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科举兴衰史漫谈

文化   2024-11-06 19:50   山东  

古代武科举兴衰史漫谈   
庄文艺

中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周朝长安二年(702年),是武则天始创选拔武将的武科考试,旨在选拔有武艺的人充当军队储备人才,至清代时改称武科。

历史上武举举办的次数并不多,自唐代开设至清末科举制度废除,一共进行过约五百相对于文科举,武科举历来较为不受重视,历朝的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这与古代传统文人社会的重文轻武有关

武举兴盛是在明清两代,明代武举创制最早,但并没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到了清代,朝廷大力提倡,使得考试制度逐渐完善,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也较为重视。但是清代的武科考试,较为侧重应试者的身体素质,而对于军事理论方面缺乏重视与培养,这也为近代中国军事落后埋下了严重的祸根。

武科举的诞生

唐代武周朝长安二年(702年),朝廷“诏天下诸州宣教武艺”,并确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为天下武士举行一次考试,考试合格者授予武职。当时武举由兵部主持考试,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等。    

到了宋代,武举开始被纳入国家科举体系,确定了考试的程序,分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武举制度臻于规范。

宋代规定武举不能只有武力,还要考问军事策略,比如孙、吴(孙子、吴起)兵法武科类理论等。宋以前并没有“武状元”之设,历史上首名武状元产生于宋代神宗年间,为福建人薛奕。历史上由武举出身的著名武将有唐代的郭子仪,北宋抗金将领徐徽言等。到了元代,蒙古朝廷采取了民族压迫统治政策,为杜绝汉人群体习武,因此武举选拔废除。

北宋抗金将领徐徽言(文进士出身,后弃文习武,后登武状元)
武科举的兴盛

明代之后,武举考试又重新举办,且制度日渐趋于完善。成化十四年(1478年),根据太监汪直的建议,以文科为参照,同样设武科乡、会试。弘治六年(1493年),武科定为六年举办一次,先考策略,后考弓马,文科策略先行筛选,通过者再试弓马,未久,又改为三年一科。由于明代武职多半由世荫承袭,加上由行伍(参军)起家者,武举只是补充形式,所以明代武举录取的人数并不多。

清代制度上基本沿袭代的考试程序和办法,但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考试流程和规则。一般来说,从一名普通的百姓,到科场扬名,考试大致分四个等级进行。

一是童试,在县、府进行,考中者为武秀才。

二是乡试,在省城进行,考中者为武举人。    

三是会试,在京城进行,考中者为武进士。

四是殿试,会试后已取得武进士资格者,再通过殿试(也称廷试)分出等次。殿试的规格最高,一般由皇帝亲自主考。考试揭晓后,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赐给武状元盔甲。然后由巡捕营护送武状元归第,炫耀恩荣。次日,在兵部举行盛大的“会试宴”,又赏给武状元盔甲、腰刀等,赏给众进士银两等。

清代武举外场考试项目

殿试后共按综合成绩分出三等,称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头名为武状元;二名为武榜眼;三名为武探花。前三名尊称“鼎甲”,特赐“武进士及第”。二甲约十多名,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不同于文科举的是,武科选拔而出的人员通常直接授予官职,且官职品阶相对于文科可谓悬殊较大。例如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是清朝武举第一科,当时规定武状元授正三品的参将,武榜眼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备,三甲授从五品的署守备。而当时文状元授官也仅为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一类的文职京官,其他二三甲的有时连官职都没有。

到了康熙年间,武举授官有所变动,改为一半授营职(外派武官),另一半授卫职(宫廷侍卫)。雍正五年(1727),规定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三等侍卫,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于守备等营职。虽然授官有所变动,但所授品阶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更。

道光十五年乙未恩科广东武乡试,年仅二十三岁的广东陆丰县武生曾际中,以外场考试全项目都满分,中式第三名武亚元。其外场考试成绩弓射十三箭全中(骑射六箭、地毯一箭、步射六箭),开弓十二力(最高),舞刀一百二十斤(最高),掇石三百斤(最高)。

清代武科举考试流程和明代相反,则首先考核武课。第一场试马步射,马射二回六矢,中三为合,步射九矢中五为合。第二场比力气,包括拉硬弓、舞刀、举石。弓分八、十、十二力;刀分八十、一百、百二斤;石分二百、二百五十、三百斤。    

清代乾隆年间武举内场考试项目(一论、一策)

武课考试合格者才能进行笔试,各级别的考试皆如此。武科举笔试又称“程文”考试,也称“内场”。最初是考策、论文章,“策”相当于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顺治朝定策二篇、论二篇,题目选自四书和兵书。康熙朝改为策一篇、论二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只从《论语》《孟子》中出,考试难度有所降低。乾隆时,又改为策一题,论一题,题目都选自《武经七书》。内场考试对大多数武人来说,比外场考试更难应付。

清代道光年间武举内场考试项目(默写武经)

到嘉庆朝,考虑到武人多不能文,所考策、论多不合格,而不少外场成绩突出者又往往败于内场,于是便废除策、论,改为按要求默写《武经七书》中一段,通常只一百字左右。正因文科笔试制度松弛,使内场考试的水平越来越低,最后差不多只是形式上的存在了。

         

 

武科举的没落

武举制度的衰败到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与大清帝国的命运始终息息相关。自鸦片战争后,连年的御侮战争中,显露出武举人材并不能适应新的战争要求,除了冷兵器时代的装备落后以外,最为重要的还是武举产生的人员缺乏综合性的军事素养。然而整个朝廷上下墨守陈规,还在一味开展落后的武举考试,贻误了与时代接轨的时机。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军机大臣荣禄首先提出废除武举考试,他曾上书光绪帝道:“自火器盛行,弓矢已失其利,习非所用,与八比试帖之弊略同。积弱之端,未始不由于此”,并主张创设现代化的武备学堂,以西洋军事课程培养新式军人。然而荣禄的建议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朝臣的响应,依旧在数年后照例举行武举考试,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武举会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会试。    

天津武备学堂(中国第一所陆军学堂)

不久后,随着改革的呼声愈高,到了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举制度宣布废止,最终走下了历史的舞台。只可惜为时已晚,在仅仅十年后,大清帝国便宣告灭亡了。

值得一提的是,武科举在中国漫长科举历史中,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纵观古代科举史,通过文科举登科出身的名宦权臣、文贤巨儒比比皆是,而通过武科举登科出身的名将武官却如凤毛麟角。其原因无非有二,一是文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文轻武思想,再者是武举制度自身存在的弊端。

武举出身者,虽有万夫莫敌之勇,但实际上缺少更具综合性的军事素养,很难成为运筹帷幄的将帅。虽武举出身所授官职品阶较高,但往往被委任为一些闲散官职,而一些重要的军队官职却长期被军功世家所承袭。因此,只靠简单且落后的选拔方式,最终造就的也只有个人功名之荣光,却始终难担强国御辱的历史重任。

    

   

當下書房
为振兴强盛国家而读书,为救度利益一切众生而读书;我读,你也读。努力读本科书、努力读课外书,无论任何年龄也不停读书,这是容易取得成功及无负此生的必要条件之一。 为自己而读书是小乘,为国家而读书是中乘,为众生而读书是大乘。#常观世音微语录#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