和察必皇后)冥福,以永帝之亿万惟年”。该寺于大德八年(1304)竣工后,他命学者姚燧为该寺起名并撰写碑文,姚燧为该寺起名为“延厘”,并撰《延厘寺碑》。
在今天看来,阿难答兴建佛寺的举措,不仅能博得孝顺祖父的美名,更投了崇尚佛教的成宗之好。
除了佛教之外,他对属地的道教发展,也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早在至元十九年(1282),他就以秦王的名义颁发了一道保护道观财产的令旨,同时令安西府修真观、华阳谷东岳庙等道观,由提点牟志通、提领章道奇、提举昝知坚和赵道从为首的道士担任主持。
元大都遗址公园

6

激烈的皇位争夺战

因为身体原因,成宗在晚年已经无法掌管朝政,国家事务基本由卜鲁罕皇后与右丞相哈剌哈孙二人代为治理。根据史料记载,在当时,贪污与贿赂之风在举国上下大行其道,朝政日益腐坏。

大德九年(1305)六月,成宗立长子德寿为皇太子。遗憾的是,德寿在六月后便不幸夭折。因此,皇位继承人一直处于悬而未决的状态。大德十一年(1307)正月,病入膏肓的成宗去世,年仅42岁。与过去一样,围绕皇位的继承问题,元廷内部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其中,临朝称制的卜鲁罕皇后与左丞相阿忽台二人更倾向于拥立阿难答为皇位继承人。原因很简单,尽管成宗对他进行了多方限制,但西北地区的军政大权依然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
忽必烈家族世袭
阿难答的直接竞争对手,正是长期经略漠北,战功卓著、手握重兵的海山。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个人战功还是军事实力,他都是强于阿难答的。
大德三年(1299),鉴于镇守漠北的叔父、宁远王阔阔出“怠于备御”,成宗任命二哥答剌麻八剌之子海山代领其职。这就意味着,海山正式了成为了统御漠北的镇边亲王,掌握了军事实权。
据《元史》记载,海山励精图治,“训练六军,总裁法令,胥地所宜,可屯田者必分耕之,以佐军实”,在阔阔别之战等战役中多次重创海都,有效巩固了当地局势。
大德五年(1301),双方在哈拉和林与鄂尔浑河的左边支流塔米尔河中间展开一场大战。这一次,“海都遭遇到了毁灭性的惨败,不久便死于他退避的地方。”
因为战功卓著,海山在大德八年(1304)被加封为怀宁王,“并赐金印,食瑞州六万五千户”。两年后,他一度率军越过阿尔泰山,在今额尔齐斯河流域追剿察八儿等海都余部,进一步巩固了元朝对漠北的统治。
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1281—1311),元朝第三任皇帝,蒙古帝国第七任大汗
在得知卜鲁罕皇后等人意欲扶持阿难答即位后,他的最大支持者,右丞相哈剌哈孙立即派遣密使与海山取得了联系,同时“悉收京城百司符印,封府库,称病卧阙下,内旨日数至,并不听,文书皆不署”,既不执行卜鲁罕皇后的诏旨,也不让卜鲁罕皇后一派使用印信和动用国库款项。
在得知成宗的死讯后,海山一度打算立即还朝,但亲信乞台普济等人以“漠南事宜难以遥度”为劝,建议其暂时缓行,以观其变。
大德十一年(1307)三月,在母亲答己与哈剌哈孙等人的协助下,海山的胞弟爱育黎拔力八达提前抵达大都,迅速以“乱祖宗家法”为由,将阿难答和左丞相阿忽台等人生擒,并在不久后将上述人等尽数处死。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1285—1320),元朝第四位皇帝,第八任蒙古帝国大汗

7

尾声

五月二十一日,手握重兵的海山在元上都即位,是为元武宗;十二月二十九日,下诏改元为“至大”。与此同时,阿难答的属地被爱育黎拔力八达给全盘继承了下来。

资料显示,在爱育黎拔力八达镇守川陕期间,对伊斯兰教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压制政策。不过话说回来,此时伊斯兰教在西北地区正处在方兴未艾,生气勃勃的上升阶段,因此他的限制举措根本起不到什么效果。
晚清时期的西北回民形象
最后想说的是,阿难答绝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虔诚的穆斯林”。他之所以皈依伊斯兰教,本质上还是出于巩固统治和满足政治野心的双重目的。
另外,尽管他的综合实力很强,但根本不是海山兄弟的对手,因此几乎不存在顺利即位的可能性。
退一步讲,哪怕他成为了新的皇帝,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全国强力推行伊斯兰化政策。原因很简单,“伊斯兰化”政策并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切身利益。换言之,一旦盲目推行“伊斯兰化”政策,只会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推荐阅读:

大隋唐的怒涛:为什么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彻底摧毁高句丽?

短暂“留学蒙古”的明英宗,究竟有没有得到过蒙古人的“尊崇”?

一文综述:“中华民族”内涵的沧桑演变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台湾人,不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一文概述:乾隆为什么要彻底摧毁准噶尔汗国?

残阳如血,举全国之力的大明精锐为何溃败于萨尔浒?(增补版)

理智看待:回鹘真的一直都是大唐帝国的“好外甥”吗?(增补版)

曾为大清领土的海参崴,为什么如今已毫无“中国痕迹”了?

理智看待:哈萨克斯坦究竟是不是金帐汗国的“真正后裔”?

一文概述:为什么满清能够轻松入关并占据北京?

简单聊聊:《清史》为什么还没修出来?

满洲的致胜之道:他们为何能够迅速荡平中原?

在当下,男女真的“平等”吗?

杉山正明锐评:元朝为什么会覆灭?
到底什么样的人,会在网上专门网暴他人?
大汗的怒涛:为什么忽必烈要两次讨伐日本?
他山之石:杉山正明锐评古代中国之文献史料
他山之石:杉山正明锐评“蒙古灭南宋”
杉山正明锐评:蒙古再造“大中国”?
理智讨论:当代日本人是如何“再造历史”的?(增补版)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辛亥革命内涵的沧桑演变(增补版)
一文综述:什么是“中国”?
理性讨论:法国大革命真的让乾隆皇帝大受震撼了吗?
理智讨论:为什么蒙古国人“全民反华”?
理智讨论: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在2000年前的古希腊,“女性印象”究竟有多差?

汗八里文艺之声
关于人文地理/历史的一些碎碎念,偶尔也会写写体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