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分享两个小故事,关于两个神童:
第一个神童,在7岁那年开启了环欧洲的旅行演出。那时他已经可以独立演奏小提琴及各种键盘乐器了,且能做到只靠听音便能辨别乐器。他后来创作了很多世人皆知的曲目,比如《G大调弦乐小夜曲》、《土耳其进行曲》、《费加罗的婚礼》等。
第二个神童,在5岁那年突然无师自通,提笔写诗,着实震惊了乡里,甚至有人花钱求他写诗。他的父亲觉得这样有利可图,便每天带着他四处写诗赚钱。然而,随着这位神童的成长,他的才能渐渐消失了,等他二十几岁的时候,竟然已经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了。
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猜出来了:第一个神童是莫扎特,第二个是方仲永。
为什么同样顶着“神童”的光环,长大后的差距却那么大呢?
不妨来看一下他们二人经历了什么:
莫扎特的父亲是当地乐团的小提琴手,在莫扎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莫扎特音乐。莫扎特4岁时,他的父亲开始全职教他学习小提琴、大键琴和其他乐器。此后,莫扎特一直接受着高强度、长时间的演奏训练。甚至他在旅行演出时的每一次登台,也都是绝佳的练习机会。
而方仲永却在崭露头角后,停止了学习和练习。对此,王安石很是叹息,他曾评价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意思是说,方仲永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缺乏后天的教育和学习、练习。
正如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提出的,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天才,所谓天才,也都是训练的产物。
02. 重复1万小时没用,刻意练习才有用
你应该也听说过1万小时法则吧?——想要在大多数行业或领域中成为大师级的杰出人物,需要花1万小时来练习。
听起来特别打鸡血,甚至不少APP开始主推累积1万小时的功能。
我也下载过这种APP,每次看书时,就把计时功能打开,感觉自己在奔往大师的路上了。
可事实上,正是因为这种心安理得,让我好几次在开着计时器时刷手机。看着不断上涨的累积时长,竟然还挺侥幸。
对于像我这种意志力不太坚定的人,1万小时的水份太大,含金量太低。
在《刻意练习》中,作者艾利克森直接怼了1万小时法则。
首先,是否一定要累积1万小时,因人而异。
艾利克森研究发现,史蒂夫·法隆只经历了200个小时的练习,就成为当时世界上能记住最长数字串的人。而作家和诗人通常在他们最杰出的作品推出前,写作了逾10年时间。
其次,很多人把1万小时当作一种承诺,误以为在任何一个领域,只要花1万小时练习,就能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这就容易带来一种侥幸心理。但实际上,不是所有的努力和练习都能带来好结果。
如果你只是低水平地重复做某事,只知埋头苦干,不知思考总结,很难有提高和进步。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一些工作了二十年的职场老手未必比只工作了五年的人更优秀。
只有有目的、有思考、有改进的刻意练习,才能让人持续成长。
03. 怎样的刻意练习才有效?
❶ 明确地设定目标
把目标分解,并制定一个计划。设置目标时可以参考SMART原则,即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有时限。
❷ 发生在舒适区以外
武志红老师曾说:“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都是舒适区在不断扩大的过程。”
舒适区是你最为熟悉的领域,在其中你会感到如鱼得水;
学习区是你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开始主动向外求的领域,你在一开始会感到笨拙和沮丧,但时间久了你一定会获得能力的提升。
在舒适区以外的学习区不断可以练习,才能不断扩大舒适区。
❸ 完全专注,且有意识地行动
必须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如果你总是走神,就很难取得进步。
❹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你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些不足。
比如,我会通过在公开平台发表读书笔记来获取反馈。如果有留言说看完之后一头雾水,那我就会反思是我哪里没思考明白,该如何把它阐述清楚。
想围观梨的朋友圈,
可以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