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转自公众号「布尔乔亚粉碎机」
Marx’s Capital and the concept of super-exploitation
作者:Tony Burns
摘要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的剥削理论。文章认为,马克思认为有五种提取剩余价值的方式。这些方式与以下原则有关:(1)延长工作日;(2)提高生产力(引进新技术);(3)有效组织生产过程;(4)提高劳动强度和(5)抑制劳动者的消费。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并不像它原有那般的系统化,因此,它需要进行理论重建。本文还讨论了最近相关研究的观点,他们提出了“超级剥削”的概念,该概念取自马克思的著作。这些文献倾向于将这一概念与抑制消费联系起来,并认为它对于理解全球南方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十分重要。相关学者认为这是除延长工作时间(绝对剩余价值)和提高生产力(相对剩余价值)之外的第三种提取剩余价值的方式。文章认为,这种做法忽视了马克思剥削理论的某些方面,特别是与生产过程中劳动的有效组织或合理管理。
超级剥削的概念主要与巴西马克思主义者鲁伊・毛罗・马里尼的著作相关。直到最近,马里尼一直是一个相对被忽视的人物,至少在英语世界是这样,尽管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接下来,我将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剥削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超级剥削的概念。我将假定读者熟悉马克思的专业术语、经济理论的核心概念,以及他用来表达这些概念的代数符号。
这里重要的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关于利润率长期下降趋势的观点。根据马克思对其核心理论术语的定义,并采用马克思自己使用的代数符号,可以证明:
用文字来表述,这个数学公式阐述了马克思所认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规律”,即利润率(r)等于剩余价值率(s/v),或者说剥削率,乘以(1减去资本有机构成)(1 - [c/C])。根据这个规律,马克思认为可以用数学方法证明,如果资本有机构成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随着时间推移而上升,那么在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必然会下降。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存在一些起反作用的趋势,这些趋势加在一起可能会抵消利润率下降的趋势。在这里,特别重要的是马克思关于对外贸易的论述,以及他提出的将资本和生产输出到“国外”(劳动力充裕且工资成本低的地方),或者输出到生产涉及更多“活劳动”的地区,会产生比在“国内”相同资本投资所能获得的更高的利润率。马克思假设,在我们现在所说的全球南方国家(依附理论称之为“外围”),剥削率或剩余价值率比在全球北方社会(处于“中心”)要高,北方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更高,生产更依赖机器,而外围较高的剥削率是抵消北欧和西欧社会利润率长期下降趋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20世纪初,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尤其是列宁在他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运用马克思的这些思想来解释帝国主义现象,特别是其殖民主义的具体形式。
就当代资本主义而言,本质上相同的现象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生产的“外包”或“全球劳动力套利”相关。如今许多评论人士强调,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抵消利润率长期下降趋势的最重要方式之一是提高剥削率,特别是他们认为在全球南方社会,要提高到至少与不断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相符的程度。这一观点是近期关于超级剥削概念及其在全球化时代对当代资本主义重要性思考的核心。
接下来的讨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我将讨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中阐述的经济剥削理论,重点关注他对于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关条件下受雇工人身上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不同方式的论述。如果像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与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以及利润率长期下降趋势相关,这就意味着为了抵消这一趋势,资本主义雇主将竭尽所能通过从员工身上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来提高盈利能力。马克思认为可以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做到这一点。这里的一个问题是,马克思想到了多少种这样的方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并不总是一致的。在《资本论》三卷中,甚至在第一卷中,他在不同时间对剥削都有不同的说法,而且他没有在任何一处将所有这些不同的观察结果汇总起来,以便向读者呈现一个系统的理论。有时马克思认为只有两种重要的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他分别将其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联系起来。在其他时候,他认为有三种这样的方式。还有其他时候,正如我们将看到的,他认为不止三种。我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实际上确定了五种重要的剩余价值获取方式,我将依次对其进行探讨。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我将从第一部分对马克思理论的阐述的角度,对鲁伊·毛罗·马里尼最近重新被发现且目前流行的超级剥削概念进行评估。我认为那些使用这一概念的人有时似乎认为马克思只重视在我看来重要的五种方式中的三种。因此,在我看来,尽管他们对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剥削理论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并且指出了马克思理论中迄今为止被忽视或未得到应有关注的方面,但它还不够全面。
《资本论》中马克思的剥削理论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阐述了可以被称为剥削理论的内容。这解释了在他的理解中剥削所涉及的内容,或者说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剥削是如何以及为何发生的。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这是一个关于工人所生产的剩余产品或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以不同方式从他们手中夺走、抽走,或者如马克思所说“榨取”出来的问题。马克思强调这主要通过工资-利润体系发生。正是利润使得资本主义雇主能够过上悠闲奢华的生活,他们不劳而获地消费,而那些工作的人却无法享用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
为了阐释马克思的剥削理论,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例子来探讨他对于工作日中劳动力剥削的论述。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讨论剥削时,马克思首先向读者介绍了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因此,乍一看,他似乎认为只有两种剥削机制,或者说只有两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第一种与绝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关,第二种与相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关。
马克思有时似乎将他所说的绝对剩余价值仅与工作日的长度相关联,因此与总劳动时间的持续时长相关,将其理解为一个绝对数量或固定时间段。他将相对剩余价值(有时似乎将这个概念等同于)与工作日中工人为自己工作的那部分时间(创造出相当于所付工资的价值)和为资本家无偿工作(创造剩余价值)的那部分时间之间的划分相关联,后者所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被资本主义雇主作为剩余价值或利润收入囊中。无论工作日的绝对长度如何,将工作日划分为这两个“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时期,就是马克思在谈论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取以及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时所考虑的内容。
在讨论他的例子时,马克思假设工作日“a - b - c”为12小时长,其中6小时是“必要劳动”,另外6小时是“剩余劳动”。所以“必要劳动” = “a - b” = 6小时,“剩余劳动” = “b - c”,也等于6小时。因此,在他的例子中,仅以劳动时长衡量的“剥削率”或“剩余价值率”为6/6,即100%。马克思用图表表示如下。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倾向于将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取与生产过程中技术或新机器的引入联系起来,这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或者使其更有效率。他偶尔会提出这是获取相对剩余价值的唯一机制。然而,他并不总是持有这种观点。例如,他在某一处明确指出存在许多“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特殊方式”。
因此,无论他在其他地方怎么说,马克思并不总是坚持认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只有一种方式,即引入新机器。他在不同时候提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工业阶段,有五个不同的层面,或者说有五种不同的剩余价值占有方式,其中四种可能与相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关。因此,马克思的整体剥削理论共有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与一种特定的剩余价值获取方式相关。我将这些方式涉及的原则称为:
1.延长劳动时间
2.提高生产率
3.优化组织
4.增加劳动强度
5.压低消费
这些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中的第一种至少在最初与绝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关,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延长工作日长度也可能增加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我将在下面对此进行更多说明。其他四种方式,而不仅仅是其中的第二种,都可能与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关。它们都可以被视为通过改变工作日在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划分,并从工人身上榨取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来提高剥削率的不同方式。在下面的图表中,这表现为代表单个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占总劳动时间比例的线段A - B与代表剩余劳动时间的线段B - C相比长度缩短。
马克思认为,所有这五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甚至包括第一种,在某些情况下都可能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剥削率,这体现在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之间的平衡上。因此,如果把它们综合起来看,就构成了一个全面的剥削理论。我将依次对它们进行阐述。
第一种方式:绝对剩余价值(延长劳动时间):这涉及增加工作小时数(线段A - C),例如,从12小时增加到14小时,不引入新机器,不重新组织劳动力,不提高所雇佣劳动力的强度水平,也不压低工人的消费水平。这里有两种可能的情况,取决于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是保持不变还是发生变化。
情况1:剩余价值率保持不变:一种可能性是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可以保持在100%不变。如果是这样,那么在14小时的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将从6小时增加到7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也是如此。如果工人在12小时的工作日中以每2小时创造/增加1先令的价值,那么在14小时的工作日中他将为产品增加7先令的价值。如果剥削率保持在100%,那么新增的1先令价值将在工人和雇主之间平均分配。这样做的结果将是增加工人的实际工资以及剩余价值总量,从而也增加利润。两者都将从3先令增加到3先令6便士。因此,延长工作日将增加剩余价值总量,尽管相对而言剥削率保持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剩余价值率或工人的剥削率并没有提高。
情况2:剩余价值率发生变化:第二种可能性是实际工资在绝对量上保持不变。因此,必要劳动时间 “A - B” 将保持在 6 小时,而剩余劳动时间 “B - C1” 将增加到 “B - C2”,从 6 小时增加到 8 小时。此时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将变为 8/6 或 133%。在马克思的例子中,在 12 小时的工作日里,一个工人创造 / 增加相当于 6 先令的价值。工资是 3 先令,剩余价值 / 利润也是 3 先令。如果工作日延长到 14 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工人在一天内创造 / 增加的价值将从 6 先令增加到 7 先令。工资将保持在 3 先令。所以剩余价值 / 利润的总量将增加,从 3 先令增加到 4 先令,增加了 33%。因此,再次说明,此时以货币形式表示的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即 s/v,将是 4/3 或 133%。
马克思认为,这种获取剩余价值的第一种方式,或者说他的剥削理论的第一个层面,与绝对剩余价值的获取有关,而非相对剩余价值。然而,很明显,在上述第二种设想的情况下,在延长的工作日中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发生了变化。所以在那些特定情况下,延长工作日不仅会导致绝对剩余价值的增加,还会导致相对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的增加。
第二种方式:相对剩余价值 1(提高生产率):这涉及在所有生产部门引入新机器,包括那些生产工人必需品的部门。假设这导致生产率全面提高 100%。因此,整个经济中生产的可供消费的商品总量,即马克思所理解的 “财富”增加了一倍,而工人创造或增加的价值总量保持不变。它只是 “分摊” 到了大量的商品上,每个商品的价值减半。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所有单个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减半,而生产和可供消费的商品总数增加了一倍。同时,工作日长度保持在 12 小时,剥削率保持在 100%,劳动过程没有重新组织,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或消费水平也没有降低。这里同样有两种可能的情况。
情况1: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工人消费水平没有降低的断言是指工人的绝对消费水平,即与实际工资相关的消费商品篮子中的商品数量和质量。如果这与以前完全一样,但假设篮子中消费品的价值和价格现在从3先令降至1先令6便士,那么在设想的情况下,这将导致名义或货币工资从3先令降至1先令6便士,同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平衡发生相对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只需工作3小时就能为产品创造或增加相当于所付实际工资的价值。因此,一天中的另外9小时将用于创造被资本主义雇主作为利润占有的剩余价值。用时间来表示,这就得出了300%的剥削率。
如果用货币来计算,也会得到相同的结果。工人在工作日内创造和增加的价值将像以前一样保持在6先令。然而,其中4先令6便士现在被资本家收入囊中,工人得到1先令6便士。因此,由于新机器的引入,剥削率或s/v再次从100%增加到300%。在这里,尽管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增加了两倍,但假设工人的绝对消费水平,或者说实际工资,无论以货币形式还是其他形式表示,都将保持不变。换句话说,虽然工人确实没有从与新机器引入相关的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中受益,但他们的绝对消费水平,或者说实际工资,无论以何种方式表达,以货币形式或其他形式,确实也保持不变。
情况2:在这里,关于工人消费水平没有降低的断言表达的是一种相对而非绝对的概念。在这种情况下,与实际工资相关的工人消费水平或物质生活水平实际上有所提高。事实上,它翻倍了。这里假设工作日长度继续保持为12小时,劳动过程没有重新组织,劳动强度也没有变化。此外,剥削率也像以前一样保持在100%的水平。以货币表示的名义工资,即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也继续保持原来的水平,即3先令。然而,其中只有1先令6便士用于购买工人及其家庭为满足基本人类需求所需消费的商品篮子。另外1先令6便士可供他们购买额外的商品,这些商品以前被视为奢侈品,普通工人及其家庭以前买不起。
另一种思考方式是说,由于这些技术发展,篮子中消费品的数量或质量,甚至种类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以前被视为奢侈品的东西在以后会被视为必需品。因此,在相关社会中,与满足基本人类需求相关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据此观点,马克思认为对这些需求是什么的认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些需求本身,并不是“自然的”,即不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或者与仅仅被理解为物理或生物有机体的人体需求有关。相反,它们包含一个“道德”成分。因此,它们是受历史或文化影响的。那么,在任何给定的社会中,随着社会由于持续的技术创新而“进步”,它们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
从上述内容可以清楚地看出,对马克思来说,与引入新机器相关的提高生产率原则并不一定会导致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的提高,尽管它可能会这样。它也不一定与工人消费水平的降低相关联,尽管这也可能再次发生。事实上,原则上工人实际上可能从这些发展中获得物质利益,或者至少他们的生活水平可能不会降低。然而,马克思承认,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新机器的引入总是与使用它的工人的剥削程度提高相关联。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到目前为止尚未提及。那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一种新的、更高效的机器原则上可能导致工作日长度缩短,从而增加工人的闲暇时间。正如马克思指出的,这是他的一些前辈,包括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大卫·李嘉图所暗示的一种可能性。如果新机器真的被用作一种节省劳动力的设备,以便在与消费或物质生活水平无关的领域通过改善工人的生活质量来造福广大劳动者,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在《大纲》中的“机器论片段”中,马克思指出,无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会是什么情况,在当前社会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这种情况实际上从未发生过,尽管作为一种理论可能性不应被排除。马克思思想的这一特定方面在20世纪80年代被安德烈·高兹进一步阐述。
第三种方式:相对剩余价值2(高效组织):这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劳动“管理”或“监督”有关。它也与他所说的生产过程中的“协作”原则有关。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中的协作早于工业资本主义的出现。事实上,他认为自“人类发展的曙光”以来就已经存在。然而,他认为一般的“这种协作”是一件好事,应该“与资本主义协作”区分开来。马克思认为,劳动过程的改进组织可以提高效率。它可以减少再生产工人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就是说,减少为他们生产的商品创造和增加相当于其实际工资的价值所需的时间,同时增加剩余劳动时间,即工人用于增加价值然后被雇主作为剩余价值或利润占有的时间。因此,这是一种增加剩余价值获取的机制,不一定涉及延长工作日、引入新机器、劳动过程强度的增加或工人消费水平的降低。
马克思承认,通过更高效的协作或对劳动过程更合理的管理来获取剩余价值的这种方式,本身并不具有强制性或压迫性。事实上,原则上它可能是一件好事,例如,如果增加的产出用于提高劳动力的消费水平或创造更多的闲暇时间。马克思设想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在废除工资-利润制度后,情况会是这样。只是在19世纪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关的条件下,它才导致了不良结果,尤其是因为它与劳动过程强度增加的原则相关联。用马克思的话说,“我们必须区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种与劳动组织有关,即“由于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发展”,另一种是“由于对这一过程的资本主义剥削”。
马克思承认,原则上没有任何东西必然意味着一个合理组织或管理的生产过程必须与他所说的劳动“强度”水平的提高相关联。相反,它可能与强度水平的降低而不是提高相关联。对马克思来说,问题在于资本主义下的劳动组织,而不是劳动组织本身。然而,马克思也承认,事实上,与理论原则相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劳动组织导致了劳动强度水平的提高。这是马克思在提及工人成为工厂里操作的机器的奴隶这一观点时所想到的一部分内容。
第四种方式:相对剩余价值3(增加劳动强度):这是在不增加工作日长度、不引入新机器、不重新组织劳动过程且不压低工人消费水平的情况下,工人变得更有效率或更具生产力的问题。马克思将其描述为涉及“在给定时间内劳动支出的增加”,因此也是“劳动力紧张程度的提高”,他将其与“更紧密地填满工作日的空隙”或“在缩短的工作日限度内才可达到的劳动浓缩程度”联系起来。他接着认为,“在给定时期内大量劳动的这种浓缩”实际上相当于“更大数量的劳动”。因此,他认为除了与绝对剩余价值和工作日长度相关的“其延长程度”或“持续时间”的衡量标准外,还必须考虑与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强度程度或浓缩或密度程度”相关的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
在这里,我们实际上是在谈论工厂内劳动组织的第二个方面,这与劳动纪律有关。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马克思提到劳动力受到与军队相关的那种“兵营纪律”的约束。他认为,工厂内这种严厉的劳动纪律制度“使前面已经提到的监督劳动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使那种把工人划分为劳工和监工,划分为普通工业士兵和工业军士的现象得到充分发展”(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他还说,“在生产场所不能缺少资本家的命令,就象在战场上不能缺少将军的命令一样”(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章)。
我们已经看到,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马克思所说的劳动监督或管理的问题,即与劳动如何组织相关的决策——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由谁生产、在哪里生产、何时生产、如何生产等等。这是生产过程的合理或“科学”管理问题。然而,这也与在考虑到人体作为自然生物有机体的身心限制的情况下,为工人提供尽可能努力工作的“激励”有关。换句话说,这与让员工工作“更努力”、更快或更“热情”有关,也就是说,在他们的工作中投入更多的“努力”、“投入”和“精力”。以这种方式理解的增加劳动强度的机制包括对劳动力的更严格监控、加快生产速度、缩短休息时间等等。一个熟悉的例子是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中生产线的加速。
马克思通常以负面而非正面的术语来思考这种“激励”。他倾向于认为这其实是大棒而非胡萝卜,是强制而非贿赂或操纵。他将增加劳动强度的想法与压迫联系在一起。因此,马克思认为在这种模式下,劳动生产率主要是通过传统上与奴隶制相关的手段来提高的。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他将这种剥削方面与奴隶劳动联系在一起,而奴隶劳动又与统治和压迫,或与使用强制力相关联。在他看来,这种极其严厉的劳动纪律制度是 19 世纪英国工厂劳动组织,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阶段的一个重要方面。
当然,在实践中,19 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种强制方面与劳动过程的合理或更有效管理原则密不可分。然而,从概念上讲,这完全是不同的方面。因为原则上可以在不使劳动更具强制性或压迫性的情况下提高劳动过程的管理效率。此外,原则上也可以使劳动更具强制性和压迫性,从而(在一定限度内)提高其生产率,而组织效率没有相应提高。我说 “在一定限度内” 是因为,鉴于人体作为生理有机体的自然或生物限制,按照马克思的理解,超过一定程度地提高劳动强度会导致生产率下降而非提高。这将是一些经济学家所说的收益递减规律的结果。
与因引入新技术而提高生产率的情况一样,这里从理论上讲也有不同的情况。
情况1:首先,劳动强度的提高可能导致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其效果将与引入新机器类似。在这种情况下,剥削率可能会提高,因为必要劳动时间相对于剩余劳动时间减少,而工人的绝对生活水平仍然保持不变。事实上,它甚至可能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将更具生产力,但不是因为引入了任何新技术,或因为劳动过程的重新组织,或实际上出于任何其他原因。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工人根本不会从这些效率提高中受益。即便如此,至少从理论上讲,即使在实践中没有发生,他们的绝对生活水平或消费水平可能不会下降,并且可能保持不变或更高。尽管这种情况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但很明显马克思认为在实践中它几乎不可能发生。
情况2:第二种可能性,也是增加劳动强度或工作场所内强制和压迫程度更可能产生的实际后果,是不仅剥削率会提高,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会被创造出来,而且工人的实际工资、消费水平或物质生活水平也会下降。他们用名义工资购买的商品篮子中的商品数量或质量将会减少。
第五种方式:相对剩余价值4(压低消费):另一种可能性是,即使工作日长度保持不变、不引入新机器、不重新组织劳动过程且劳动强度也保持不变,剩余价值率或剥削率仍可能因为工人实际工资和消费水平的降低而提高。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必要劳动时间将减少,剩余劳动时间将增加。因此,这是产生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手段,尽管从概念上讲,它与前面讨论的其他四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毫无关系。
在《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二卷中,马克思倾向于假设商品按其价值出售。然而,在第三卷中,他放弃了这一假设。在那里,他将压低消费的原则与劳动力商品价格可能降至其价值以下,或低于其按价值出售时应有的货币价格这一观点联系起来。事实上,即使在第一卷中,也有一两次他承认这既是一种理论上的可能性,也是一种实际可能性。在第三卷中,正是因为他放弃了之前所有商品按其价值出售的假设,他才能够在讨论利润率长期下降趋势的“反作用影响”时引入“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的问题。然而,他对这一观点的论述极其简略。他在那里所说的内容给人的印象是,对这种可能性的考虑是事后添加的。
为了使谈论劳动力价格降至其价值以下有意义,就像马克思有时所做的那样,例如在《资本论》第一卷“劳动力的买和卖”一节中,有必要将工人的最低生活标准视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历史或文化影响下的平均水平,这个水平在特定时间被认为适合特定社会,而不是完全从自然主义角度看待。因为只有做出这一假设,在特定社会和时间,实际工资才有可能低于这个平均水平,尽管总是等于或高于,而绝不能低于马克思所认为的自然决定的最低水平。这个平均水平是仅适用于特定国家经济,还是适用于全球经济,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在结束对马克思关于五种不同剩余价值获取方式观点的讨论时,可以说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剥削理论最显著的弱点是不够系统。例如,正如我们所见,在第一卷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中,马克思认为只有两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他分别将其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概念联系起来。这些与上述延长劳动时间原则和因引入新机器而提高生产率原则相关。这种二元解释没有考虑到更有效组织劳动的原则、劳动强度增加的可能性或压低消费的原则。在这一点上,马克思要么完全忽略了这些原则,要么隐含地假设它们被包含在延长劳动时间或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原则之下。
马克思后来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五章“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的量的变化”中对剩余价值获取机制的解释比与这种二元方法相关的解释更全面一些。在那里,马克思的方法是三元而不是二元的。因为除了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生产率的原则外,他还提到了劳动强度增加的可能性。他在这一章中的做法是依次探讨如果其他两个方面保持不变,劳动剥削的这三个方面中的每一个方面会发生什么变化。因此,这一章有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他保持劳动持续时间和强度不变,考虑劳动生产率变化时会发生什么。在第二部分,他保持劳动持续时间和生产率不变,探讨劳动强度改变时会发生什么。在第三部分,他保持劳动生产率和强度不变,同时探讨劳动持续时间改变的意义。然而,尽管这比马克思在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中采用的二元方法有所改进,但这种三元解释也存在重大遗漏。例如,它忽略了劳动有效组织的问题以及压低消费的可能性。
我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的各种不同层面的讨论不够系统。可以说,在他提供给读者的解释中,存在进行理论重构的空间。我在其他地方讨论过重构的概念,当时提供了一种对解读文本方法进行分类的类型学。一般来说,认为这种重构是必要的一个原因是,至少作者的一些观点被认为已经过时。因此,理论建构的概念可能与通过添加新观点、重新思考旧观点,或者也许通过突出某些虽然存在于作者著作中但作者认为不够重要而无需详细阐述的观点来更新作者的社会和政治思想相关。这个概念显然适用于马克思的剥削理论,尤其是与他关于压低工人消费水平获取剩余价值的观点相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通过压低工人消费水平获取剩余价值的观点论述甚少,然而,一些近期对他作品的评论者认为这种特定的剩余价值获取方式(超级剥削)对当今资本主义特别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南方国家。
认为需要重构特定作者关于特定主题思想的第二个原因是,他们在该主题上的观点存在模糊、不一致或遗漏之处。因此,可能会觉得有必要重新组织他们的观点,并以更系统的方式呈现出来。从目前所阐述的一切来看,认为需要理论重构的这第三个原因确实适用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中关于剥削的论述。
马克思与超级剥削的概念
像鲁伊・毛罗・马里尼这样使用超级剥削概念的人指出,马克思有时似乎在《资本论》中只确定了两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分别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关。这是前面确定的五种方式中的第一种和第二种,它们与延长劳动时间原则和因引入机器而提高生产率原则相关。马里尼认为,这种理解资本主义剥削的二元方法忽略了第三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的重要性,而马克思本人有时确实会引起读者对这种方式的注意。
根据马里尼的说法,这种第三种方式与压低消费概念相关,或者说将工人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在拉丁美洲国家,降低到实际工资低于劳动力商品按其真实价值出售时应有的水平。用马里尼的话说,“存在第三种程序”,或者说除了马克思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关联的那些方式之外,另一种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方式”,“包括将工人的消费降低到其正常限度之下”。
追随马里尼,超级剥削概念的倡导者还提请注意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到了压低消费的可能性这一事实。事实上,如前所述,在该卷第十四章讨论利润率下降趋势的反作用趋势时,马克思专门用了一个部分(尽管极其简短)来讨论这个想法。然而,马克思从未将这个想法纳入他的剥削理论的系统阐述中。相反,这给读者的感觉是对该理论初步版本的临时补充,该版本依赖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的二元区分。
根据马里尼和其他超级剥削概念的倡导者的观点,这种第三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并不能很好地与马克思关于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二元区分相对应。在他们看来,因此有必要根据马克思关于压低消费原则的论述来修订他在《资本论》中的剥削理论。他们认为,如果马克思的理论在今天要有意义,尤其是对那些关注全球南方所发生事情的人来说,就需要突出马克思剥削理论的这第三个组成部分的重要性。
我赞同这种观点。然而,我对马克思主义者使用超级剥削概念至少有一些保留意见。主要原因应该很清楚,在他们看来,马克思认为只有三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即延长劳动时间(与绝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关)、提高生产率(与相对剩余价值概念相关)以及第三种与压低消费概念相关的方式,并且表面上看,这种方式似乎与绝对剩余价值概念或相对剩余价值概念都无关。与这种观点相反,我认为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可以找到至少五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由此可见,超级剥削概念的倡导者要么忽略了另外两种方式,即更有效组织劳动的原则和增加劳动强度的原则,要么将它们归入我所确定的其他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以说,马里尼和其他超级剥削理论家没有足够清楚地区分通过增加劳动强度获取剩余价值的想法和通过压低工人消费水平获取剩余价值的想法。例如,马里尼曾指出,“超级剥削概念” 指的是 “一种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方法”,它 “对应于劳动强度的增加”。这句话有两个值得关注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在这里马里尼将他的第三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不是与压低消费相关联,而是与从概念上讲非常不同的劳动强度原则相关联。换句话说,尽管他声称马克思有三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而不仅仅是两种,但他仍然提请注意马克思有时也提到存在第四种方式这一事实。这句话值得关注的第二个原因是,马里尼将这种第三种方式称为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一种方法。因此,他正确地认识到,对马克思来说,因引入新机器而提高的生产率并不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唯一方法。
追随马里尼,当今撰写关于超级剥削的理论家倾向于将压低消费的概念与压迫概念或更具强制性的社会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类似于通常与奴隶制相关的那些关系。然而,和马里尼一样,他们也没有足够清楚地区分马克思剥削理论中侧重于劳动强度的方面和侧重于压低消费概念的方面。
马里尼认为马克思认为压低消费和劳动强度的增加在实践中是一回事,并且它们总是同时发生,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认为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可观察到的经验联系并非明显不恰当。因为在实践中,前者极不可能在没有后者的情况下实现。然而,尽管情况可能如此,但从理论或概念上讲,这是两种非常不同的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正如我们所见,原则上可以在不压低消费的情况下增加劳动强度,就像原则上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压低消费,例如仅仅削减实际工资,而不一定增加劳动强度水平。因此,将这两个原则结合或合并在一起在我看来忽略了马克思剥削理论的一些重要内容。为了充分理解该理论,我们需要在概念上清楚地区分其两个不同方面。只有做出这种分析性区分,对马克思理论的阐述才会足够细致入微。
尽管声称马克思认为只有三种剩余价值获取方式,其中第三种涉及压低消费概念,这必须与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生产率原则一起考虑,但一些支持超级剥削概念的人有时也承认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他们承认对马克思以及马里尼来说,还存在其他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也重视生产过程中劳动强度增加的原则,换句话说,就是工人受到的强制和压迫程度的增加。然而,正如我们所见,这种可能性往往没有像我认为应该的那样与压低消费原则分开考虑。
如果从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中阐述的剥削理论的角度来评估超级剥削概念,还可以进一步观察到,其倡导者往往忽略了我所说的劳动过程的有效组织或合理管理原则的重要性,这只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谈到工厂制度下工作场所内劳动的管理或监督时所考虑的一个方面。这一遗漏的原因可能是他们关注全球南方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们如此热衷于关注压低消费概念以及那些社会中强制和压迫程度的增加。
《资本论》中马克思剥削理论的这一被忽视的方面可能与对管理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批判有关,尤其是但不限于全球北方和西方的发达社会。这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对劳动力监控程度的提高,这得益于与21世纪初自动化社会中数字或网络资本主义的出现相关的技术发展。正如乔治·奥威尔很久以前在他的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中指出的,这种增强的电子监控正日益成为当代社会生活的一个普遍特征。
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工厂作为基本生产单位的重要性不应被忽视。然而,就工作场所而言,对员工的监控也发生在家里。在家庭工作的情况下,在这种背景下谈论一种新的“家庭手工业”形式,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讨论的“外包制度”的现代版本,似乎并非不合适,尽管在许多方面这当然与马克思在谈到16世纪英国资本主义兴起时家庭劳动的重要性时所想到的非常不同。尽管阿尔文·托夫勒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早在1980年就提出的“电子住宅”概念在这里很有意义。
结论
在本文中,我阐述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中的剥削理论,该理论考虑了五种不同的剩余价值获取方式,其中只有一种与通过压低工人消费水平来提高剥削率有关。这是马克思思想的一个方面,马里尼以及当今许多其他评论者都强调了这一点,他们支持他的超级剥削概念。当然,马克思本人并没有超级剥削这个概念。至少,在他的著作中没有一个等同的术语可以用来表达这个概念。就马克思而言,即使将这五种不同的剩余价值获取方式综合考虑,它们构成的是一个全面的剥削理论,而不是超级剥削理论,仅仅就是剥削理论。
约翰・福斯特和罗纳德・麦克切斯尼在他们的《无尽的危机》一书中提请读者注意当今中国工厂工人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仅举一个例子,他们指出,2005 年对中国工业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生产情况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些工人被迫连续工作长达 16 个小时,而且体罚经常被用作一种工人纪律手段”。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认为,在为当今全球市场生产商品的工厂中,这些极端的工作条件可能被视为超级剥削的一种表现。
然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描述 18 世纪末和 19 世纪初英国工厂的工作生活时,提到了与福斯特和麦克切斯尼所指出的非常相似的工作条件。当然,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所讨论的工人生活条件的那些工人确实是超级剥削的受害者,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正确的。然而,马克思本人并没有那样说。鉴于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谈论剥削的方式,更准确的说法是,当今在中国工厂工作的人与马克思认为 19 世纪英国工人被剥削的方式在剩余价值获取的不同模式以及剥削水平或比率方面都非常相似。换句话说,就工厂工人的就业条件、物质生活水平和整体生活质量而言,在当今全球经济的某些部分,几乎没有什么显著变化。自马克思谈论 19 世纪工人的剥削以来,在这方面根本没有进步或改善。事实上,他们的就业条件甚至可能更糟。
这里的目的与其说是从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剥削理论的角度对超级剥削概念进行批判,不如说是希望尝试确立马克思剥削理论在当今的持续相关性。一旦完成理论重构过程,很明显这是一个既全面又系统的剥削理论。因此,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全球北方社会以及全球南方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
就全球北方社会而言,这一结论涉及抵制像安德烈・高兹这样的“后工业乌托邦主义者”的观点,他在 20 世纪 80 年代写作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对前面提到的马克思《大纲》中“机器论片段”的解读,认为与当代资本主义相关的技术发展为北欧和西欧“消费社会”的工人创造了富足和非常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可能性。鉴于这些社会最近的历史发展,很明显为什么安德烈・高兹被描述为一位乌托邦思想家。
在高兹写作的时候,也许可以说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看法没有充分考虑到从全球角度思考它的必要性。特别是,它往往忽视或淡化了全球南方社会正在发生的事情的重要性。简而言之,它有点欧洲中心主义。此外,除了忽视南方社会工人的生活条件之外,很明显,无论四十年前它可能有多大相关性,高兹当时过于乐观的分析对当今生活和工作在全球北方社会的人来说已经没有任何相关性。最近这些社会中工人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尤其是“不稳定无产者”成员的生活水平下降,证明了这一说法是错误的。正如阿德里安・索特洛・巴伦西亚所认为的,可以说与超级剥削概念相关的压低消费原则在当今北方社会以及南方社会都有应用。
所有这些都使得马克思《资本论》中经过重构的全面剥削理论一如既往地相关,尤其是因为当前的生活水平危机。也许,这里最重要的问题仍然像 19 世纪一样,是那些处于社会底层(被边缘化、被排斥、贫穷、受压迫和被剥夺财产的人)的人的绝对生活水平问题,无论是在南方社会还是北方社会。因此,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这与社会产品在国家和国际或全球范围内的公平分配问题有关。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剥削理论在当今日益全球化和日益自动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与 19 世纪一样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