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假如我们是队伍里职务最低、负责对外联络以及后勤跑腿但酒量酒欲还不错的角色,在饭桌上要不要喝酒、能不能喝酒、应该怎么喝酒?
1
先说要不要喝?
在有一定酒量、对酒不抗拒的情况下,喝酒对社交而言肯定是有好处的。
处于后勤联络角色的我们一般在饭桌外的考察、参观和座谈等活动时没啥机会添加对方特别是对方较高职务人员的微信,但在整桌酒过三巡后的一对一敬酒时,比较容易产生私人的交流,在商业互吹氛围下建立关系、添加微信也就水到渠成。
如果不喝酒的话,在宴席进行到白热化的高潮时,人人拿着酒杯轮着走一圈,慢慢形成了三三两两拿着酒杯站成一堆亲切交流的热闹画面,不喝酒的人特别是不喝酒的男人,一般不会跑去向别人敬酒,自己孤零零地坐着吃菜,看着饭桌上已经没人是坐着的了,会显得有点不合群。而就算跑去敬酒了,你用茶水敬对方白酒,诚意与底气皆不足,也难以形成合适氛围。
而且在一些地方,如果不是因为要开车或者其他不可抗因素而不喝酒,可能会被对方认为不够重视。
所以说,要不要喝?要喝。这是第一层境界。
2
次说能不能喝?
知道了喝酒有好处,而我们自己又有一定酒量,是不是就兴高采烈地加入酒局中去,轮着敬一圈两圈的?也不是这样。
领导带队外出,在人生地不熟的外地,即便对方接待得再周到、再体贴,队伍里也应该要有一个人随时保持清醒,以应对各种状况,如照顾酒醉的领导、衔接第二天行程等。负责后勤联络的我们当仁不让要担起这个责任。
年轻时盈白也不懂,还处于俯头猛冲的第一层境界,以为敬它一两大圈、喝得越多就越给领导长脸,领导也就越满意。
后来某次大领导喝多了,吐露真情,私下逮着盈白一顿批评,指出盈白是队伍里的预备队,得随时保持战斗力,要忍住和对方推杯换盏、建立关系、添加微信电话的冲动,老老实实做个旁观者。
于是盈白醒悟了过来,把事办妥是领导出差的最终目的,但这个过程每个人的角色及承担的任务是不一样的,陪同大领导出差的其他领导,他们任务就是和对方火热打成一片,推动项目顺利引进和落地建设。
而盈白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后勤保障,喝多了就会妨碍任务,所以需要老老实实待在一边看着别人热闹。
所以说,能不能喝?不能喝。这是第二层境界。
3
再说应该怎么喝?
自从盈白清楚了自己的定位,后面再陪同大领导出差时,在饭桌上不喝酒,反倒得到了对方的理解,大领导及其他领导也仿佛更认可盈白了。
但凡事无绝对,有时候能不能喝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
某次出差的饭桌上总共有十九、二十人,对方董事长带着办公室主任逐一敬酒,轮到盈白时,盈白解释晚点还要协调明天的行程,不敢喝酒,怕影响行程。
但这毕竟不是开车或者酒精过敏那种不可抗因素,对方大领导还是一再要求喝点白酒没关系,眼看盛情难却,盈白也只能干脆点喝了白酒。
但对方酒风甚浓,董事长一圈过后,其他副总等集团领导也陆续敬酒一圈,和前面的董事长喝了酒,后面副总你喝不喝?也只能喝了。
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喝?
要看自己酒量,如果酒量一般,大家全桌一起喝的酒,可以不喝,只陪茶水。
对方单独敬的酒,如果对方职务比较高就干了(前提是那种小巧的白酒杯),其他人可以适当养养金鱼。
有些人用白开水当酒,试图蒙混过关,盈白不建议这样,如果不能喝太多,宁愿坦白地养金鱼,外加抱歉争取对方谅解,也不来虚的,免得给自己心里添堵,而且如果被对方识破,反作用太大。
如果酒量还行,对方单独敬的酒应该全干了。
但不应主动去敬或回敬别人酒。别人来敬,自己喝了,是防御状态下的喝酒。主动去敬别人,就是进攻状态下喝的酒了。
只防守的话在不失礼貌的情况下也不至于摄入太多酒精,以免误事,大领导也能理解。
如果主动发起进攻的话,喝的酒就会多很多,大领导也会认为做事不够稳当,可能会有看法。
所以即便酒量很好,那种全桌一起喝的建议也是陪喝茶水便好。
同时,因为我们不主动敬酒或回敬,所以每当别人敬酒时,我们都要不厌其烦地解释一通自己不能多喝的原因,以求谅解。
此外,如果饭桌上的人不太多,例如只有5、6个人,一来敬一圈不用喝太多酒,二来人太少不敬酒也不太好,所以要看自己大领导和对方大领导的意思,见机行事。
如果对方大领导一再要求喝一点没事,而自己大领导没帮着推脱,甚至示意可以喝,那就可以喝,也需要敬酒。
但最好提议一下自己喝度数比较低的啤酒行不行——啤酒虽然也是酒,但在白酒饭桌上一般不会喝醉的,陪衬的意味比较明显。
本文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如果觉得有帮助的话,请关注、点赞和分享吧!
求星标,别让盈白的文章迷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