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C 2025丨Opening Main Event:MIND、TRACE、DISTAL等五项最新研究结果公布!

健康   2025-02-06 18:31   上海  

*本资料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请勿向非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发放

北京时间2月5~7日,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脑血管疾病和大脑健康会议——2025年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以线下会议形式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北京时间2月6日3:00,Opening Main Event专场上公布了5项最新研究结果,POCKETIN特此汇总整理,以供速览!
MIND研究:微创手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深部和脑叶ICH患者30天功能结局显著改善,但未影响长期结局
2025年2月5日-7日,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行。在会议的Opening Main Event专场上,来自美国孟菲斯Semmes-Murphey诊所的Adam S Arthur教授公布了MIND研究的最新结果,证实MIS联合药物治疗(MM)在30天时显著改善了深部和脑叶ICH患者的功能结局,但在180天内没有改善结局。

研究背景

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也称自发性脑出血,占美国所有卒中的10 -15%,在所有卒中亚型中,其发病率、死亡率和经济负担最高。尽管有相当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但大多数脑出血患者没有得到明确的治疗,近期公布的ENRICH研究表明,微创手术(MIS)能够显著改善浅表性脑出血患者在180天内的功能预后。

研究方法

MIND(NCT03342664)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试验,旨在评估在180天内,与单纯药物治疗(MM)相比,使用Artemis神经疏散装置进行微创治疗联合MM在主要深部和脑叶ICH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招募了症状发作后24小时内接受治疗的中大型(20-80cc)幕上ICH患者。根据严重程度和ICH部位进行分层,将参与者随机分为MIS或单纯MM组(2:1)。主要疗效终点为180天顺序改良Rankin评分(mRS)。主要安全终点为30天死亡率。

研究结果

鉴于ENRICH研究的阳性结果,并经过独立分析得出结论,仅对主要患有深部出血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是不可行的,因此在236例患者入组后停止了研究入组。其中167例(70.8%)患者表现为深部ICH,72例(29.2%)表现为脑叶ICH。与脑叶ICH患者相比,深部ICH患者更年轻(57岁 vs. 69岁),女性患者比例更低(31.7% vs. 48.6%),症状更严重(NIHSS 19 vs. 16;GCS 11 vs. 13),并且有更多的合并症。深部ICH往往较小(35cc vs. 50cc)。
表1. 按ICH部位分层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
在两个队列中,MIS都增加了30天时有利临床结果(顺序mRS)的几率;然而,在90天和180天时,这种获益不再明显。
图1. 在30天、90天和180天随访时,具有顺序mRS比值比的森林图
MIS后,ICH体积在深部和脑叶组分别减少了81.5%至6.0cc和80.4%至8.1cc。在安全性终点方面,MIS后30天的死亡率相当(深部6.7%,脑叶8.3%),但MM患者的死亡率因部位而异(分别为5.0%和22.7%)。深部和脑叶队列的干预时间、效用加权mRS、转换为开颅术的比率和严重不良事件相似。
表2:按治疗和ICH位置分层的次要和探索性终点

研究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MIS对深部和脑叶ICH患者是有益的,出血量大幅减少(~81%),在两个亚组中均未出现过多的术中死亡率或不良事件。MIS治疗显著改善早期临床结局;与ICH部位无关,MIS患者的预后(30天正常mRS)优于MM患者,但180天内结局未见改善,有必要对ICH中的MIS进行进一步调查。

TRACE研究:经桡动脉 vs. 经股动脉途径行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
众所周知,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是全球非常重要的一种健康挑战。当前,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经股动脉入路(TFA)和经桡动脉入路(TRA)实施。2025年2月5日-7日,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行。在会议的Opening Main Event专场上,来自中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倪伟教授公布了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TRACE研究结果,对比TRA和TFA行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发现,与TFA相比,TRA行脑血管造影的成功率略低,手术时间略长,但在患者舒适度上有明显优势、卧床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当。

研究背景

中国每年大约会有270万例新增卒中患者,发病率以8.7%的速度增长。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确定动静脉系统是否有任何损伤,并评估脑血流动力学和侧支循环。TFA脑血管造影作为传统的DSA检查方法,在临床应用时间长,技术和材料成熟,但存在一些局限性和并发症,如疼痛、不适、腹膜后出血、肺栓塞和住院人数增加等。相比之下,TRA脑血管造影是一种较新的方法,具有几个优点,包括减少损伤、止血管理更容易、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和卧床休息时间更短。虽然TRA脑血管造影解决了TFA脑血管造影的许多局限性,但由于经验有限和相关材料的可用性,它尚未成为主要选择。目前,当TFA不成功或难以实施时,通常会考虑TRA。在心脏病学中,几项大型随机对照试验促成“经桡动脉优先”策略建立。然而,在脑血管介入领域,尽管已经达成了专家共识,并开展了一些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但我们仍然缺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的有力证据来证实TR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机对照试验TRACE研究旨在比较TRA和TF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研究方法

如图1所示,TRACE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的平行组试验,采用盲法终点评估(PROBE设计)来探讨TRA相对TF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优势。该研究旨在招募中国13个中心的858例计划进行诊断性脑血管造影的受试者,按1:1比例随机分配接受TRA(干预)和TFA(对照)。主要终点为诊断性脑血管造影的成功率。次要终点包括随机治疗组之间诊断性脑血管造影的准确成功率、血管造影和荧光透视的持续时间、平台时间(flat time)和视觉模拟评分(VAS)。

图1. 研究流程图

患者入选标准为:18~80岁;计划接受诊断性脑血管造影;客观证据显示适合接受TRA和TFA脑血管造影(超声显示桡动脉直径≥2 mm);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已提供书面知情同意书。
这是一项非劣效性研究,研究者假设TRA在诊断成功率方面不劣于TFA,假设TRA和TFA的诊断成功率分别为97%和98%。根据计算,所需样本量确定为858例患者。
研究随访包括术后24小时内穿刺部位的血管超声检查和1个月后的电话随访。

研究结果

从2023年9月到2024年10月,研究者共筛选了1560例患者,其中861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3例患者撤回了知情同意书,共纳入858例患者,其中TRA组431例,TFA组427例。结果显示,TRA诊断成功率为91%,而TFA诊断成功率为95.8%(P=0.46,图2)。统计分析表明,我们不能得出TRA不劣于TFA的结论,提示TRA在诊断成功率方面不如TFA。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TRA组中,有16例因血管痉挛导致鞘管置入或导管推进阶段失败。这提示经桡动脉穿刺及其相关的血管痉挛是TRA脑血管造影的主要挑战。次要终点方面,TRA的准确诊断成功率为78.9%,明显低于TFA的91.1%。其他指标方面,与TFA相比,TRA的血管造影和荧光透视时间较长,但卧床休息时间较短,VAS评分较低(图2)。

图2. 主要终点和次要终点结果

在亚组分析中,研究者发现在正常的主动脉弓上动脉迂曲亚组中,TRA组血管造影的成功率不劣于TFA组(图3)。

图3. 亚组分析结果

两组的安全性终点未见显著差异(图4)。

图4. 安全性终点结果

研究结论及讨论

与TFA途径相比,TRA途径行脑血管造影术的成功率略低,手术时间略长,但在患者舒适度上有明显优势、卧床时间更短且并发症发生率相当。经桡动脉穿刺仍然是神经放射科医生进行经桡动脉造影的主要障碍。开发更高效的经桡动脉造影设备对于提高成功率至关重要。


DISTAL研究:血管内治疗联合最佳药物治疗并不比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用于中远端血管闭塞性卒中有效

2025年2月5日-7日,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行。在会议的Opening Main Event专场上,瑞士巴塞尔大学医院的Marios Psychogios教授公布了DISTAL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清除阻塞大脑中、小动脉的血栓在减少卒中 90 天后的残疾方面并不比单纯的标准治疗(包括必要时使用的溶栓药物)更有效。

研究背景

在老龄化人口中,缺血性卒中(由血栓引起)的患病率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其中,约 20%-40% 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大脑中、小动脉堵塞(即中远端血管闭塞,MDVO)的情况。传统上认为此类卒中预后较好,但近期研究表明仅半数患者能恢复功能独立,这凸显了寻找更有效治疗方法的迫切需求。机械取栓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支架取栓器和/或抽吸导管送至脑部堵塞处取出血栓以恢复血流,防止进一步脑损伤。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2019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管理指南建议,对于部分大动脉堵塞患者在症状出现24小时内进行机械取栓;对于中动脉堵塞患者,在症状出现6小时内对精心挑选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使用支架取栓器进行机械取栓可能是合理的,但益处尚不确定。

研究方法

DISTAL试验于2021年启动,在瑞士、德国、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荷兰、瑞典、以色列、芬兰和英国的55个地点开展,至2024年7月招募患者,最终评估于2024年10月完成。研究纳入543例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因卒中出现残疾症状并进入 55 家医院之一,且影像学检查确认均存在中远端血管堵塞。符合条件的患者必须是共同或非主导M2段、大脑中动脉M3或M4段、大脑前动脉A1、A2或A3段或大脑后动脉P1、P2或P3段发生孤立性闭塞,并经无创血管成像确认,且可在症状出现后24小时内接受治疗。

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标准卒中治疗(若符合条件则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共272例参与者,其中66%接受了溶栓药物;另一组接受标准卒中治疗/静脉溶栓加血管内治疗以去除血栓,共271例参与者。血管内治疗所使用的具体设备和程序由主治医生决定,同时排除了有脑出血、其他严重疾病、先前接受过治疗或解剖特征使血管内治疗不太可能成功的患者。主要终点是患者卒中90天后的残疾程度和日常活动所需帮助,通过改良Rankin量表(mRS;从0分无残疾到6分死亡)进行测评,评估人员不知晓患者所接受的治疗。

图1.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患者主要为白人(98%),其中 44% 为女性,平均年龄 75 岁,卒中前97.9%居住在家中,约63%无残疾,17%有症状但可独立进行日常活动,11.5%不能进行所有活动但可自行处理事务,8%需要协助行走等。入院时NIHSS量表的中位数为4(四分位距为2-8 )。约66%的患者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63.2%的患者卒中前mRS为 0,17%为1,11.5%为2,8.3%的患者卒中前mRS为 3-4。主要闭塞部位为 M2(44.2%)、M3(26.8%)、P2(13.5%)和 P1(5.5%)段。

表1.基线特征

在90天的随访中发现:接受血管内治疗加标准医疗护理的患者与仅接受标准医疗护理的患者在残疾程度上无显著差异。两组的死亡率相似,接受血管内治疗加标准医疗护理的患者死亡率为15.5%,仅接受标准医疗护理的患者死亡率为14%。严重(有症状)脑出血率方面,接受血管内治疗加标准医疗护理的患者为5.9%,仅接受标准医疗护理的患者为2.6%。

图2.主要终点

进一步分析特定亚组,如未接受静脉溶栓药物和卒中更严重的患者,也证实了血管内治疗缺乏额外益处。

研究结论

对于中、小动脉堵塞的卒中患者,机械取栓虽然是一种安全的治疗选择,但在减少残疾方面并不比标准治疗(包括必要时的溶栓药物)更具优势。不过,对于某些特定患者,仍可考虑在个案基础上使用血管内治疗。由于研究参与者几乎全是白人,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人群。同时,研究设计在反映现实世界应用的同时,也可能限制了检测机械取栓积极效果的能力。未来需继续研究中远端血管闭塞患者的治疗方案,因为目前仍缺乏基于证据的有效治疗方法。


ESCAPE-MeVO研究:与最佳药物治疗相比,血管内治疗联合最佳药物治疗未能改善中等血管闭塞患者的预后
2025年2月5日-7日,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SC 2025)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行。在会议的Opening Main Event专场上,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Mayank Goyal教授公布了ESCAPE-MeVO研究结果,提示对于12小时内因中等血管闭塞(MeVO)导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而言,与单纯使用最佳药物治疗相比,血管内治疗(EVT)联合最佳药物治疗未能改善患者预后,对于MeVO患者的最佳治疗策略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研究背景

MeVO导致的AIS患者即使接受最佳药物治疗,临床预后依然不佳,50%的患者在接受90天最佳药物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后仍没有达到良好的临床结果,三分之一的患者90天后功能不能独立。血管再通与良好的预后密切相关,来自非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显示,EVT或许可以改善MeVO卒中患者预后,但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数据。因此,ESCAPE-MeVO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证明与最佳药物治疗相比,EVT联合最佳药物治疗可以为MeVO卒中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预后;次要目的是证明EVT在此类患者中的安全性、成本效益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研究方法

该研究是一项平行、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盲法终点的临床研究,入组患者将随机1:1分入EVT联合最佳药物治疗组和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组。主要纳入标准为:1. MeVO引起的急性缺血性卒中,且在临床和技术上符合接受EVT的条件;2. 入组前12小时内发生的卒中;3. 入组前基线NIHSS评分大于5分,或NIHSS评分在3-5分伴有致残风险;4. 基于神经血管无创成像(mCTA或MRA)证实症状性和血管内可治疗的MeVO。研究主要终点为90天随访mRS评分结果;次要终点为90天随访mRS评分0-2分患者比例,90天随访死亡率,24小时NIHSS评分,24小时NIHSS评分与基线的差异等,安全性终点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的颅内出血及手术并发症。

研究结果

研究共纳入529例患者,EVT联合最佳药物治疗组(实验组)的基线NIHSS评分为8分,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线NIHSS评分为7分。主要终点结果显示,实验组mRS评分平均为2分,对照组mRS评分平均为2分;90天随访,实验组mRS评分在0-1分的患者比例为41.6%,对照组为43.1%。次要终点显示,90天随访实验组mRS评分在0-2分的患者比例为54.1%,对照组为58.8%;实验组死亡率为13.3%,对照组死亡率为8.4%。(表1)
表1. 有效性终点结果
安全性终点方面,实验组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3.9%,对照组为25.7%;实验组复发性卒中事件发生率为7.0%,对照组为3.3%;实验组由5.4%的患者发生了有症状的颅内出血,而对照组仅为2.2%。(表2)
表2. 安全性终点结果

研究结论

对于12小时内因MeVO导致的AIS患者而言,EVT联合最佳药物治疗相较于单纯最佳药物治疗,未能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DISCOUNT随机对照试验的中期分析:因结果不利提前终止
2025年2月5日-7日,由美国心脏病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举办的国际卒中大会(ISC2025)在美国洛杉矶隆重举行。在会议的OpeningMainEvent专场上,法国Pitié Salpêtrière 医院介入神经放射科 Frédéric Clarencon教授介绍了DISCOUNT 研究最新情况,因中期分析结果不利于机械取栓(MT),该研究提前终止。

研究目的

DISCOUNT研究旨在评估MT是否能提高远端血管闭塞相关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3个月时获得良好临床结局的比率。

研究方法

DISCOUNT 研究是一项在法国22家大学医院开展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图1)。本研究纳入了因远端血管闭塞导致前循环或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成年患者,症状发作时间在8小时内,或在24小时内但未在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成像上出现高信号(图2)。
患者按照 1:1 随机分配至两组:实验组,接受机械取栓+最佳内科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最佳内科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3个月时的良好临床结局率(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mRS)≤2),由独立评估者在未知治疗分组的情况下进行评估。次要研究终点包括为48小时内闭塞血管的再通率、实验组的血管造影再灌注情况、3个月时的良好临床结局(mRS ≤ 1)、所有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以及死亡率。
图1.研究设计

图2.纳入标准

研究结果

中期分析共纳入161例患者,其中实验组81例,对照组80例。
中期分析中,关于主要研究结果,3个月时的良好临床结局(mRS ≤ 2)在对照组的发生率为77%(59/77),而实验组仅为60%(45/75)。采用多重插补分析缺失数据后,机械取栓的优势比(OR)为0.42(95% CI: 0.2-0.88),P= 0.024,而按方案敏感性分析的OR为0.30(95% CI: 0.12-0.74),P= 0.009,均显示机械取栓的疗效劣于最佳内科治疗。此外,试验的条件功效仅为6.3%(图3)。

图3. 主要研究结果

分析不良事件,对照组中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发生率为6%,治疗组为 12% (图4)。

图4. 不良事件

研究结论

在对前163例随机化患者的数据分析后,研究因以下原因提前终止:结果显示不利于机械取栓(MT),存在安全性问题,并且条件功效较低(根据数据安全监测委员会 DSMB 的建议)。

如发现文内有误请联系我们


来源:ISC 2025
编辑:Sissy、Hannah、FlorenceNick、WeNdY
审校:Sissy
排版:9.o_0



*本文不构成任何诊疗相关意见和建议,仅供医疗人员参考学习

长按左方二维码查看详细申明

POCKETIN 将挑选重点研究,就已发布结果邀请专家陆续解读

POCKETIN 接受投稿,我们将为撰稿作者提供该研究的过往详细资料,资料包括:原文、演讲幻灯、官方新闻、演讲视频等素材,并根据稿件质量支付稿费
稿件将发表在POCKETIN心关注微信公众号上,并发表在国际期刊《翳望》(ISSN 2709-9105)上。同时,稿件将作为供稿提供给合作单位。

投稿请联系: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郑思思

POCKETIN


ISC 2025

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医望共同发起的POCKETIN项目将依托人工智能学术跟踪系统,为全国广大心血管医师带来及时全面的报道。

项目得到了医师报、梅斯医学、365医学网、健康界、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医心严道医声网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更多精彩内容,请长按二维码▼

1.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学术跟踪机器人提供;
2. 相关学术信息由医望提供的医学翻译机器人完成翻译后邀请临床医师进行再次校对;
3. 如有内容上的不准确请联系我们(邮箱:zhengsisi@medicaltelescope.cn);
4. 2023年8月起,POCKETIN引入人工智能(ChatGPT、文心一言),专业编辑携手AI编辑开启会议速递新体验。

心关注
一个有深度更有温度的心血管医生学术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