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紫微垣,地上紫禁城。以明清紫禁城为主的故宫古建筑群,位于北京的中轴线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占地面积达72万平方米,拥有千余座明清木结构建筑。故宫严整的建筑形制、灿烂的建筑华章,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见证与载体。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中的《故宫博物院》学完不久,在班主任张蓓老师的组织策划下,11月1日下午,万伊悦妈妈走进六(4)班的课堂,给同学带来一节《这里是故宫》的课程。作为课本知识的拓展,在这节内容丰富的课程中,万伊悦妈妈带领同学们一起探索了故宫这座古老而神秘的皇家宫殿,感受着故宫的建筑形制之严整、建筑艺术之辉煌,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厚的哲学理念。
Part 01
故宫建筑形制之严整
故宫的选址就体现着《周礼•考工记》对理想王城的等级设置和功能分区的要求,左祖右舍,前朝后市。整个故宫的空间布局严谨有序,严格遵循“前朝后寝”“中轴贯穿”“东西对称”的规则。太和殿作为故宫的正殿、皇权的象征,是故宫建筑形制的巅峰:重檐庑殿顶、十只脊兽、面阔十一间、三层台基、三层藻井,以行国朝大典。整个故宫的建筑形制,体现着我们民族对于秩序的寻求和理解。
Part 02
故宫建筑艺术之辉煌
故宫在符合建筑形制的基础之上,充分体现着中华文明的营造之美,代表着当时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准,万伊悦妈妈主要选取了故宫中轴线上的建筑进行展现。午门的两侧的阙楼庄严雄伟、气象肃然,势若朱雀展翅。太和殿的重檐庑殿顶线条流畅、光泽灿烂,与蓝色天空相辉映。文渊阁的主体建筑黑瓦绿边、优雅深邃,饰以清新典雅的苏式彩画……整个故宫宛如一幅精心布局的画卷,在同学们面前缓缓展开,每一宫一殿都精美绝伦,每一砖一瓦都匠心独运,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
Part 03
故宫营造理念之深厚
故宫的建筑形制和建筑艺术背后,体现着古人遵循自然的世界观。故宫的中轴线建筑布局,正是对天地宇宙秩序的模仿,象征着“天人合一”、人和宇宙自然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故宫的前朝后寝建筑布局,将皇帝不仅作为家族的主人,更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寄托着家国一体、家国天下的理想。
万伊悦妈妈对故宫建筑的讲解由浅入深,巧妙地将抽象的哲学理念与故宫的建筑元素相结合,让同学们在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也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她的讲解语言幽默风趣,“也许朱棣想回北京建紫禁城,是因为他吃不习惯南京盐水鸭,想念北京烤鸭的味道”,将故宫及其背后的传统文化知识生动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她更在讲解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同学们进行深入思考,“故宫和紫禁城是不是一回事?”“乾清宫前的江山社稷金殿是做什么用的?”……问题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更让同学们产生进一步探索这座古老皇宫的浓厚兴趣。同学们专注聆听讲解,踊跃回答问题,纷纷感慨于故宫的魅力。
我们相信,更多的孩子将会走进故宫,去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韵味。对中华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更将绵延不断、生生不息。
在万伊悦妈妈的讲述中,我被故宫的神秘和恢弘深深吸引了!我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故宫的气息。前朝后寝的布局,精美的雕刻和彩绘,让我感受到了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才华。听完之后,我更被我们古代能工巧匠的技艺折服了,也更加向往亲自去故宫看一看游一游了。
这节家长进课堂,先用一个问题“紫禁城等不等于故宫”来引出今天的主题“故宫”,让我立刻有了兴趣。接着,万伊悦妈妈给我们讲述了故宫的历史、布局、建筑等,整个课程十分生动、有趣。最后,我们还认识了故宫屋顶上的十大脊兽,收获颇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故宫的角楼,传说角楼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其复杂和建筑困难程度可见一斑,这对当时的建筑师们真的是一种挑战。我深刻认识到,故宫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力学园的小米粒,我们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弘扬中华文明的使命,让故宫的文化底蕴代代相传。
这次的家长进课堂,让我从整体明白了故宫的建筑布局,不仅规整严谨,而且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这节课也让我从细节开始关注故宫的建筑艺术,太和殿那精美的三交六椀菱花窗,角楼那奇巧的屋脊设计,故宫的每个角落都是美丽的。下次去故宫,我会带着学到的知识,走近去欣赏故宫的细节,深入去感受故宫的建筑之美。
当我听到那些关于建筑的描述时,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那些古代工匠们忙碌的身影。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用一双双巧手和无尽的智慧,一砖一瓦地建造起这座宏伟的艺术宫殿。最让我惊叹的是,营造者们还通过对应星象来设计故宫,使得整个宫殿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我更加敬佩那些古代工匠们的智慧和毅力了!
这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故宫房脊上的屋脊兽,它们分别是:龙、凤、狮子、海马、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行什。这些神兽均有丰富的文化寓意,看起来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下次去故宫时,我一定会想着课文里和这次课介绍的内容,带着疑问和所学知识去参观,相信会更有收获。
撰稿:张 蓓
审核:谢丽琴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