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效的一个关键是“非必要,不自给”。那么,如何定义“必要”? 我的理解,是对提升产品力、对降低成本(是长期综合成本,而非BOM成本)、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必要”;而非対“维护老板的面子有必要”,更非“对我这个能力’派上用场’有必要”。 |
然后,我几乎在一秒钟之内就有了答案:人效这么高,一定是因为你们把大量的东西都交给供应商/合作伙伴了,甚至是,凡是可以外采/外包的,统统外采/外包了!简单地说就是“非必要,不自己搞”。否则,绝不可能有这么强的盈利能力!
(乔布斯的思路就是“非必要,不自研”。)
再然后,那位朋友瞬间觉得自己遇到了“知己”,他很共鸣地说:正是因为把能外采/外包的环节都甩出去了,我们才可能有这么高的人效,才可能有这么好的员工福利。
后来,在线下见面的时候,谈到人效高的问题,他提到:
我对人效比较关注,并以人均产值为标准来给公司的运营能力打分。若人均产值超过500万的话,公司的运营能力可以打100分;若人均产值是400万,运营能力可以打80分;若人均产值是300万,则运营能力只能打60分;人均产值低于300万,那公司的运营能力就不及格了。 |
在思考一个事情“要不要自己做”的时候,这位朋友也会以“人均产值能达到什么水平”作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
比如,在决定要不要自建直播团队的时候,他们测算了一下:真要做好直播,团队大概需要10个人,人均产值为400万的话,那直播团队就需要带来4000万元的营收增量;但实际上,对他们来说,10人规模的直播团队是无法带来4000万元的营收的。因此,他们就把直播交给外包团队去做了。
“凡是不利于达成高人效的事情,都不值得自己做”,这个标准,还是挺牛的。
那么,之前在微信上聊天时,我为何能在1秒钟之内就将他们人效高的原因锁定为“非必要,不自己搞”,并且这个答案还引起了对方老板的共鸣?
这种洞察力,完全得益于汽车产业给我带来的“启发”——在国内的汽车产业,对“凡是有能力自己做的,尽可能不外采”“全栈自给自足”“不惜一切代价自给自足”的信仰,正是大家的人效都很低、普遍挣不到钱的关键原因之一。
2023财年,19家中国上市车企的利润总和,不及丰田一家的1/3,固然与价格战有很大关系,但其实,中国车企喜欢“全栈自给”“不惜一切代价自给自足”,也是最关键的原因之一。 |
【需要补充解释一下:我在上面的用词是“全栈自给”,而非一些公司自己所标榜的“全栈自研”,这是因为,他们所说的“全栈自研”,极有可能就是指在全栈白嫖/全栈白盒的基础上“全栈抄袭”“全栈山寨”,并没啥独创性,也没有为公司建立起啥竞争壁垒,把这些事情说成“全栈自研”,完全就是对“全栈自研”这个词的一种玷污。】
老板对“全栈自给”的执念越深,“抓次要矛盾”所对应的机会成本就越高
把“全栈自给”当成信仰的人,通常都会误以为,所有的自给都可以“降低成本”,进而“提升利润率”。
如果上述认知正确的话,那自给自足的农民的经营成本很低,利润率应该很高,他们一定比生活物资高度依赖外采的城市白领更加富裕。 可现实会是这样吗?
恰恰相反,正是“全栈自给”导致了农民的贫困。
在谈“自给可以降低成本”的时候,企业的管理层通常都将关注点聚焦在BOM成本的降低上,却对许多因自给而新增的成本避而不谈。 “因自给而新增的成本”中,最显而易见的是人力成本及部分基础设施成本,这个大家都看得见,也会算进去,但机会成本(这是最最最重要的成本)由于隐蔽性极强,很容易被忽略不计。
表面上看,只要预算足够多,将某个模块新纳入“自给”的范畴中,并不会导致公司在其他环节及成品上的投入减少,因而,并不会存在机会成本。 不过,这样的理解显然是错的,而错误的关键则在对“投入”的理解不全面、不准确——只关注了“看得见的投入”,却忽略了“看不见的投入”。
理论上,资金类资源的投入是可以“无限多”的,但管理层的精力及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啊,如果“自给”的覆盖面过广,则管理层将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及认知资源都投入到一些“低维事项”上,那他们投入在“高维事项”上的精力及认知资源就少多了,因而,对“高维事项”的决策质量就会下降,所以,就没法把“高维事项”做好。
比如,对车企来说,高维事项就是:组织能力建设及整车的产品定义能力、产品力、品牌力、成本控制能力等。 其他事项,如果能对前面所说的“高维事项”产生决定性影响,也可算做“高维事项”,否则,就一律是“低维事项”,不值得自己亲自下场做。
然而,对“全栈自给”的执念特别深的老板,往往分不清哪些事情是“高维事项”、哪些事情是“低维事项”;或者,尽管在认知层面对“高维事项”和“低维事项”有所区分,但由于“强迫症”作怪,在行动层面还不会对两者做区分——将大量的认知资源都消耗在“低维事项”上了。
认知水平低的人跟认知水平高的人有一个关键差距就在于,他们的决策老被一些“心魔”绑架——这个心魔,就是习惯了从“抓次要矛盾”中获得成就感,并对“抓次要矛盾”所对应的机会成本缺乏足够的敏感度。 |
有不少老板喜欢拿比亚迪和特斯拉在电动化供应链上的垂直整合、特斯拉在智能化供应链上的垂直整合搞来证明自家公司“全栈自给”的策略是“明智的”,但这种对标,恰好就是这些老板没有思考能力的证据。
此话怎讲?
特斯拉、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都是“先行者”“领跑者”,其中,特斯拉还是智能化赛道的“领跑者”,在他们起步的时候,电动化的供应链还不成熟,供应商不仅没有成熟的能力,而且,对下游的需求也停留在一穷二白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和特斯拉,花了很长时间教供应商怎么做,性价比肯定不如自己做,所以,他们就搞起了垂直整合。
后来,哪怕外部供应链也成熟起来了,但比亚迪和特斯拉通过垂直整合建立起来的优势依然存在。况且,他们的销量足以覆盖“自建供应链”的成本,所以,垂直整合模式的优势就可以持续下去。
但对追随者而言,在他们起步的时候,外部的供应链已经相对成熟了,这个时候,如果花很多精力在自建供应链上,那你花在产品(成品)打磨上的精力就比那些更能接受“外采”的友商少得多,这样,不仅产品(成品)的用户体验不如那些更能接受“外采”的,而且,推出新产品(成品)的节奏可能也不如后者。
尤其注意的是,比亚迪尽管在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上采取了垂直整合,但在做燃油车的时候,他们并没有做垂直整合,而是高度依赖于跟供应商的合作。因为,在燃油车业务上,比亚迪并不是市场的领跑者,而是跟随者,与垂直整合相比,直接跟成熟的供应链合作性价比更高。
足下科技合伙人于晨笛此前在九章举办的论坛上提出一个观点:“从无到有的问题,需要通过垂直分工来解决;而普及问题,则需要通过水平分工来解决。”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
更何况,即便是对赛道的领跑者而言,“垂直整合”模式也并非永远都是最优解。
比如,英特尔的案例。在台积电这种专业的晶圆代工厂出现之前,英特尔这种垂直整合模式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有了台积电这类公司之后,垂直整合反而成了英特尔的劣势。
因为,有了台积电,高通、英伟达、AMD这些公司就可以将芯片制造环节外包出去,然后把主要精力都聚焦在芯片设计上;但英特尔既要芯片设计,又要搞芯片生产,管理层的注意力被分散在这两大事项上,因而,在市场发生变动的时候,拥抱变化的能力远不如高通和英伟达。
【关于英特尔的问题,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最高层没有掌握毛泽东军事思想中的这一条,是英特尔掉队的最根本原因》中做更详细的解读。】
可见,少数几个“别人家的公司”在某个阶段通过垂直整合取得成功的案例,并不是普通老板就可以随随便便照抄的“作业”。
有一个我非常好奇的问题是:具体分析具体分析,这是高中教科书上就反复讲过、大学一年级的马哲课上也重复过的,但那些喜欢抄作业的老板似乎不懂?
老板对“全栈自给”的执念越深,组织的内耗成本就越高
在谈好多老板喜欢“抓次要矛盾”、并且对抓次要矛盾这一行为所对应的机会成本不敏感时, 我还意识到一个问题:
认知水平越高的老板,系统性思维越强,因而,越是能关注到系统里存在的那些普通人“看不见”的问题;相比之下,认知水平越低的老板,系统性思维越弱,因而,越是只会关注那些很容易“看得见”的问题。 |
比如,很多公司从一个又一个失败的、烂尾的自给项目中所获得的收益,远远抵不过招聘时的猎头费和后面裁员时的裁员补偿费。不知道他们是否认真复盘过这个问题?
在组织成本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组织的内耗成本——对甲方来说,同样一项任务,在『自给团队』的员工跟外部供应商的员工水平差不多、且所享受的待遇差不多的情况下,交给『自给团队』做,肯定要比交给供应商做的协作成本更高!
为什么跟『自给团队』协作的成本要比跟供应商协作的成本更高呢?主要原因有如下三点:
1.『自给团队』的人均认知能力及人均使命感大概率不如供应商
供应商的一把手,在他们公司内部是什么级别?铁定是“正国级”啊。那『自给团队』中的一把手,在公司内部是个“什么级别”?个别情况下是“副国级”,大部分情况下则是“省部级”。
以此类推,『自给团队』的二把手、三把手,在公司内部的级别要要比供应商那边负责同等事项的人的级别低、甚至是低得多。
在此前的文章中,我提出了“屁股决定数据,数据决定认知,认知则会影响到使命感”的法则:
越是能“说了算”的人,以及离“说了算”的人越近的人,接触到的内外部高质量信息就越多,在总结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他的认知迭代就越快,因而就越容易在跟别人做业务沟通时快速抓住重点,所以,沟通成本就越低。
并且,总体上,越是能“说了算”的人,以及离“说了算”的人越近的人,越容易有使命感、越有动力对结果负责。
相反,越是“说了不算”的人,以及离“说了算”的人越远的人,接触到的内部高质量信息就越少,在总结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他的认知迭代就越慢,因而,在跟他人做业务沟通时就越是抓不住重点,所以,沟通成本就越高。
并且,总体上,越是“说了不算”的人,以及离“说了算”的人越远的人,就越缺乏使命感,越没有动力对结果负责。
我们靠常识可以断定,甲方公司的规模越大,层级体系越复杂,则其内部『自给团队』的Leader及其下属们的“螺丝钉指数”就越高,认知水平就越低、使命感也越弱;因而,对甲方内部的需求方来说,相比于跟“同等水平”及“享受同等待遇”的供应商合作,跟内部『自给团队』协作的成本就越高。
螺丝钉们的典型特点是,做事缺乏目标感,需要别人不断“说教”甚至是用鞭子抽着才肯前进;并且,螺丝钉们普遍缺乏常识、缺乏思考能力(甚至是缺乏思考意识),他们往往不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在全局中处于怎样的地位、不理解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怎样的影响,因而,沟通成本极高。 |
“谈笑无鸿儒,往来皆螺丝钉”的工作环境,让那些真正有进取心的员工很郁闷——一方面,他们觉得在这里得不到成长,另一方面,跟其他同事的沟通让他们觉得心累。于是,他们就决定“弃暗投明”。
恰好,自研做得越深,业务线的链条就越长、组织的规模就越庞大、层级体系就越复杂,进而会导致其内部『自给团队』的Leader及其下属们的“螺丝钉指数”就越高。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自研做得越深入,则内部的需求方跟『自给团队』协作的成本就越高;并且,组织内耗所导致的精英流失问题就越严重。
2.外行领导内行,领导的认知不到位导致员工的鄙视情绪比较严重
无论是纯机械背景的传统车企、工程机械公司做无人驾驶算法,还是域控制器公司做算法、芯片公司做算法,都会遇到“外行领导内行”的问题。
为什么呢?
许多人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这样的:做硬件的人,掌握软件思维要比做软件的人掌握硬件思维难得多。 (关于这个观点,我在去年12月底的《车企大佬们这“七宗罪”,正在拖『软件定义汽车』的后腿!》一文中已有过详尽的分析,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超链接进去看。)
这个原因肯定是对的,但它并不全面;甚至,它也不是最主要原因。
“做硬件的人,很难掌握软件思维”,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解决的——从零开始组建一个纯软件背景的团队,不就可以了吗?但是,这个软件思维很强的团队,在一个硬件背景的公司里做软件算法,依然会举步维艰。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出在公司的权力架构上了;往深地说,出在把“目标跟手段的关系”给搞颠倒了。
乙方领导甲方,手段领导目标。 |
【这里说的“软件是目标,硬件是手段”,是从“系统”层面来说的,在微观层面,则未必如此。比如,对一个激光雷达公司来说,如果某个软件的存在是为了让硬件的性能更好地发挥出来,那硬件就是目标,软件就是手段。】
通常来说,做软硬件集成解决方案的公司存在两种最基本的关于技术的认知:对软件的认知,对硬件的认知。我们套用目标和手段的关系来看,在需要软硬协同的时候,对软件的认知是『高维认知』,对硬件的认知则是『低维认知』,这一点,应该也不应该存在多少争议吧?
无论对软件的认知还是对硬件的认知,都是对技术的认知,除此之外,Leader们还需要一些更高维的认知,如对产品的认知、对市场的认知、对战略的认知、对组织的认知等。
对战略的认知、对组织的认知跟一个人是软件背景还是硬件背景没有多大关系,但在智能化时代,对产品的认知、对市场的认知,却跟一个人是软件背景还是硬件背景有很大的关系——
由于产品的功能是由软件定义的,所以,对软件有认知的人,跟客户/用户需求的距离要更近一些;而硬件团队,其直接客户是软件团队,所以,尽管他们也会做终端客户/用户的需求分析,但总会“隔着一层”。 简言之,总体上,相比于对软件有认知的人,仅对硬件有认知的人,更容易缺乏对产品及市场的认知。 |
【我在这里说哪个“低维”,哪个“高维”,并不是说哪个壁垒更高,做哪个的人更牛,而是说哪个“离用户更近”“离最终目标更近”。】
对任何一个认知及格的人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是“手段为目标服务”,这一点,应该也不存在多少争议吧?那好了,在公司内部,作为需求方的软件算法团队应该是“甲方”,而作为供给方的硬件团队则应该是“乙方”,这一点,应该也不存在多少争议吧?
再强调一下:脑袋并不是手脚的“乙方”,而应该是“甲方”;灵魂并不应该是载体的“乙方”,而应该是“甲方”。
因为,我在看这个问题时的逻辑是:对个体来说,手脚应该接受脑袋的领导、载体应该接受灵魂的领导,而非相反;相应地,对一个公司来说,也应该是做手脚的团队给做脑袋的团队做“乙方”、做载体的团队给做灵魂的团队做“乙方”,而非相反。
在那些“由软到硬”的公司里,软件团队的Leader们往往就是公司的老人(甚至是元老),地位本来就高,而硬件团队的Leader则资历较浅(可能刚招来不久),加上他又是乙方,所以,天然就会比较尊重前者 。并且,做软件的人也知道,如果硬件做不好,则软件的优势就发挥不出来,因此,对硬件团队也足够尊重。
两个团队相互尊重,就很容易形成合力。
相比之下,在那些“由硬到软”的公司里,大家看到的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首先,在价值观层面,这些公司的最高层倾向于认为硬件是“灵魂”,软件只是“附属品/零部件”。这种底层价值观导致,无论他们在嘴上是怎么喊的,甚至无论他们“希望”怎么做,在搭建组织架构的时候,他们一定会安排软件团队的Leader向做硬件的人汇报;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他们甚至会安排做了一辈子硬件的人去做软件团队的Leader。
套用前面的逻辑,这实际上就是“低维认知领导高维认知”的问题。在这样的权力架构下,公司如果能把事情做好,就是奇迹了。
其次,即便是公司最高层的认知没问题,在他们的安排下,软件团队确实是甲方,硬件团队确实是乙方,但在实践中仍然可能困难重重。因为,软件团队的Leader及下属们都是外招的新人,而硬件团队的Leader及下属大都是公司的老人,让老人给新人做“乙方”,他们能没有情绪吗?只要有抵触情绪,他们就不可能好好配合。
还有,如果该硬件公司的软件团队是在一个独立的子公司运营,那硬件团队大概率会对来自软件子公司的“小众需求”配合度不高,毕竟,他们还没有吃过“软件不好”的亏,没有深刻意识到“硬件配合软件”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软件团队则会鄙视硬件团队“认知不行”(这就是过去几年自动驾驶公司在跟主机厂相处时的常态,尽管未必对)。
这样的组织内耗,不仅会影响到人效,而且还会影响到员工的信心——越是优秀的员工,越容易被组织的内耗给逼走。
3.『自给团队』不大可能比供应商“更听话”
“外行领导内行”,很容易导致内部『自给团队』的技术骨干常常鄙视需求方“水平太差”,他们甚至还会鄙视自己团队的Leader(公司的老人,传统技术背景)。
外部供应商哪怕在心底里鄙视供应客户爸爸水平差,往往都会忍辱负重,好好配合;但内部的『自给团队』如果鄙视需求方的话,就不大会好好配合了。
如果是跟供应商协作,供应商无论是水平不行还是“不好好配合”,甲方“分分钟钟”都会把他们换掉——在处理跟供应商的关系时,甲方没有“人情上的压力”,也没有对沉没成本的纠结,所以,也就会“很有权力”。
在这种“分分钟钟都会被换掉”的压力下,供应商肯定就会对配合意愿与配合能力两手抓、两手都硬了。
那『自给团队』成员如果不好好配合、水平不行,内部的需求方有办法“收拾”他们吗?比如,能削减他的奖金或工资,或者是把他们开除掉吗?
在个别公司,需求团队可通过“向上反馈”影响到不给力的“自给团队”成员的奖金或工资; 但在大部分公司,应该很难。
而且,即便是需求团队真有办法影响到『自给团队』的奖金,那从发现对方不“合格”到让对方真正受到惩罚,相隔的时间也会比较长。显然,这种具有很强的“滞后性”的惩罚,都不大可能对不靠谱的人产生约束力。
比如,需求方在2023年1月份就发现有几个『自给团队』的成员不靠谱,但让他们受到惩罚,可能要到2024年2月份了,但万一那几个不靠谱的『自给团队』成员原本就打算“混到2023年下半年就跳槽”呢?
至于让内部需求方“开掉”一个不合格的『自给团队』成员,这就更加不可能了——通常,直接上司发现自己的下属不称职,要开除都很难(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是开除一个“其他部门”的人?
需求方如果不掌握对内部『自给团队』成员的“生杀大权”,他们就必需长期迁就『自给团队』的态度不行、水平不行。 需求方越“迁就”,『自给团队』的态度和能力就越难以提升。
甚至是,哪怕技术Leader或老板本人已意识到某个配合度不行的『自给团队』成员正在拖累整个团队及公司的后腿,他往往也不能当机立断做出将这个员工“干掉”的决定。
实际上,多数管理者,在发现员工无法胜任当前岗位后,都做不到“马上辞退”,而是会“先观察一段时间”“再给他一次机会’,而管理者给这个不合格的员工的“机会”,对公司来说往往就是“成本”。(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老板说,他自己就是因为“不愿意开除人”,所以才尽可能把更多事情都外包出去。)
更何况,不靠谱的员工往往并不会担心被辞退—— 实际上可能正期待被辞退呢,这样他还可以拿一笔补偿费。(相比之下,外部合作伙伴如果被“辞掉”,则意味着他前期的投入都打了水漂,所以,他们对被“终止合同”有恐惧感。)
诚然,『自给团队』做的东西如果长期不具备竞争力、或长期配合度不行,最终也无法逃离被整体解散的命运,但问题就出在这个“长期”上了——以多数人的感知力之愚钝,他们能有一点儿“近忧”就算是很不错了,怎么可能会有“远虑”呢,所以,“长期后果”根本对他们没有什么震慑力。
我甚至认为,(甲方内部“自给团队”的)员工害怕“失去老板”的程度,远不及(供应商/合作伙伴的)老板害怕失去客户的程度,这应该是『自给团队』相比于外部合作伙伴更容易“掉链子”的最根本原因。(在内部『自给团队』跟外部供应商、外包合作伙伴的员工在水平及所享受到的待遇差不多的前提下)。 |
显然,跟“更不听话”的团队合作,协作成本会更高,因而人效也就更低。
在实践中,之所以会有不少人误以为跟『自给团队』协作的成本更低,是因为,供应商拿到的资源(包括资金、项目资源、后勤资源)支持,都远不如内部的『自给团队』。可见,所谓的“内部团队做得更好”,往往是在人才质量不对等、资源投入不对等的前提下取得的结果。
如果当甲方能不从供应商那里挖牛人、并且也给予供应商和『自给团队』“同等待遇”了,他们的认知就会得到“彻底的刷新”。
老板对“全栈自给”的执念越深,研发投入越可能偏离公司的整体利益
去年10月中旬,我发了篇万字长文《主机厂的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正在演变成“老板给员工打工”的游戏》,从战略和组织两个角度分析了为何老板对“全栈自给”的执念会导致研发投入逐渐偏离公司利益。这篇在业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的文章,应该对一些老板决定“及时止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今年8月份,在《留不住技术Leader的老板,越喜欢做『创新先驱』,就越容易“被毒打”》一文中,我又提到,如果留不住技术Leader,老板就不仅是在给技术Leader打工,还有可能是在给技术Leader的下一任老板(可能就是友商)打工;并且,诡异的是,越是对自研有执念的老板,就越容易被技术Leader给“拿捏”。
老板对“自研”的执念太深的话,就很容易在技术Leader的忽悠下,做一些对技术Leader的简历加分有帮助、但对提升公司的竞争力没什么帮助(甚至是有危害)的研发项目。 |
综合能力强的技术Leader大都有着一颗创业的心,没有创业冲动的技术Leader也会时不时想着跳到生存能力更强的公司的可能性,而在现东家期间操刀的自研项目,显然会对后续的创业或跳槽有很大的加成。
哪怕技术Leader并没有打算创业或跳槽,他总需要向老板证明“我是有用的”啊,要不然,老板还留着你干嘛呢? 所以,即便仅仅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技术Leader也有动力对老板进行洗脑,让老板相信“自研”是有必要的。
当只有一两个技术Leader说服老板相信自研/自给是有必要的时,就是局部自研/自给;但当很多个技术Leader都这么干并且如愿以偿的时候,老板就走上了“全栈自研/自给”之路。
起初,上述分析只是我的单方面猜测,但后来,它也得到一些车企高管的印证。
去年年底,有一次,跟一位在主机厂负责战投的朋友聊天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某些板块,明明上游已经充分竞争,甚至是一片红海,主机厂为何仍然要强调“可控”? 难道上游的供应商都是傻子,不想挣钱,宁可把生意让给竞争对手,也要卡你的脖子吗? |
这位主机厂的战投负责人是这么解释的:
主机厂的很多决策,在很多时候,压根儿就不是高层在追求最优解啊,而是有“底下人”政治博弈的色彩在里面。 比如,主机厂旗下的两个子公司、两个部门为了争到更多的预算,就会做一些不必要的自研。 更离谱的是,我们还遇到过这样一个案例:集团下两个子公司各自启动了一个完全一样的新业务,而这个新业务的客户,也是同一个,即集团旗下的另一家子公司;并且,他们打算取代的供应商,也不是外部的,而是我们集团内部的。 |
将上述几段的分析跟《主机厂的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正在演变成“老板给员工打工”的游戏》《留不住技术Leader的老板,越喜欢做『创新先驱』,就越容易“被毒打”》《老板对“被客户踢掉”的恐惧,远超出打工者对“被老板干掉”的恐惧......》几篇文章中的分析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结论:
1.一个老板的商业思维越弱,他对“抓次要矛盾”所造成的机会成本的敏感度就越低,因而,他对“全栈自研/自给”的执念就越深,所以,公司因‘无效自研/低性价比自研”而产生的浪费也就越多;
2.一个老板的行业思维越弱、对“全栈自给”的执念越深,他就越容易被技术Leader拿捏,因而越容易在技术Leader的忽悠下做“无效自研/低性价比自研”;
3.一个老板的商业思维越弱、对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视度越低/认知越不到位,则技术Leader的利益跟公司的利益就越不一致,因而,自研越是容易沦为给技术Leader甚至友商(技术Leader的下一任东家)打工的游戏;
4.一个老板的商业思维越弱、对组织的认知越不到位,公司的组织文化就越差,因而,就越是难以留住技术Leader;
5.一个老板的商业思维越弱、对组织的认知越不到位,他就对体系化能力建设越不重视,因而,在技术Leader离职后,自研的成果越是容易“蒸发”。
可见,老板的商业思维越弱、对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越低/认知越不到位,“无效自研/低性价比自研”的覆盖面就越广,其所造成的浪费就越多,因而,人效就越低。
老板对“全栈自给”的执念越深,跟外部供应链协作的成本就越高
在谈起“为什么要‘全栈自给’”这个问题时,一些没有思考能力的车企人士通常很无奈地说:因为供应商不好好配合。
但在指责供应商“不好好配合”的时候,他们似乎完全没想过,他们公司对待供应商的态度(压榨/白嫖程度有多狠)是怎样的,他们是否值得供应商“好好配合”?
其实,老觉得供应商“不好好配合”,纯粹是一种“被害妄想症”。难道供应商是傻子,不想多挣钱吗?为什么供应商愿意好好配合别人,但不肯好好配合你,你咋就没有认真反思过? |
•一个公司对“自给”的执念越深,在跟供应商相处的时候,就越短视、越不尊重供应商的利益,甚至是杀鸡取卵。但他们越是这样对待供应商,供应商就越可能把他们视为“垃圾客户”,因而也就越不可能“全力以赴”。
•一个公司对“自给”的执念越深,供应商就越会缺乏安全感、越会觉得跟他们的合作是“一锤子买卖”,因而,供应商在跟他们合作时就越有可能短视、越有可能不尊重他们的长期利益;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供应商哪怕在主观意愿上相“好好配合”,在客观行为上也做不到,因为,他们得花很多时间给自己“谋后路”。
这些,都会导致甲方在跟供应商合作时发现沟通成本很高,并且,供应商的交付周期与服务质量都会让甲方失望。
再然后就是,供应商越不肯“好好配合”,甲方就越想“自给”;然后又是,甲方越想自给,则供应商越不肯“好好配合”;接下来又是,供应商更加不肯“好好配合”,而甲方“自给”的动力愈加充足.......一个“完美”的恶性循环就此形成了。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甲方跟供应链的协作成本只会越来越高。当然,这一切,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甲方“自给自足”的冲动。
但在很多时候,甲方的“自给”又不可能成功,所以,他们需要让供应商“全栈白盒”,然后,自己在在此基础上“全栈抄袭”“全栈白嫖”。当然了,供应商也不是傻子,所以,他们会在白盒方案中给给客户埋很多雷。对甲方来说,要把白盒中的雷一个个排除掉,就需要耗费很多精力。
此外,一直白嫖一两家供应商,就很容易遭到供应商的抵触,所以,甲方就有必要把一个方案拆成几个很细的模块,然后向A嫖一些、再向B嫖一些、向C嫖一些——没错,分开定点的本质就是“分开白嫖”。显然,“分开白嫖”会导致,需要协作的供应商数量成倍增加,而协作成本的增幅则超过供应商数量的增幅。
而跟供应商合作时的协作成本越高,甲方的老板就越容易把自给当成“降低协作成本”的主要手段。不过呢,根据本文第二章的分享,所谓“自给可降低协作成本”,在很多时候只是老板们的“想当然”而已。
【未尽之语】外采定制化程度很高的服务,最好能避开大公司
如果需要外采的是标准化产品,在通常情况下,大公司做的东西质量会更有保证。因为,标准化产品的质量,是靠公司的体系和流程来保障的,而在体系和流程方面,大公司确实要更有优势一些。 但如果需要外采的是定制化程度很高的服务,那么,大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反而更难有保障。因为,做定制化服务,对质量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流程(流程在服务质量中所占的权重越高,服务就越机械僵化),而是人专业水平、沟通能力、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及公司对客诉的重视程度——显然,在这几个方面,大公司的表现往往都比小公司差。 |
下面,我详细地解释一下“规模越大的公司越难做好定制化程度很高的服务”这一观点背后的逻辑。
1. 公司越大,服务的一致性越容易受到人员离职的影响
上个月,在跟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朋友线下交流时,我们还达成了一个共识:找定制化服务的合作伙伴,应该优先选择规模小的公司,最好是夫妻店、个体户。
因为,如果你是跟个体户合作,那么,对接人、直接提供服务的人既是员工也是老板,他肯定会干得很认真;只要他服务的不错,你可以一直选择他,然后,他就成了你的“终身员工”。你长期跟这样一个人合作,磨合成本就很低。
相比之下,服务商的公司规模越大,则服务质量就越容易受到员工离职的影响。
2. 公司越大,则“对接人”的沟通成本就越难以得到保障
外部合作伙伴,如果你选择的都是个体户,那么,直接出面跟你沟通及提供服务的都是老板本人,这样,他的认知能力、使命感在总体上要比大部分“打工人”强许多,因而,沟通成本就很低。
因为——
•再小的老板也是老板 ,在一号位的位置上,由于有全局视角,他的认知迭代速度在总体上就会比大部分“打工人”快很多;
•由于方向是自己选择的,他就更容易“爱不觉累”;
•由于没有人给他兜底,所以,他自己就是事业成败的“最终责任人”。
鉴于前面说的“再小的老板也是老板”这句话超出了许多人的理解能力,那我就再举两个例子做个类比:
•新加坡总统只管60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600多万人口,但他的全局视角及认知能力是不是远超国内那些管辖面积更广、管辖人口更多的省/市委书记?
•Open.AI 创始人只管了不到800人、MidJourney公司创始人只管了10个人,但他们的全局视野、认知能力是不是超过大部分管辖着几千人、上万人的“大厂高管”?
相反,服务商的公司规模越大,安排来跟你对接的及直接提供服务的人,在公司所处的层级可能就越低、跟老板的距离可能就越远,因而,“螺丝钉指数”可能就越高。而螺丝钉指数越高的人,就越缺少常识、缺少目标感及自驱力,因而,沟通成本越高。
3. 公司越大,一线服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就越难以得到保障
在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方面,来自小公司的服务人员的表现往往更好,而来自大公司的服务人员的表现往往更差。 原因也很简单——
一方面,小公司,给你提供服务的,可能就是老板、老板娘、老板直接带的徒弟、老板的直接下属,只要不是骗子,那他们肯定会特别有动力维护公司的口碑。
相反,大公司安排来给你提供服务的,可能不仅跟老板相距十万八千里,甚至跟中层也相差十万八千里,连面都没见过,尤其是,很多大公司还将一线的服务人员视为“二等公民”,这样的人,替公司口碑着想的动力怎么可能超过小公司的老板或其亲信呢?
另一方面,小公司的人,既然自己是老板或距老板很近的人,那他在决定采取怎样的服务方式时就会有更大的自由裁量权、更强的灵活性。
相反,大公司派给你的服务人员,由于处在金字塔的最底端,大概率没什么自由裁量权,而没有自由裁量权的结果,必定就会是像八戒知识产权的客服一样,“流程合规了,我就没责任了”。
4. 公司越大,客服对你的投诉越漫不经心
如果对方提供的服务没做好,你去向“后台”客服投诉,大公司的反馈也跟小公司截然不同:小公司的人,只要不是骗子,在解决问题大都很积极;而大公司的人,则很容易躺平、摆烂。原因也不难理解——
在小公司,投诉一不小心传到老板那里去了。对小公司的老板来说,2000块钱的生意也是大生意,要维护好,所以,他肯定有动力帮你解决。
在大公司,投诉不仅无法传到老板耳朵里,甚至也无法传到中层的耳朵里。即便传到了又能如何,你以为大公司的中层真的有动力为了一笔2万元的交易背后的客诉而“调整正常做事的节奏”?
几乎绝无可能,一方面,客诉处理不好,受损的是老板,而不是他自己,他那么着急干啥(他顶多换个地方上班)?另一方面,2万元的生意对大公司的重要性,还不及2000元的生意对小公司的重要性。
5. 大公司是“陌生人社会”,更难对做事拉胯的人形成舆论制约
还有,小公司的人少,人跟人的关系类似于农村的“熟人社会”。比如,你投诉的对象是A,接你的投诉电话的是B,而B跟A认识!
熟人社会有啥特点呢? 相比于陌生人社会,每个人都更加爱自己的脸面,或者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 所以,当B把你的投诉反馈给A之后,A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让他有压力的不仅仅“我做得不好,竟然让B知道了”,还有对“他会不会把我没做好这件事也告诉C/D/E”的压力!
带着这种压力,在收到投诉反馈后,A不仅会快速解决掉你投诉的问题,而且还会暗自发誓“下次再也不敢了”。 有很大的概率,你遇到的A,就是一个被前面的很多消费者和类似于B一样的同事“训练”出来靠谱的人。
相反,大公司人太多,人跟人的关系类似于城市的“陌生人社会”,你投诉的对象是A,接你的投诉电话的是B,A不仅跟B不认识,而且,跟A也没有几个共同好友,那首先,投诉通过“人际圈”对A造成道德压力的可能性就不存在了。
如果你需要的是定制化程度比较高的服务,除非提供服务的小公司是诈骗团伙,否则,相比于小公司,大公司是更差的选择;如果参与竞标的大公司的老板还对客服不重视、把客服人员当“二等公民”的话,那小公司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PS:如果您在公司的组织能力建设方面有困惑,欢迎加作者微信交流:charitableman
超连接:
主机厂的自动驾驶“全栈自研”,正在沦为“老板给员工打工”的游戏
是谁让全智驾行业都在搞“小农经济”?是谁在拖累高阶智驾量产的进程?
留不住技术Leader的老板,越喜欢做『创新先驱』,就越容易“被毒打”
车企一看到供应商赚钱就“浑身不自在”的最根本原因,原来是这个
老板对“被客户踢掉”的恐惧,远超出打工者对“被老板干掉”的恐惧......
END
受文理分科过早的影响,多数纯技术背景的创业者及职业经理人的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短板——人文素养和商业思维都很弱,甚至沟通能力严重欠缺。
“九章衡言管理咨询”这个公众号的定位是:帮AI产业的管理者们提升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