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虎伏恐惧:看黄州和尚与大嘴弥陀

文摘   2024-11-08 10:28   贵州  
明朝末年,有一个黄州和尚,他非常虔诚地念诵“阿弥陀佛”,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时时刻刻地念这声佛号,哪怕他和别人说话,打招呼的方式也非常独特,他看到什么都会加上一句“阿弥陀佛”。
比如他看到姓张的人,就会说“张阿弥陀佛”;看到姓李的人就念“李阿弥陀佛”。他看到鸡,就会念“尖嘴阿弥陀佛”;看到老虎,就会说“大嘴阿弥陀佛”;看到有人吹笛子,就会说“长阿弥陀佛”;听到打鼓的声音,就会说“响阿弥陀佛”。总之,他遇到的一切事物,都会用“阿弥陀佛”来称呼。
有一天,山里的猎人捕捉到了一只大老虎,和尚想要救它,就去找猎人商量,说施主慈悲,我想放生“大嘴阿弥陀佛”。猎人说:“给我三十两银子,我就把老虎放生。”
三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但是和尚素来没啥钱,搜遍全身也只有四两银子,钱分明不够,可又不愿意放弃,就一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地缠着猎人求情。
猎人被缠烦了,有心设一个坎让他知难而退,就说:“你要是能揪着老虎的耳朵在地上走上三圈,老虎还不吃你,我就把老虎给你!”
旁边的人听了顿时哗然,有的使劲起哄怂恿和尚去牵老虎,有的担心和尚被害叫他别牵,有的干脆拉着和尚想让他离开这是非之地,让老虎听天由命,别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
但和尚不为所动,真的打开虎笼,伸手就去揪着老虎的耳朵拉了出来,在外面地上走上三圈。奇怪的是,凶猛的老虎在他手下居然俯首贴耳,温驯得像一只大猫,把人们都看呆了。
猎人无奈,只好按照约定放走了老虎,任它走入山中。而黄州和尚还不停地在老虎身后念着阿弥陀佛,絮絮叨叨地叫它以后别吃人,更别被人捉到等等,送它走出好远才止步。
可就那天晚上,这只老虎又悄悄地回来了,天知道它有什么本领,竟然找到了黄州和尚所住的洞里,趴在和尚脚下不停地作出磕头的样子。
和尚明白老虎想要什么,就为它授了皈依戒。从此后,黄州和尚与这只老虎就一起住在黄麻山的金刚洞里。
后来有一天,大太监卢九德督军路过黄州平叛,听说这个神奇传闻,就想见见这只老虎。他来到洞前,黄州和尚就叫老虎出来,可老虎只是略微探出个头来。
相卢九德想要看这只老虎的全貌,和尚又呼唤老虎,老虎很不耐烦一样,大吼一声猛然跳了出来,威风凛凛。
相卢九德看到这一幕,顿时吓了一大跳,随即被和尚的德行所感动,知道能降虎的人,这绝对不是一个凡僧,于是也皈依了和尚。
--出《谈虎》
木笔殊文说,黄州和尚念佛之深,实在令人赞叹!已经做到时时刻刻不忘的境界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三昧功夫。
但木笔主要想说的是:高僧能伏虎,这背后其实蕴含着深厚的佛学修为和慈悲。在佛家看来,一切众生皆平等,高僧通过长期的修行,能够培养出极大的慈悲心和定力,这种力量能够超越常人的理解。
以广钦法师为例,他一生清苦修行,与山中的动物相处融洽。当老虎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并非以武力或威吓去对待,而是用慈悲心和佛法去感化。
他向老虎承诺,自己是出家人,只是在此修行,并承诺修行结束后会度化它。这种平等、慈悲的心态,让老虎感受到了法师的善意和力量,因此没有攻击他,反而成为他的护法。
此外,高僧的修行还包括了严格的自律和禅定。他们通过长期的打坐、冥想,能够深入自己的内心,净化心灵,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种境界让他们在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因此,即使面对凶猛的老虎,高僧也能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用智慧和慈悲去化解冲突。
我这段时间看了史上许多有关老虎的笔记,古人发现,老虎遭遇人类时,并不是一冲而上就张嘴吃掉,还有两类人不吃:一是婴儿和不知事的小孩,因为他们面对老虎不知道害怕,该吃吃该喝喝;二是酒后睡着的醉汉,老虎也不吃,会一直守在醉汉身边,等他醒来表现出惊慌害怕时才吃。
这说明面对老虎和猛兽,其实最大的危险不在外面,而是自己内心的恐惧情绪。同样,面对所有危险,即使夜宿古墓,哪怕危立悬崖,纵然经济危机债务缠身,这都没什么可怕,最可怕不是外来的冲击压迫,而是我们内心的恐惧。
而高僧禅师修行到了无悲无喜无恐惧的境界,万物与己平等,让老虎感受不到人类的恐惧,受到无边平静的安抚,从而降伏它的杀心,自愿与人相安无事,甚至皈依成为黄州和尚的“大嘴阿弥陀佛”。
总的来说,高僧能伏虎,并非因为他们拥有超凡的武艺或神秘的力量,而是因为他们通过长期的修行,培养出了深厚的慈悲心和定力。这种力量让他们能够与一切众生和谐相处,用智慧和慈悲去化解世间的纷争和冲突。
此心无忧喜,故能伏万物。
施汝无畏力,普使众生乐。

水殿风凉
给世界以清凉,予心灵以慰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