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行善者联合起来,让好人有好报

文摘   社会   2024-04-17 21:03   北京  

大家好,我是霞姐。

最近见了一个老朋友,让我想起一位远征军老兵。

他叫杨剑达,居住在缅甸北部的密支那,离云南腾冲很近。想家的时候,他就教女儿唱《松花江上》。

唱得那叫一个忧伤,听者无不为之心碎。

杨剑达是流落缅甸中国远征军老兵的缩影,70年没有回过广东省梅县老家。

他在缅甸一直没有买房,总觉得买了不动产,心就留下了,心留下了,人就回不去了。

中国人骨子里的基因——叶落,总是要归根。

直到2011年9月,在“老兵回家”公益活动的帮助下,离家70年的杨剑达终于回来了。

那时,我还在云南做记者,早已等候在昆明机场迎接杨剑达爷爷。

飞机舱门打开,一个红衣男子将杨剑达爷爷抬下了飞机。

阔别家乡70年的杨剑达爷爷回到家乡

这个红衣男子叫徐红兵,是深圳的一名企业家,也是杨剑达爷爷回家的捐助者和志愿者,捐款的信封上写着“建辉”两个字。

当时参与“老兵回家”公益的企业家不少,大家像侠客联盟,“老兵”是江湖接头暗号。

杨剑达爷爷回家一个多月后,安然辞世,临终前想要联系的人中,就有徐红兵。

后来关爱老兵的江湖中,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异军突起,徐红兵就是发起人之一。

基金会起草的上百页计划书,是他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他不是一时激情,而是认真思考如何让基金会持续发展,长久不衰。

是企业家也是公益人的徐红兵

徐红兵是湖南长沙人,九十年代初就在深圳做实业,九十年代末开始企业战略定位咨询,他创立的广州成美战略咨询公司,是红杉资本战略顾问,打造了许多中国战略的经典案例,比如脍炙人口的“怕上火和王老吉”,一句话成功将凉茶变成防上火饮料,让王老吉从2亿增长到270亿。

都说企业家的最好宿命是慈善家,这话对徐红兵也一样,只是他出钱还喜欢出力。

徐红兵很早就有个梦想:让全世界的行善者联合起来。

所以,他准备发起一个基金会,致力于去关怀那些困境中的行善者,用中国最朴实的话语概括:让好人有好报。

基金会的名字已经取好,叫——深圳建辉基金会。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这些生活在困境中的抗战老兵。在亲自参与了致敬老兵的公益活动后,他决定暂停建辉基金会的筹备,深度参与到关爱抗战老兵基金会的发起中。

老兵都是90岁左右的人,留给我们致敬的时间不多了。

他说:“为众人抱薪者,不可让他冻毙于风雪,为自由开路者,不可使其困顿于荆棘。”

2011年,徐红兵出资并参与发起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任基金会理事,负责战略顾问,他说要领月薪1元,秘书给他特制了一张“伪钞”。领着这份特殊的工资,他被龙越雇佣了8年。

徐红兵的“1元薪水”

徐红兵陪伴着深圳龙越走了八年,实现了他战略规则中的主要目标,让“抗战老兵关怀”项目成为中国人气排名第二的知名公益项目。

基金会的发展,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抗战老兵关怀事业的发展。

在致敬抗战老兵时,徐红兵没有忘记那些困境中的行善者。

他说,致敬行善者和致敬抗战老兵不冲突,老兵是过去奉献给别人而没有得到善待的,行善者是现在奉献给他人而没有得到善待的。

为了实现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闭环,他还要关爱那些未来有志于奉献给他人而现在家贫的孩子,他叫他们纯善少年。

徐红兵认为,如果说对弱者的态度是衡量人类文明的标尺,那么对困境好人的态度,或许就是人类文明的良知与底线。

2016年,深圳市建辉基金会成立。

建辉致敬支持的对象,都是些当今的“活菩萨”。他们为行善而身处困境,他们身处困境依旧在行善。

老弱病穷,需要社会扶贫济困;而帮助这些活菩萨,就是替天行道。

毕竟,让好人有好报,是天道。

因战略定位精准,建辉快速成为慈善公益届的新品类,进入最受关注与人气最高前十名。

上周末,在徐红兵的带领下,我随建辉基金一起走进河南洛阳的行善者。

第一个被致敬的行善者叫张大勇,徐红兵视他为“男神”。

因为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和庸医的误治,张大勇已经瘫痪在床三十多年。

因全身30多处关节强直僵硬不能活动,脚不能弯,腰不能弯,脖子也不能弯。只能直挺挺地躺着,然后直挺挺地站起来,再直挺挺地往前挪步!

就是这样一个类似“木乃伊”的人,却成立中国第一家寻人网站,帮助了500多个家庭团聚。

并成立了“全国无名逝者数据库”,至今依然是全国唯一一家为无名逝者“寻亲”的网站。

张大勇说,中国每年有数亿人在流动,每天都有生命在消失。无人认领的无名尸体多数冷冻在殡仪馆里,有的在殡仪馆里停放了四十多年,这对社会也是一种负担。

帮无名尸体找到家人,入土为安,让逝者知道有人惦记着他,让活着的人也心安。

每天对着无名尸体的照片和信息,几十年如一日。连一个正常人可能都无法坚持的事,张大勇怎么却坚持了下来。

在张大勇那凌乱拥挤的家,徐红兵不仅自己来,带企业家朋友来,还带妻子儿子来。

他说,来大勇哥家是接受一场精神的洗礼,现在我们的社会动不动就说躺平,大勇哥躺了几十年都还没有躺平呢,我们有什么资格躺平。

躺在床上依旧笑容灿烂的大勇哥

在徐红兵的吆喝下,我还当了一上午的志愿者。

凌晨4点起床,睡眼惺忪中前往轮椅哥李灿学的爱心粥屋做爱心早餐。

感叹做一次志愿者容易,难的是天天坚持。

免费爱心粥屋,李灿学已经坚持了5年,每天能照顾200个左右的弱势群体,从粥屋发出去的馒头就是50多万个。

一位领粥的环卫工人说,自己的孩子都没对她这么好过。

爱心粥屋只是李灿学诸多公益活动中的一件,他还为全国的残友们举办集体公益婚礼,最多一次有40余队新人。

为了给残友们一个体面难忘的婚礼,他想尽办法。有一次为了筹集婚礼的费用,灿学哥把妻子送他代步的车3万给卖了。

而他因为长期坐轮椅长了褥疮,去医院说要3万多才能根治,他坚决不去治,硬扛着。

“轮椅哥”李灿学

这次洛阳之行,我还见到了其他困境中的行善者。

原来我们身边还有那么多的行善者,有待我们去发现,去关爱,去致敬。

这些行善者,命运或许对他们不公,但没有人抱怨命运,都在拼尽全力支撑、修补着这个世界,哪怕浑身湿透,也坚持为别人撑伞。

这些人,如果只是一点兴趣、爱好,同情,哪怕一种情怀,难以想象他们能够坚持这么多年 ,难以想象他们能够成就这种感动天地的善行。

徐红兵说,这只能归结为是一种胸怀人间大爱的使命。

是使命让他们不能够无视他人的痛苦,才能够帮助到无数的人,并且激励着这个世界向上、向前!

所以,他要让全世界行善者联合起来,通过致敬行善者,去创造更多行善者。

袖珍妈妈彭霞和行善者们

在志愿者感恩年会上,徐红兵还分享了一个行善者的故事,浙江台州的严雪花妈妈。

严妈妈自己舍不得用自来水而去自己挑水喝,靠劈柴代替煤气,无力支付自己每月1000多元医药费;却在四五十年来陆续收养了60多个生病或残疾的、被遗弃的婴儿。

她说:“只要我的孩子有得吃,他们也会有得吃,苦一点没什么!每当孩子被条件好些的家庭收养的时候,我好难过也舍不得,但还是会告诉孩子们,以后不要再来看我,也不要和别人说起我,怕你的新爸妈不高兴,别人也会看不起……”

去年,严雪花妈妈捡垃圾的时候,栽倒在水坑里面,不幸逝世了。这件事给徐红兵的打击很大,他悲伤和消沉了整整两天。

他说,建辉的发展,还是太慢,力量太弱,没有让这些身处逆境的行善者,得到社会足够的关怀与支持,特别是没有在他们告别这个倾其所有去爱的世界之前,让他们彻底摆脱逆境。

这让徐红兵一度陷入了深深的挫败,甚至自责之中。他希望能和更多行善者联合起来,做得更快一点,才不至于对像严妈妈一样的行善者说:“对不起,我们来晚了”。

感天动地的严妈妈

我想,做公益的人都有一颗佛陀的心。

佛陀本来是尼泊尔的一个王子,生活优越,一次出城看到外面的生老病死,他想人生怎么这么苦呀,于是放弃自己的王位,出城去寻找答案,最后在菩提树下顿悟,普度众生。

做公益的人也是这样。经历一个很惨的事,有的人就漠视,有的人只觉得可怜,而做公益的人是想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

没有这么一个佛陀心,是做不好公益的。

我问徐红兵,是什么让他产生致敬行善者的念头,让他想要成立一个基金会帮助这些困境中的行善者?

他说,是因为妈妈。

困境中坚持行善的徐妈妈

徐红兵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妈妈是他生命中遇到的第一个,身处困境还依然坚持不懈行善的人。

身边很多人不理解,但徐妈妈从来没有放弃。徐妈妈去世的比较早,徐红兵没有机会去给妈妈尽孝,这也成了他一辈子的遗憾。

徐红兵说,很感恩自己能成立建辉基金会,终于有了机会去用妈妈的精神和妈妈的付出去️向她致敬,去见证妈妈基因的传承。

他要在致敬行善者的使命里面,和妈妈美丽的灵魂重逢。

编辑:霞姐

真实战争故事
记录战争下的人生,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烈士留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