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什么?简单说,心与物相对,它是感情、感知、意欲的综合体,有着不同层次的范围与力度,它受到物的作用(被动),也作用于物(主动)。
可以从相状、作用、有无、隐显、层次等范畴来析心。
一、心相,大致可以分成心与物相触的感触,与感触后的感情、感知,及表现感知、感情方向的意欲、与维持其力度的意志五个方面。
1、感触【佛门称为触】,因触而动,引发注意【作意】,就开启了心识活动,注意分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两种。无意注意由外在刺激引发,有意注意由心识自身引发【由作意而生触】。
2、感触而有的感受与信息,被心识分作两股处理,一是感情,一是感知。感触,直接作用于生理,引生喜乐、悲哀、愤怒、惊吓、恐慌、平和等心态(通常称作情绪),可析作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受】。大脑对喜、悲、怒、惊、恐、平等心态的爱恶取舍之情,就是感情。感触的信息(第一形象),进一步传输至大脑,处理为第二形象,成为认识的对象【想】,就是感知。人有眼、耳、鼻、舌、身五种基本感知,在特殊状态下,还有外于耳目直接接收他物信号的特殊感知(第六感,神通)。智人的认知,主要来自大脑对耳目信息的加工【思】,通常称为思惟。通过对图形的加工,形成意象,运用意象的思惟,称为形象思惟。通过对声音的加工,形成概念(名),运用概念的思惟(内在说话),称为抽象思惟。概念与文字相结合,真正开启了人类文明——形而下的文明。从此,人的五感官退化,明悟也退化。
3、意欲,或称意向,是心识的方向,是主动性的表现。意欲,也包括欲望、需求等。扩大来说,即是人生的目的、人生意义价值的体现,以人为参照,则有善恶凡圣、烦恼逍遥的差异。从意向、需求来说,追寻生存快乐最为基本,寻求超越最为崇高。各种意欲综合形成不同情智的个性,个性深化成为区别自他的“自我”,对自我的执持形成我执【《论语》称之为固、意、必、我,佛教称之为末那识(manas)——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对自身不如实知的执着,为我执;能如实知自身而仍然坚执自我的也是我执,或称法执】。
4、意志,是心识执持的力度表现,是维持自我的力量。其力度可分最初决定把持【胜解】、念念相继不忘【念】、精明而不动心【定】等初、中、高三个级别。
二、心用,心相是交互作用的,有冲突有协调(生克),有牵引有导向(因果),有相续有消殒(有无)。也因交互作用,才归类如上心相。就具体心态来说,心之因果最为复杂,有五感官及情知的限定,有隐潜意识的翻腾,有各种心态的牵制,有意欲意志的干涉。心既作用于自身,也作用于外物。一般情况下,心之作用于外物,先从第二形象输出到身体,然后才到外物。诸心之合力着力点,亦即心识之方向点。从人心来说,有太多的苦痛与烦恼,因而所求大多为快乐、仁爱、明智、自我实现、意志坚定等正能量。更有超越人心的通透悟境——大心,所谓智周万物、无缘大爱、独立不改、自在逍遥(心之所依不同,载体不同,故境界不同)。甚至还有无心无识的浑然道化之境。
三、无心,指没有知情意的状态。一种是如木石一样的本身就不具备其能力的状态,心的高度抑制乃至坏死则与木石一般;一种是心理进入深眠、无心定等抑制隐伏状态;一种是道化自然无心无物的状态。而通常功夫中所说无心,是指没有情绪(恬淡虚无)、没有念头(用心若镜)的灵明觉知状态。由有心到无心,愚者或抑制退行、坏死如木石,圣者或凝聚扩展到灵明、到大心乃至道化自然。
四、心的隐伏,指心识活动潜伏而行,不被明了意识所觉知,是潜在的意识活动。潜伏如无,惟有记忆相续,也称为无心【阿赖耶识(alaya)——无没识、藏识】。记忆从时效来看,有短期记忆、长期记忆、终生记忆的不同。潜伏而暗动,可以称为潜意识,梦境、无意识行为等等多是潜意识的表现。清醒的觉知与情感等,称为显意识。显意识与潜意识的界限,犹如水面会上下波动。显、潜、隐相互转化,即是记忆种子与现行的变化。显意识中,还有大清明的境界,通常称为明悟,是灵感的源头。
五、心之有无隐显、相状作用有层次差异,力度范围也有层次差异。以人为参照,心之载体为神经系统,其基本支架为神经元的活动。五感官所得信息,要经过感受器、脊髓和大脑的处理,这就决定了它能处理的范围。从道门修炼体系说,大脑部位除了由细胞构成的神经网络之外,还有另外一个由精气构成的元神系统,它能够超越细胞功能,获得更大范围的信息,计算也更快更精准。同时,肉体有苦乐诸受,而精气神系统无苦甚至无乐(须脱离肉身),表现为纯智慧生命的样子。
而所谓心,实际是生命的高级管理系统,源自在物物相触中所生反应而做的自我维持及对外作用。从物物相触之反应及自主性看,土石、植物、动物、人是横面上层次不同;从物体与精气的形上形下看,人、神是纵面层次的不同。所以说,心,其实也是物,是物的主动性、自我性升华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