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凌粮长家养了一只白色的狗已经好几年了,这只狗非常健康而且温顺。之前有一个佃户欠了凌家一些米,后来他就去世了。一天晚上,某佃户的儿子突然梦见了他的父亲,父亲在梦中告诉他:“我活着的时候欠了凌家的米,现在我转世成了他们家的白狗来还债。如今还欠下几斛米,你应该把米还回去,并用钱把我赎回来。”佃户的儿子按照梦中的指点,乘船带着米去还给凌家,并请求买下那只白狗。凌家最初不同意,佃户的儿子就把梦中的事情告诉了他们。凌家的家人一开始不相信这个故事,但这时白狗突然跳进了船里,蹲在那里不肯起来。凌粮长感到非常惊奇,于是同意把狗还给佃户的儿子,并且很大度地没有收他的钱。木笔说:因果报应真实不虚。佃户因为前世欠了凌家的米,所以转世为犬来偿还,正是“因果不爽”的体现。这也提醒我们,在世间所行所为,皆有因果,我们要时刻警醒自己,多行善事,少造恶业。
同时,白犬最终因为佃户儿子的善行而得以解脱,这也告诉我们“善有善报”的道理。佃户的儿子能够按照梦里的话去做,还米赎犬,这是一种难得的善行和慈悲心。他的善行不仅救了白犬,也为自己积累了功德。此外,凌家的人最终能够相信佃户儿子的话,把白犬还给他,并且没有收他的钱,这也体现了佛学中的“布施”精神。他们虽然没有得到物质上的回报,但却因为这份布施而种下了善因,未来必将收获善果。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要珍惜每一个生命,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白犬虽然只是凌家的一只宠物,但它却承载了佃户的因果和佃户儿子的善行,这也让我们更加敬畏生命,珍惜每一个与我们有缘相遇的生命。守银犬
明朝时,苏州阊门的一个普通人家,家里开了一个小店,养了一只非常强壮的狗。这只狗每天都会躺在一个栏杆旁边,一刻也不离开。如果有人靠近那个地方,狗就会咬他们。家里人都知道这一点,所以没有人敢去触犯这个规矩。有一个商人来到他们家门口,不知道这个规矩,就靠近了栏杆,结果狗咬伤了他的大腿,流了很多血。商人大声呼救并咒骂狗的主人,主人也对狗的行为感到厌烦,向商人道歉说:“您先不要生气,明天我会把这只狗杀了煮掉,我请你一起来吃。”商人一瘸一拐地回到住处后,晚上却做了一个梦,梦中好像有人告诉他:“我是这家主人的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我有几百两银子埋在栏杆下面,生前没来得及告诉我的儿子,他也不知道。“我因为一念不忘,牵挂着这些银子,所以转世成了狗,每天守护在那里,是因为之前的命运安排,我不能把这些银子传给儿子,所以一直守在那里等待机会。“没想到今天误伤了您。现在您想要把我煮了,我想告诉他们真相,但他们肯定不会相信。您如果能去见他们,让他们不要杀我就好了。”商人惊醒过来,立刻起身跑到那家人家里,敲门,主人出来迎接。商人问:“狗在哪里?”令他大吃一惊的是狗已经被杀掉,而且煮熟了!商人感到非常遗憾和愤怒,把梦中的事情告诉了主人,但主人还是不相信。商人请求验证,叫他们撤掉栏杆,果然发现了一个瓦钵,里面装着四百多两银子。木笔说: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的原因和结果,以上两只狗也不例外。守银犬因为前世的因缘,守护着银子并等待着有缘人来发现,却因意外而遭遇不幸。这提醒我们,世间万物皆有其因果,我们要珍惜每一个因缘际会,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以免无意中造下恶业。修行佛道,便是要明了这些因果,断恶修善,积累功德,以期达到解脱和智慧的彼岸。更重要的是,临终之前,万缘放下,不然执着一家人、田地、财产和金银,说不定就因这一念之差而堕入畜类,到头来还被子孙杀来吃掉,多么可悲!明朝,玄妙观有一个李道士。他早年在修炼方面相当精通,但到了晚年就变得懈怠和马虎。有一次,他去青祠祭祀,当天喝醉了酒,开玩笑地把“天尊”写成了“夫尊”,把“大帝”写成了“犬帝”。又有一天,李道士突然被雷击中死亡,他的背上可以看到两行用朱砂写的字,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来,上面写着:“夫尊可恕,犬帝难容”。这件事情发生在天顺到成化年间。木笔说:修行要始终如一,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心生懈怠和傲慢。同时,我们也要对神灵保持敬畏之心,不可随意亵渎和冒犯。我们常常讲因果报应,一切行为都有其后果。李道士的行为最终导致了他的不幸,这也是因果不爽的体现。
--出《庚巳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