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 2025丨喜讯!王拥军教授荣获临床卒中William M. Feinberg卓越奖,缺血性卒中研究成果获全球认可!

健康   2025-02-05 22:13   上海  
北京时间2月5~7日,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以线下会议形式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在大会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王拥军教授荣获2024年临床卒中William M. Feinberg卓越奖,这一消息在卒中研究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国际卒中大会是全球致力于卒中与脑健康科学研究的顶尖会议,汇聚了众多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王拥军教授作为北京天坛医院院长以及中国卒中协会会长,凭借在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策略和再灌注治疗方面的突出贡献获此殊荣。
临床卒中William M. Feinberg卓越奖以已故著名卒中临床研究专家William M. Feinberg命名,他曾为卒中病因的全面认知贡献卓越力量。该奖项旨在表彰在卒中临床研究的调查与管理方面有突出贡献的学者。王拥军教授长期深耕缺血性卒中领域,其研究成果对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获得此奖实至名归。
大会期间,王拥军教授将于北京时间2月6日03:22发表题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三十年治疗:证据的力量》(“Thirty Years of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The Power of Evidence”)的演讲,分享其在缺血性卒中治疗领域多年研究积累的成果与见解,为全球卒中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宝贵经验与思路,有望推动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专家简介

王拥军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神经内科教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国卒中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机制和干预策略,发现了脑血管病复发的关键分子机制,开创了短程双通道双效应脑血管病联合治疗方法(简称CHANCE),改写了全球脑血管病指南,使患者复发风险下降32%;发现了影响CHANCE新方法的药物基因并在此基础上创建精准医学的个体化方案,使复发风险再下降20%;他揭示了脑血管病残余复发风险机制,研发了针对新机制新靶点的治疗药物,并实现产业化。


POCKETIN 将挑选重点研究,就已发布结果邀请专家陆续解读

POCKETIN 接受投稿,我们将为撰稿作者提供该研究的过往详细资料,资料包括:原文、演讲幻灯、官方新闻、演讲视频等素材,并根据稿件质量支付稿费
稿件将发表在POCKETIN心关注微信公众号上,并发表在国际期刊《翳望》(ISSN 2709-9105)上。同时,稿件将作为供稿提供给合作单位。

投稿请联系: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郑思思

如发现文内有误请联系我们


来源:ISC 2025

POCKETIN


ISC 2025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医望共同发起的POCKETIN项目将依托人工智能学术跟踪系统,为全国广大心血管医师带来及时全面的报道。

项目得到了医师报、梅斯医学、365医学网、健康界、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医心严道医声网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1.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跟踪机器人提供;
2.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提供的医学翻译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
3. 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联系我们(邮箱: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4. 2023年8月起,POCKETIN引入人工智能(ChatGPT、文心一言),专业编辑携手AI编辑开启会议速递新体验。

心关注
一个有深度更有温度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