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竿见影,亲测有效。
嗨,你好呀,我是小梨🍐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提到读完了书要刻意输出行动。有小伙伴私聊我说,知道要行动、要改变、要养成好习惯,可就是行动不起来。
改变意味着与过往的自己割席,其间必定掺杂着程度不等的痛苦。而这些或轻或重的痛,便是阻挠我们行动和改变的罪魁祸首。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无痛”戒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呢?当然!今天我就推荐三本书,你只需要迈出微小的一步,就能推动自己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01.《5%的改变》
心理学家李松蔚的《5%的改变》是他近几年在公众号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反馈和复盘合辑。他在多年工作中发现,很多人来做咨询,但很少有人按建议去行动。
观点上的共鸣很多,实际上的行动很少。
他发现,阻碍人们行动的不是懒,而是害怕新奇。比如,你会从书中的案例中看到,有的人喜欢睡前吃东西已经危害到身体健康了,她知道自己必须得改变往日的习惯,也为此做了很多尝试,可都没几天就放弃了。
当新的尝试不能立刻见效时,人就会像蜗牛一样缩回到自己固有习惯的躯壳里。
李松蔚进一步指出:“很多人在网上提问的时候,其实都是在一个稳态里,有很多千丝万缕的力量维持着他的“不变”。他提问虽然是为了要一个建议,但要来的建议也不是为了改变,而是为了证明自己无法改变。”
于是他提出,你不用100%改变,也不用50%的改变,只需要5%的改变就好。
找到最小但能做到的那一步,才有可能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对于咨询者,他给予95%的接纳认同和5%的行动建议,然后请他们实践一周后反馈。
比如上文我提到的吃东西的例子,咨询者认为她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小时候必须吃掉妈妈让她吃的一大堆食物。李松蔚先是认同她——请保持每晚睡前吃东西的习惯,然后提出一个小小的行动建议——吃之前记录一下哪些是她自己想吃的东西,哪些是妈妈想让她吃的东西。
通过记录这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她发现大部分其实是她自己想吃的,而不是她原以为的来自原生家庭的影响。释然之后,她反倒自然而然戒掉了睡前吃东西的习惯。
书中还有很多好玩的案例,比如一个咨询者想找工作却因拖延症迟迟不开始写简历,李松蔚就建议她每天只写半小时,写完必须得删掉。从结果上看都是没写简历,但一周后咨询者竟然就写出了简历。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另一种可能——你不需要一上来就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先接纳不完美的自己,然后尝试用一个小小的改变去激活整体。
02.《掌控习惯》
美国习惯学院创始人詹姆斯·克利尔的《掌控习惯》针对习惯形成的4步——提示、渴求、反应、奖赏,见招拆招总结了养成好习惯的4大定律——让它显而易见,让它有吸引力,让它简单易行,让它令人愉悦。
我在看完之后总结了3个公式:
公式1:
【某时】我将在【某地】做【某事】
把目标拆解为习惯动作,比如:读书→【早上6:00】,我将在【飘窗】【读书30分钟】
在每一天的同一时间,不用多想,只需要按照习惯计划去做就可以了。
公式2:
继【老习惯】之后,我将【新习惯】
比如:写作→当我【起床洗漱】后,我会【打开iPad开始写作】
把新习惯叠加在老习惯之后,可以大大降低新习惯的启动成本,把你想要养成的习惯和你每天已经在做的事情关联起来。
公式3:
把【得】替换成【想】
“得”这个字,透漏着一丝丝不情愿、一丝丝被迫无奈、一丝丝心有不甘,仿佛自己是被新习惯绑架了一般。
如果把“得”替换成“想”,情况就不同了——为了夏天能穿衣好看,你想健身;为了让自己持续输入输出,你想读书和写作;为了让生活更健康,你想自制晚餐而不是吃外卖。
一字之差,从“不得不”变成了“我想要”,你才是新习惯的主人。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习惯的养成是有迹可循、有方可依,你只需要即刻开始并不断重复。
03.《被讨厌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是阿德勒哲学心理学的大众普及读物。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挑战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
弗洛伊德提出的「原因论」纠结于“怎样的过去造就了现在的你”,这样虽然看上去能解释得通你现在的幸运或是不幸运,但就会陷入「宿命论」当中。
而阿德勒认为,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在阿德勒看来,“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
为什么“懂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不是道理没道理,而是你仅仅停留在“懂”的层面,没有去“做”。
知行不合一,整个人会过得很拧巴。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想不想”做到,没有你“能不能”做到。只要发自肺腑地“想”,觉得“如果不达成就没后路了”,就一定会有解决办法。
这本书让我知道,选择权和主动权都在你自己手上,是你主动选择成为怎样的人。
我是小梨,欢迎加我微信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