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智慧:远离红尘,此心空灵,照破山河万朵
文摘
2024-11-09 00:00
贵州
过惠日庵访尼题亭子上
明·孟淑卿
矮矮墙围小小亭,竹林深处昼冥冥。
红尘不到无馀事,一炷香消两卷经。
孟淑卿,明朝人,校官孟澄的女儿,是一个女诗人。有一天她到惠日庵拜访尼师,并在庵中的亭子上题了这首诗:矮矮的围墙围绕着小小的亭子,竹林深处白日里也是幽暗深邃。尘世的喧嚣到达不了这里,没有其他的事情,一炷香的时间恰好念完了两卷经。唐朝,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多次派人请药山禅师进城供养,均被禅师拒绝不去。这一日,李翱亲自上山登门造访,问道:“什么是道?”药山禅师伸出手指,指上,再指下,然后问:“懂吗?”李翱说:“不懂。”药山禅师解释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原来道就在青天的云上,瓶里的水中。道在一草一木,道在一山一谷,道在宇宙间一切事物当中。李翱大悟,当即提笔写了这首诗。
示圆阇梨偈
南宋·释心月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这首诗极富禅意,极美妙。人人内心有一颗明珠——也就是佛性,长久以来被世俗的烦恼和尘埃所遮蔽。但当我们通过修行,逐渐去除这些尘垢时,内心的光明就会显现,照亮我们的世界。这颗明珠代表着我们的自性清净心,它原本就是光明、智慧和慈悲的源泉。然而,由于无始以来的业障和习气,我们的这颗明珠被层层尘埃所覆盖,无法显现其真正的光芒。修行,就是要去除这些尘垢,让内心的光明得以显现。当我们不断努力,通过持戒、修定、慧观等方法,逐渐净化自己的身心时,就会发现自己内心的那颗明珠越来越明亮,越来越有力量。最终,当我们的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内心的光明就会彻底照亮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一切事物的真相。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片“闲田地”,代表着我们的内心世界和修行之路。而“叉手叮咛问祖翁”,则像是在向我们询问修行的真谛和方向。诗中的“几度卖来还自买”,可以理解为我们在修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而迷失方向,甚至放弃修行。但真正的修行者,最终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内心,重新找回那份对佛法的热爱和追求。而“为怜松竹引清风”,则像是在告诉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内心更加清净、自在,就像松竹一样坚韧不拔,清风一样自在飘逸。在佛学中,我们常说“心即是佛”,意思是我们内心的清净和自在,就是我们修行所追求的目标。这首诗很好地表达了这一思想,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和自在,不被外界的纷扰所迷惑。我们常常强调要“心无挂碍”,像诗中的僧人一样,过着简单、自在的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处。“竹笕二三升野水”,用竹枧接清泉入庵,象征着僧人生活的简朴和自然,不追求物质的奢华和繁复。“松窗七五片闲云”,窗外松树上飘来几片白云,像是在告诉我们,内心的自在和清净,就像那悠然自得的闲云一样,不受任何束缚。僧人的生涯就是这么简单而纯粹,却也能给人间带来一份清凉和宁静。这正是佛学所倡导的“平常心是道”,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就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和佛法的真谛。有时候我们过于专注于外在的世界,却忽略了内心的修行和觉醒。就像诗中描述的那样,终日看天却不举头,直到桃花烂漫时才抬起眼眸。在佛学中,我们常常强调要“内观自省”,关注自己内心的变化和成长。而不是被外在的纷扰和诱惑所迷惑,失去内心的清净和自在。“饶君更有遮天网”,即使外界有再多的障碍和干扰,只要我们能够保持内心的觉醒和坚定,就能够“透得牢关即便休”,超越一切束缚,达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这首诗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内心的觉醒和自省,不被外界所迷惑。附上我最喜欢的阿兰胡埃斯协奏曲
本曲舒缓沉静,优美甜蜜,略带忧伤
好似月悬柳梢,蝉鸣枝头
不喜欢听的可以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