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嗨,你好呀,我是小梨🍐
最近在读《5%的改变》,有一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案例中的读者来信说:“我总是管不住自己。”
这位读者有囤积癖,住的小小单间里,堆满了舍不得扔的东西。每次干劲大发整理完房间,可没多久就又会乱起来。
他总忍不住想吃东西,下班回到家一直到睡觉前,即便不饿也想不停地吃。
他还特别爱刷剧,刷到半夜十二点多,根本停不下来。
他知道自己这样下去不好,也知道应该做什么才好。他想变得自律,可基本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看起来很眼熟是不是?好似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有他的影子。)
李松蔚老师一针见血:“自律很好,但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单单追求自律的状态,那就是买了一个名叫‘自律’的盒子,却丢掉里面的珍珠。”
自律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只是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都本末倒置了。
我曾经一度也被伪自律“折磨”得够呛。
去年我参加微信阅读的“30天阅读挑战赛”,规则是挑战不少于29天总阅读天数且不少于30小时的总阅读时长,就能获得30天付费会员卡和30个书币。
我觉得我也算是个爱看书的人,这个挑战平均每天读1小时,应该不难吧?结果你猜怎么着?我一开始还每天打卡很起劲儿,后来却开始摸索一些“旁门左道”——找办法把时长凑满每天1小时。
我从没想过一天读满1小时竟然是这么遥不可及的事情。
类似的还有早起。之前读到一篇文章,作者说她参加了早起打卡营,一开始确实是认真打卡,可没过一周,她变成了早起—打卡—发群—一转身接着睡觉。
从“早起顺便打卡”,成了“早起为了打卡”。
问题出在哪呢?
当自律成了一种口号、一个标签,你会误以为自律本身就是一个目标。你会不自觉地开始为了维持这个标签而去卷形式主义。
为了自律而自律的伪自律,消耗的是你真实的行动力和自信心。
就像《当你自律自控,才能又飒又爽》中所说:“你做不到为了清晰明确的目标而持之以恒,而是过分追求形式感和仪式感,用表面上的自律来回避效率的追问。”
每天早起是一种自律,但早起不是目的,利用早起时间做一些自己本来没时间做的事,才是目的。
每天读书是一种自律,但读书不是目的,通过读书引发思考和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是目的。
那些真正自律的人,
并不是他们本身意志力有多强大,而是他们真正热爱自己在做的事。
今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最年轻的运动员,是11岁的滑板小孩姐郑好好。
她妈妈接受采访时说,好好为了练滑板吃了很多苦,经常摔得鼻青脸肿,骨折、流血、缝针都快成了家常便饭。家里人劝好好别练了,可好好却说她喜欢滑板,她并不觉得辛苦。
热爱能抵岁月漫长。
马龙5岁时开始接触乒乓球,打着打着他觉得自己非常喜欢这项运动,马龙的爸爸跟他说:“既然喜欢就把它做到极致”。
于是,就有了现在36岁依然在赛场上拼搏的龙队,他的每个球每个动作都极尽优美和完美。
如今,马龙对乒乓球的钻研达到了极致,今年巴黎奥运会有个名场面:樊振东在场上打球时,他一边在场下观赛,一边手上虚拟挥舞球拍琢磨动作。
当你对一件事有了发自内心的好感,能从这件事中获得正反馈,那你就会进入一个靠主观意愿驱使的良性循环。
所以,先别急着自律,先让自己爱上想要自律的那件事。
比如我现在就很享受看书,各种类型和题材的书本身就能给我带来巨大的收获感、满足感、愉悦感,不用任何跟盯和催促,只要有时间,我就会看书。
找到乐趣之所在,做你发自肺腑想做的事,而不是你或别人觉得你该做的事。
我是小梨,欢迎加我微信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