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只做了一件事,让老兵获得应有的尊荣

文摘   2024-07-31 20:39   云南  
大家好,我是霞姐。
明天是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
要先向所有的军人,不管是正穿着军装,还是曾经穿过军装的你们,说声节日快乐。
我在八一前夕,拜访了一些参战老兵,他们的故事会陆续讲述。
其中年龄最大的参战老兵是陈培忠老首长,今年84岁。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他带领的团政治处获得集体一等功,而他身负重伤,肩胛骨、肋骨都被炮弹震断了,三等甲级伤残。
上级要给他评二等功,他说不行,那么多战士牺牲了。上级后来给他评了三等功。
84年收复老山战役,他任昆明军区14集团军40师政委,和搭档刘昌友师长指挥了整个老山作战。
战斗第一天打响,第二天他就上了老山前线。
晚上到了阵地指挥所,刚准备躺下,越南的炮弹来了,震得满脸都是灰。
老首长说,他一夜没睡,就陪着战士们聊天。‍‍‍‍‍‍
早上去刚收复的主峰阵地上视察,有块阵地是主攻连8连夺下的,牺牲了一个班,战士遗体还在战壕里。
我走了不到一百米,满腿都染满了鲜血,我是流着眼泪,哭着走通那条壕沟。
打老山不容易的呀,没路,都是竹子荆棘地雷,战士们饿着肚子冲上去的。
张大权肚子被打穿,他把肠子塞进去继续打,一只手被打断,用另一只提着枪冲,直到冲上主峰,中弹倒下……
40年过去,往事并不如烟。
老山轮战结束后,陈培忠首长去了麻栗坡烈士陵园。
那时候陵园还没修建,只是一个个土堆,前面插块木牌牌子。
他和刘昌友师长,两人坐在土堆里嚎啕大哭。
回忆到这里,陈老语气低沉,几次和我们重复:“嚎啕大哭呀,那种伤心难过,你们不懂。”
老首长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后,调动一切资源修建麻栗坡烈士陵园。
陵园有了纪念碑、水泥路、大理石墓碑、灯光绿化。他还在全国烈士陵园中,率先给墓碑贴上烤瓷照片。
这些烈士,最大的35岁,最小的才15岁,他的妈妈从陕西来看他,到了陵园走不动路,我们的干部背到墓碑前,烈士妈妈抱着墓碑,去亲吻墓碑上的照片,哭得撕心裂肺,谁看了不难过……”
老山战役结束十多年后,他已经是14集团军政委,做到了将军,心里一直有件事放不下。
听说有个部下转业到文山州工作,赶紧交代了一个重要任务——让对方以民间身份去越南找个烈士。
没想到,真找到了。
这个烈士,是40师高炮部队的,当年在执行任务时牺牲了掉进河水,遗体被冲到了越南境内。
幸运的是,烈士遗体被一越南农户打捞起来,安葬在家附近。
更幸运的是,十几年,老首长还一直记在心上。‍‍
几经谈判 ,烈士回家了,就归葬在麻栗坡烈士陵园。
老首长说,每次他去麻栗坡烈士陵园,都要给纪念碑下跪磕头,才会离开。‍‍‍‍
说到我们正在做的事,老首长给我们写下一句话:历史没有如果,战争为了和平。‍‍‍‍‍‍‍
这是老首长曾经为烈士陵园的一句题词,他说写这句话,他思考了一个星期。
得让现在人接受,越南接受,现在人接收,以后的人看了也能接受。
这句话,用在记录真实战争故事上,竟也非常贴切。
历史没有如果,事实就是事实,记录战争也是为了珍视和平。‍‍
对于陈老来说,今年是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7周年,也是庆祝对越自卫反击45周年,还是庆祝收复老山作战40周年。
84岁的他,有很多的话想说,有很多烈士还留在他的记忆里,但他的身体已经不允许长时间去回忆,去怀念了。
我从2009年4月开始接触到第一个抗战老兵,到现在已经过去15年,每天都在跟时间赛跑。
这15年间,记录的老兵也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到对印、对越自卫还击。
写作的平台也从报社的【老兵讲述】专栏,到【真实战争故事】,原因只有一个:
因为遇见太多的战争亲历者,被他们讲述的故事打动,迫切想传递出去,打动更多人。
试想,如果他们的故事不被记录和讲述,谁又能理解他们的感情战友的牺牲。
如果没有理解,又何来对军人、对老兵的尊敬。
烈士更是如此,如果他们的故事不被挖掘,亲人、战友对他们的怀念不被记录,他们只是墓碑上冰冷的汉字。
我们开设“我家有烈士”专栏,就是要用故事去铭记,去传承。
15年了,我穷尽一切可能,去留存每一个老兵的记忆,铭刻每一个英烈的名字,初心就一个:
让老兵的故事成为经典,让我们、让后人,知道他们是谁,又曾是为了谁。
他们的故事,不仅仅是故事,更是历史,是民族记忆的血与肉。
真心希望朋友们,平日可以多关注记录老兵故事的公益项目。
这不仅仅是献爱心,更是就共同的问题表达共同的关切,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从而有一天能得到更好解决。
那么,一起记录老兵故事,守护民族记忆,就从今天开始。
期待您的加入。

真实战争故事
记录战争下的人生,为国家留史,为民族留记,为烈士留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