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秋燥为“寒”时,单靠养阴润燥,当心要生痰!

健康   2024-10-29 07:20   北京  


秋天的气候特点就是干燥,而且和春天的干燥性质是相反的:春天天气逐渐变暖,春天的燥是“温燥”。而秋天逐渐变冷,这时候的燥就是“凉燥”了。


所谓“秋燥”,就是“燥”中了寒,再加上“寒主收引”的特点,所以对付这样的干燥,仅仅用养阴药是不对的,必须还要温散的力量,使整个药物能“动”起来,一来抵御“凉燥”,二来使养阴的药物更容易被身体吸收。


润秋冬之燥

除了“润”,还要“动”

说到润燥,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吃些能润燥药物或者食物,比如百合、银耳、梨、藕等食物。首先,这个选择思路是对的,这些食物的滋润之性确实可以帮助身体增液,但是仅仅靠增液养阴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付“秋燥”上。


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如何缓解秋燥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清代名医吴鞠通是怎么做的。

写下经典《温病条辨》的清代名医吴鞠通,非常善于治燥,他对“秋燥”的论述是:秋燥之气,轻则为燥,重则为寒”又说“古人谓燥为小寒也”,说明秋燥伤人与风寒伤人很像,治疗上少不了要用到入肺经、入脾经的药物,这样既可兼顾解表,又能使养阴的药物“动”起来。


中医的“阴”含义很广,简单讲,安静、阴冷的都属于中医“阴”的范畴,养阴的药物多是中医说的“阴药”、“静药”,这样的药物可以补充阴液的不足,比如麦冬、百合、玉竹、地黄帮助夯实身体的基础。


但也因为它们的性质太静,更容易加重同样属于阴的寒气,所以,古往今来治疗“秋燥”的名方,一定会有杏仁、陈皮这样的“动药”。尤其是陈皮,温性的特点,既能入肺经帮助驱散寒气,又入脾经帮助这些养阴的静药“动”起来,不至于因为滋腻而不能被身体吸收。


陈皮+地黄

一动一静深润燥

之前我讲过两个例子,都是到了秋天自己在家熬“秋梨膏”、“银耳羹”预防秋燥,没吃之前孩子不咳嗽,吃了几天后,反而把咳嗽带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他们的“秋梨膏”、“银耳羹”中,只有养阴的银耳、百合、梨、冰糖,有些甚至还加了皂角米,这些食物的性质都偏静,性质也偏凉。


身体化解这样的食物,特别是皂角米,需要很好的脾气,而孩子多脾虚,运化不了就要生痰,咳嗽就是孩子的肺在被迫排痰,也就是中医说的“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

如果当初他们做“秋梨膏”、“银耳羹”时加些“动药”陈皮,因润燥而生痰的问题就得以避免了。“佟道”为应对“秋燥”推出的“百合麦冬膏”中就特意加了陈皮


这款产品的配料组成中,除了有麦冬、百合、玉竹、银耳这些常规养阴之品,还特意加了地黄

黄”,不仅是补肾阴经典“六味地黄丸”的君药,是“养阴清肺膏”、“清燥救肺汤”这样滋阴润燥名方中重要的一味。

在中医看来,地黄入肾经,补的是肾阴这个身体的“津液库”。也因如此,中医治疗各种分泌物缺乏而导致的不同干燥时,最终都会用到地黄,为的是从根源上给身体“补水”。

而地黄之所以能有此作用,关键在于它质地滋腻,相当于浓缩的“津液”,用来和陈皮相配,就是要借陈皮使地黄“动”起来,使其深层养阴生津功效,能充分发挥。




END


||策划编辑:十五

||图片来自网络,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如有疑问,可点击这里向我咨询

||音频电台等服务,请移步微信公众号菜单栏

有用请给我在看!

健康新佟学
18年的学医从医经历,16年的医疗新闻记者生涯,8年的电视网络健康节目主编兼主持人身份。我理解医学知识,直击医疗现场,结交医学专家......与我一起关注你的健康,关心你的饮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