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智看待:哈萨克斯坦究竟是不是金帐汗国的“真正后裔”?

文化   2024-11-25 09:00   北京  

今年4月份,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在公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术赤兀鲁思(Ulus of Jochi)对哈萨克斯坦的重要意义。”

他不仅表示“哈萨克斯坦是金帐汗国的真正后裔”,还宣布将委托编写多卷本的哈萨克斯坦综合历史,其中一卷会着重介绍“Ulus of Jochi”及其在塑造哈萨克斯坦历史中的关键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哈萨克斯坦算不算是“金帐汗国的真正后裔”?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讲话中的托卡耶夫

1

金帐汗国的疆域和人口

1225年,成吉思汗划分了四个儿子的封地。根据《世界征服者史》中的记载,他将“从海押立(Qayaligh)和花剌子模(Khorazm)地区,伸延到撒哈辛(Saqsin)及不里阿耳(Bulghar)的边境、向那个方向尽鞑靼马蹄所及之地”分封给了长子术赤。

这就意味着,沿额尔齐斯河以西与花剌子模以北的广大地区成为了术赤的领地。换言之,这也是“术赤兀鲁思”的“根本之地”。
1227年,术赤去世,次子拔都继承了汗位。1235年,“长子西征”开启。截至1240年,由他率领的“第一军团”先后征服了钦察草原、克里米亚、高加索以及保加尔(保加利亚)、伏尔加河和奥卡河地区以及第聂伯河流域的罗斯各公国。
1242年4月,窝阔台病逝。按照蒙古大扎撒,他的子侄们必须返回帝都哈拉和林,共同选举出新的汗位继承人。不得已,拔都只能挥师东返。至此,历时七年的西征宣告结束,欧洲人长出了一口气。
蒙古西征路线图
在返回驻地后,拔都将伏尔加河地区视为政治中心,并在入口处即今阿斯特拉罕一带建立了首都萨莱城(拔都萨莱),后世将他建立的汗国称为金帐汗国或钦察汗国(拓展阅读:一文概述:什么是金帐汗国?)。
在巅峰时期,金帐汗国的疆域东抵额尔齐斯河西部,西至第聂伯河,南起巴尔喀什湖、里海、黑海,向北临近北极圈,囊括了北高加索及花剌子模北部和锡尔河下游的广大地区,远比西征之前的封地大得多。
金帐汗国疆域庞大,境内属民囊括了钦察人、保加尔人、花剌子模人以及其他突厥系族群。具体而言:
在伏尔加河以东地区,主要生活着克普恰克、康里、乃蛮、克烈、弘吉刺、扎刺亦儿等游牧部落;在伏尔加河以西地区,除了克普恰克、阿速等游牧部落之外,还有不少以罗斯人为代表的白种人民族。
至于人口只有数万的“征服民族”蒙古人,在进入14世纪之后基本完成了“突厥化进程”。
金帐汗国疆域

2

“准独立”的白帐汗国

伴随着政局的日趋稳定,拔都的13个兄弟均领有了大小不一但都可以世袭的封地。其中:

  • 他将咸海东北直至额尔齐斯河以及七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分封给了长兄斡儿答,这便是史书中的“白帐汗国”。

  • 他又将咸海以北和以东的广大地区分封给了弟弟昔班,这便是“蓝帐汗国”。

白帐汗国居民的基本盘主要为钦察、康里、葛逻禄、克烈、乃蛮等突厥语部落为代表的游牧部落。学界普遍认为,他们是当代哈萨克族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这里还生活着少量札剌亦儿、弘吉剌、蔑儿乞等蒙古游牧民。
斡儿答将自己的牙帐设在了与拔都萨莱城相距甚远的额尔齐斯河河畔,即父亲术赤牙帐旧址的所在地。
额尔齐斯河流经范围
根据《史集》中的记载,在“蒙古帝国做出的一些决议书和敕书上所签署的名字当中,斡儿答的名字往往会排在拔都的名字之前”。
苏联东方学家巴托尔德表示,“白帐诸汗几乎是完全独立的,根本不参与金帐诸汗主持的库里勒台大会,虽然名义上承认自己是金帐汗的属下。”因此,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两国互不统属”。
结合一些伊斯兰史料,白帐汗国的君主世系大致是这样的(几位在位时间较短者未被计入在内):
斡儿答(1225—1280)—孔奇(火你赤,1280—1301)—伯颜(1301—1309)—萨昔不花(1309—1315)—艾尔曾(1315—1320)—木八剌·火者(1320/21—1344/45)—沉台(1344/45—1360/61)—兀鲁思(1361—1375/76)—脱脱迷失 (1376—1391)—霍依尔恰克(1391—1420)—八剌(1420—1456)
15世纪的白帐汗国疆域

3

夹缝中求生存

值得一提的是,海都崛起以后,一直对白帐汗国的领土虎视眈眈(拓展阅读:叛逆的大侄子:为什么海都终其一生都要反对元朝?)。对此,巴托尔德曾指出:

中亚蒙古汗国(察合台汗国)在海都汗时期,以旭烈兀(伊尔汗国)和术赤的后人的领地,扩大自己在南方和西方的地盘。术赤兀鲁斯(金帐汗国)逐渐失去了它的东部地区,即锡尔河下游以东地区。
因为海都势大,所以二代白帐汗孔奇(火你赤)不得不将牙帐迁至远离额尔齐斯河的西北方。1301年,伯颜成为了第三代白帐汗。他坚定地站在了元朝一方,顽强地与海都作斗争。
几大蒙古汗国的疆域
为了有效缓解自己多面受敌的不利局面,海都怂恿伯颜的堂兄古出鲁克发动了“反白帐汗”的叛乱并取得了成功。
被驱逐出境的伯颜,首先向“宗主”金帐汗脱脱求救。遗憾的是,后者正忙于在国内平叛,因此无法在军事上给予援助,只能派遣使者到海都与笃哇的驻地要求“引渡古出鲁克”,但惨遭拒绝。
见“宗主”实在是不给力,伯颜又向元廷遣使请求增援,使者得到了较为妥帖的接待。几个月后,元军与海都联军“在和林和鄂尔浑河的左边支流塔米尔河中间”展开了终极决战,海都的军队彻底崩溃,“本人死于他退避的地方”。至此,伯颜峰回路转,重新夺回了自己的权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延续多年的战乱,使得额尔齐斯河地区的生产活动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人民流离失所,畜牧业严重衰退,手工业和商业几乎全面瘫痪,甚至连战马都难以供应。不得已,伯颜只能将自己的牙帐迁至锡尔河下游。
锡尔河一直有着“中亚母亲河”的美誉

4

白帐汗国的崛起与危机

1315年,艾尔曾即位。他动用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恢复或重建了锡甲那克、讹答剌、沙乌兰、节提、波尔契克提等连接东西方商道、贸易往来颇为频繁的重要枢纽城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帐汗国各地的手工业与商业都有了显著发展。因此,白帐汗得到了举国民众的尊重与爱戴。对此,巴托尔德在《中亚突厥史十二讲》中如是写道:
在月即别汗时代(1312—1341),在伏尔加河地区和花剌子模城市(都)用该汗的名字铸造钱币;而在(位于锡尔河流域的一个重要城市)苏格那克,当时用另一汗(白帐汗)的名义铸造。
《中亚突厥史十二讲》中文版封面
在1354—1364年间,白帐汗国处于动荡期,畜牧业、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几乎全面崩盘,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1361年,以“最强有力和果断”著称的兀鲁思即位。他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改革措施,不仅很快平定了内乱,还将最高权力牢牢掌控在了自己手中。待政局稳定后,他大力发展畜牧业、农业、商业和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了锡尔河流域各大城市的文化事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度打起了“宗主国”金帐汗国的主意。原因很简单,自从札尼别汗于1342年去世后,金帐汗国的时局日趋动荡。
在之后的24年间,这个国家合计更换了20位大汗,有的大汗的在位时间甚至只有几天。此情此景,令一些伊斯兰学者发出了“骆驼的脖子被拧断了”的感叹。
事实证明,兀鲁思的野心一度得到了不错的回报。比如在1368年,他的军队不仅横扫了伏尔加河流域,并在1374—1375年间先后攻占了拔都萨莱与别儿哥萨莱,同时征服了保加尔人。
拔都萨莱与别儿哥萨莱的具体位置
不过话说回来,兀鲁思的统治远谈不上高枕无忧,比如同为斡儿答后裔的脱脱迷失一直对汗位虎视眈眈。在被兀鲁思击败后,他逃至帖木儿帝国,得到了帖木儿的赏识。
在得到帖木儿的支持后,脱脱迷失在1374年起兵攻打白帐汗国,但最终以惨败收场。不过话说回来,取胜的白帐汗国也损失惨重,连兀鲁思的儿子库提勒克也在这场长达近一年的战事中阵亡了。
没过多久,不甘心失败的脱脱迷失再次卷土重来。这一次,白帐汗国遭遇到了惨痛失利。从这以后,脱脱迷失多次在帖木儿的授意与支持下发动了讨伐白帐汗国的战争。
大约在1376年前后,脱脱迷失彻底击败并杀死了兀鲁思,成为了新一任的白帐汗。值得一提的是,兀鲁思诸子中的霍依尔恰克侥幸逃脱,后来逃到了帖木儿帝国境内避难。
伊凡雷帝插图编年史》(16世纪)中的脱脱迷失的形象

5

白帐汗国的最终崩溃

1382年,还是在帖木儿的大力支持下,脱脱迷失击败并诛杀了金帐汗国的权臣马买,并用很短的时间恢复了金帐汗国的大部分疆域,最终成为了新一代的金帐汗。至此,金帐汗从拔都家族转移到了斡儿答家族。
但好景不长,日趋膨胀的脱脱迷失很快便与帖木儿决裂。于是,霍依尔恰克成为了帖木儿的扶持对象。在进攻脱脱迷失的战斗中,他表现得极为勇敢,因此得到了帖木儿的高度赞赏。
比如他在1395年的帖列克河战役中击败脱脱迷失后,“赏给了霍依尔恰克一件金甲大皮衣和一把金剑,并让他继承白帐汗国的汗位”。作为交换,原本属于白帐汗国的锡尔河流域的大部分土地被纳入到了帖木儿帝国的版图。
巅峰时期的帖木儿汗国疆域
1405年,帖木儿病逝于讹答剌城。不久,他钦点的长孙皮儿·马黑麻即位。鉴于他的能力和个人权威远不及自己的祖父,所以帖木儿的儿孙们立即开启了争夺王位的斗争,时局日趋动荡。
1409年,帖木儿第四子沙哈鲁即位。他将主要精力投入国内建设,以恢复其父征战时带来的破坏。一方面,帝国的经济与文化事业有了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军事力量与巅峰时期相比有了明显削弱。
1420年,霍衣尔恰克去世,他的儿子八剌即位。后者不仅一直想摆脱帖木儿汗国的控制,还立志夺回被侵占的锡尔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和城市。
大约在1425年左右,他率军主动发兵攻打帖木儿汗国并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不仅顺利收复了锡尔河流城的大片土地,同时彻底摆脱了帖木儿帝国的桎梏。
遗憾的是,八剌治下的白帐汗国的内部矛盾已经非常激化,宗王之间为了争夺汗位互相攻伐,国家濒临解体边缘。1428年,八剌为政敌所杀,白帐汗国宣告瓦解,政权同时转移到了“蓝帐汗”后裔阿布海尔的手里。
哈萨克斯坦发行的阿布海尔汗纪念币

6

从白帐汗国到哈萨克汗国

1428年,时年只有17岁的昔班的六世孙阿布海尔在图拉河畔被拥立为汗。有观点认为,鉴于昔班有过更名为“Ozbeg”的经历,因此这个汗国通常被称为“乌兹别克汗国”或“月即别汗国”。

进入15世纪40年代,相继攻克了锡尔河流域多个重镇的阿布海尔,有了占据整个哈萨克草原以及所有的中亚城市的疯狂计划。
坦诚说,这一穷兵黩武的扩张举措,不仅很难得到渴望和平的民众的广泛支持,即便在统治集团内部也出现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其中就包括了末代白帐汗八剌之子克烈与贾尼别克兄弟。
1456年,阿布海尔被瓦剌所败,元气大伤。几乎在同一时间,克烈兄弟发动了反对他的武装暴动。本就被战争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大批阿布里海尔部众纷纷弃他而去,转投到了克烈兄弟的一方。
他们一路向东迁徙,最终进至东察合台汗国境内。东察合台汗也先不花不仅对兄弟二人的到来表达了欢迎,还将他们妥善安置于楚河、塔拉斯河的开阔地带。截至15世纪70年代,部众一度达到了20万人。
哈萨克斯坦影视作品中的克烈与贾尼别克
1462年,也先不花去世。与此同时,克烈兄弟的势力日趋壮大,影响力和地位也极为稳固。按照历史学家米尔咱·海答儿的推算,哈萨克汗国的建立时间应当在1465—1466年之间。
1468年,阿布海尔兵败被杀,乌兹别克汗国进入动荡期。尽管他的儿子谢赫海达尔继承了最高权力,但克烈兄弟很快便介入其中。
其结果就是,谢赫海达尔战败身亡,克烈兄弟迅速征服了被阿布海儿统治了四十年之久的东钦察草原,侥幸躲过一劫的阿布海尔的孙子昔班尼一度逃亡至阿斯特拉罕地区寻求庇佑。

7

沙俄“继承”了金帐汗国?

进入15世纪中期,金帐汗国分裂出了喀山汗国、克里米亚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以及诺盖汗国等多个地方割据政权,中央直辖的有限疆土被习惯称为“大帐汗国”。

1462年,伊凡三世即位。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莫斯科公国不仅具备了统一整个罗斯的能力,并与风雨飘摇的金帐汗国完成了切割。1502年,这个昔日强大的汗国被克里米亚汗国和莫斯科大公国联合消灭了。
金帐汗国的解体
如果说伊凡三世开启了莫斯科公国的独立进程,那么他的孙子伊凡四世彻底让俄罗斯民族“走向伟大”。加冕称“沙皇”的他,在1552—1579年间先后吞并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与西伯利亚汗国,将金帐汗国的大部分领土纳入到了自己的国家版图。

鉴于此,一些俄罗斯学者认为:
金帐汗国从未彻底消失,而是以某种方式被继承下来了。因为今天俄罗斯疆域内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以及诺盖汗国、蓝帐汗国和白帐汗国都是蒙古系的政权,这些蒙古贵族后来大都供职于日趋强大的沙皇俄国。
数据显示,俄罗斯历史上共计92位大公具有蒙古血统,300多个贵族姓氏与蒙古人有着比较强的渊源。相传,即便是伊凡四世本人也可能与蒙古血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伊凡三世(左)与伊凡四世
实际上,对于金帐汗国的评价,俄罗斯学界至今依然莫衷一是。
莫斯科国立大学历史系亚·奥尔洛夫教授一再强调,“蒙古征服是俄罗斯落后于西欧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之一,造成了俄罗斯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巨大损失。”
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历史系主任安·德沃尔尼琴科教授认为,“在很多方面,蒙古枷锁具体影响了俄罗斯历史的进程。但是最主要的影响是使罗斯彻底面向东方,阻断了东北罗斯与罗斯其他地区的联系,进而确定了整个俄罗斯历史的欧亚属性。”
但总的来说,进入21世纪以后,越来越多的讨论已经呈现出了“中立化”的倾向。比如在最新版的俄罗斯历史教科书中,“蒙古—鞑靼桎梏”的被调整为了“俄国依附于汗的体系”(拓展阅读:对于被蒙古统治200余年的屈辱史,俄罗斯人都做出了怎样的评价?)。
俄罗斯的扩张之路

8

一分为二的哈萨克与乌兹别克

1487年,昔班尼潜入东察合台汗国,以一个士兵的身份向东察合台汗马合木宣誓效忠,很快得到了对方的赏识。得益于东察合台汗国的支持,他的势力很快便强盛了起来。

大约在1494年左右,他征集到了一支由中亚游牧民组成的军队,开启了自己的征程。1500年,他的军队攻陷了布哈拉城。

次年春,他在萨尔普尔之战中击败了波斯与帖木儿的六世孙巴布尔组成的联军,占领了撒马尔罕,彻底摧毁了帖木儿王朝的统治。不久,他以撒马尔罕为都城,建立了昔班尼王朝。

昔班尼汗国的疆域(图源:地缘谷)
1503年,昔班尼沿锡尔河而下,在击败了昔日的恩人马合木后,将塔什干地区收入囊中。
在1503—1504年间,他横扫并占据了阿姆河南岸的大片土地。在经过短暂休整后,他再度挥师北上,在历经10个月的包围之后攻陷了花剌子模的首府玉龙杰赤。
1506年,盘踞于赫拉特的帖木儿后裔巴迪·匝曼·米尔咱和穆扎法·忽辛·米尔咱兄弟向昔班尼发起了挑战。不久,昔班尼的军队夺取了巴尔赫城。次年,他的军队攻入呼罗珊地区,并在5月份攻陷了赫拉特城。
战事结束后,他主动停止了大规模的对外征伐,同时开启了一系列休养生息与恢复民生的改革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进入中亚城镇的游牧民在适应了城市生活以后,逐渐放弃了传统,并与当地的突厥语居民融合成为了新的民族即乌兹别克族。
昔班尼汗
苏联学者认为:“到16世纪初时,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在经济生活方面已经有所不同。乌兹别克人业已过渡到定居和从事农业,而哈萨克人则仍然是游牧的畜牧者,并迅速填补了锡尔河以北及钦察草原地带的空白”。
16世纪20年代,贾尼别克之子哈斯木统一了哈萨克草原。此时的哈萨克汗国的疆域,南部包括锡尔河流域及其城市,东南包括七河流域,东北达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西部至雅克河流域,人口也飙升至100万人。
于是,一个新兴的哈萨克民族在“Ulus of Jochi”的旗帜下成型了,他们建立了哈萨克汗国,统治者们坚持以“黄金家族”的后裔自居,民众们都将成吉思汗视为自己的祖先和英雄。
与此同时,“哈萨克人成为了七河流域和钦察的总名称,乌兹别克一词成为了昔班尼迁入河中地区之后的各部落的总名称”。
哈萨克斯坦影视作品中的克烈

9

尾声

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的发展轨迹与俄罗斯几乎如出一辙。简言之,哈萨克斯坦也开始从传统的跨民族的“欧亚主义”概念转向更加注重民族性的叙事,重点都从种族或生物属性转向了文化和语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族、语言和文化紧张局势的重新抬头以及俄哈冲突或战争幽灵的隐现,促使托卡耶夫不得不重拾欧亚主义,在小心翼翼地推进“哈萨克化”的同时,将金帐汗国宣传为哈萨克斯坦国家的祖先。
原因很简单,金帐汗国不仅象征着哈萨克斯坦历史地位的一个独特方面,还彰显了哈萨克斯坦“尊重多元文化”的庄重承诺。由此可见,“哈萨克斯坦究竟是不是金帐汗国的真正后裔”这一问题,恐怕已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历史问题了。

激情邀请各位主理人/创始人/CEO朋友们,来咱的公众号上投放正经广告哈:

首先,本号最近的涨粉和阅读数据真的还不错,基础数据有保障;
其次,本号粉丝比较优质,几乎都是靠码字敲出来的严格意义上的活粉;
第三,号主至少在现阶段依然处在“话少、活好、不粘人,要价便宜”的状态,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以后火了就贵了,真的!

大家呆着没事儿
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小红书哈
现在已经满100人了
争取破1000啊!

另外,我的喜马拉雅频道正式上线了!欢迎诸君收听、点赞和订阅哈。也希望大家提出意见和建议,我这边可以同步一下。

推荐阅读:

一文概述:为什么满清能够轻松入关并占据北京?

简单聊聊:《清史》为什么还没修出来?

满洲的致胜之道:他们为何能够迅速荡平中原?

在当下,男女真的“平等”吗?

杉山正明锐评:元朝为什么会覆灭?
到底什么样的人,会在网上专门网暴他人?
大汗的怒涛:为什么忽必烈要两次讨伐日本?
他山之石:杉山正明锐评古代中国之文献史料
他山之石:杉山正明锐评“蒙古灭南宋”
杉山正明锐评:蒙古再造“大中国”?
理智讨论:当代日本人是如何“再造历史”的?(增补版)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辛亥革命内涵的沧桑演变(增补版)
一文综述:什么是“中国”?
理性讨论:法国大革命真的让乾隆皇帝大受震撼了吗?
理智讨论:为什么蒙古国人“全民反华”?
理智讨论:为什么说义和团运动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
在2000年前的古希腊,“女性印象”究竟有多差?

汗八里文艺之声
关于人文地理/历史的一些碎碎念,偶尔也会写写体育~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