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5年十二月,安禄山以清君侧为由,举兵叛唐。
旋即攻陷东都洛阳,继而围攻潼关,兵锋直指长安。
其时,京兆万年人颜杲卿任常山太守,受安禄山管辖。
趁着叛军攻打潼关,颜杲卿斩杀了驻守叛将,并派长子颜泉明带着叛将首级,去向京城,上表朝廷。
路过太原时,节度使王承业扣下了表状,修修改改后,当成自己的功劳,呈献去了长安。
唐玄宗不知内情,大喜过望,提王承业为大将军,赏赐无数。
不久,皇帝知悉真相,也加授颜杲卿为卫尉卿兼御史大夫。
颜杲卿此后勤练士卒,发檄文传告河北各郡县,说朝廷大军三十万正在进发,不日可到。
各郡县听闻,竞相呼应,杀掉叛军守将,先后有十五个郡被唐军再次驻守。
安禄山得知常山事变,且愈演愈烈,怒火中烧,立刻回师河北。
公元756年正月,叛将围攻常山郡。
颜杲卿向太原求救,王承业冒领了功劳,心中有鬼,迟迟不发援军。
常山苦守六日,兵员短少,寡不敌众。
眼见不支,颜杲卿四子颜季明率死士出城迎战,被史思明俘虏。
史思明绑着颜季明到城下劝降,说不投降,便在阵前凌迟你儿子。
颜杲卿不为所动,破口大骂,颜季明被斩。
叛军继续猛攻,终于城破。
颜杲卿以及家属三十余人,尽数被俘,押往洛阳。
安禄山见到颜杲卿,心头满是怨气。
质问道,你本来只是个小小户曹,是我把你提拔成判官,然后一路高升,还让你代理常山太守。
我有什么地方对不住你,为何要背叛我?
颜杲卿怒目而视,答道,颜家世代为大唐臣子,我的功名来自皇帝赐予,即使是你居中奏请,难道便成了你的恩赐么?
况且你本是一放羊的羯族奴隶,皇帝恩宠,你才有今日,天子又何曾负你,你竟要负天子?
安禄山无比愤怒,将颜杲卿绑在了桥柱之上,寸寸凌迟。
割下一片,叛贼生啖一片,颜杲卿面不改色,骂不绝口。
安禄山终于按捺不住,让人钩下了颜杲卿的舌头。
最后,颜杲卿在满口鲜血、含糊不清的骂声里遇害,时年六十五岁。
颜家满门老小,包括幼子颜诞、侄子颜诩,都被安禄山碎割而死。
噩耗传到了平原郡,平原太守听闻后,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这位太守便是颜真卿,颜杲卿的堂弟,正在跟叛军殊死搏斗。
国事为大,颜真卿只得收起心绪,全力应对军情。
一直到了二年后,战事稍缓,颜真卿才得机会派人去常山,寻访哥哥一家人的遗骸。
颜家满门被安禄山肢解割碎,已然尸骨无存。
寻了很久,才找到侄子颜季明的半块头骨。
三年间,大唐盛极而衰,国破山河碎,遍地起狼烟。
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
兄弟满门惨遭屠戮,三十余人尽数遇害。
而颜季明之于颜真卿,感情甚笃,二人年纪相差不大,说是叔侄,不如说是知己好友。
如今阴阳相隔,仅片骨以凭吊。
颜真卿看着侄子遗骨,再也无法抑制情绪。
满腔悲愤,沉痛压抑,全数宣泄于笔端,写下了《祭侄文稿》。
行文时,千般沉痛,万分遗憾,长歌当哭,字字泣血。
写到“呜呼哀哉”四个字时,锥心之痛无从言表,已然泣不成声。
叛军攻破洛阳时,唐朝官吏四散而逃。
有一个叫卢奕的武部选事,还在位子上忙碌,被叛军活捉了。
卢奕抵死不降,身着朝服面向长安跪下,慨然就义。
叛军将卢奕等人的头颅送到平原郡,打算扰乱守军士气。
平原郡守颜真卿哄骗将领说,我认识卢奕,这些头颅不是他们的。
悄悄地用草编做人身,接上首级,装殓入椁,又设了灵位祭拜。
收复洛阳后,唐肃宗诏赠卢奕为礼部尚书,谥号贞烈。
肃宗过世,代宗继位,将卢奕的儿子卢杞召入京城,任鸿胪寺丞,后迁殿中侍御史、六部员外郎。
忠义之后,破格提拔,朝廷以此慰藉英烈。
唐德宗年间,卢杞又升为御史大夫、京畿观察使,拜门下侍郎、同平章事,有了宰相之职,进入帝国权力中枢。
德宗很喜欢卢杞。
一是因为卢杞是忠良之后,君王千金买马骨,要善待英烈后人。
二来卢杞很会说话,察言观色,每句话都能说到德宗心坎上。皇帝跟他在一起,无比地快意。
第三个理由则是,德宗能在卢杞这里找到足够多的自信和优越感。
卢杞长得很丑,面色深青,如同厉鬼。
短小猥琐的卢杞跟皇帝走在一起,更能映衬出君王的挺拔轩昂。世人都有这种暗搓搓的心思,皇帝也不例外。
卢杞面恶,心却更恶。
从小在嘲讽和挖苦里长大,心理扭曲阴暗,睚眦必报,谁招惹他了必然报复到底。
后来当了宰相,更是手段偏激,嫉贤妒能,对有才华的人、不服从自己的人,想各种办法弄死,目的是独揽大权。
德宗有时候还问大臣,你们都说卢杞阴险狡诈,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有人回答说,天下都知道卢杞奸邪,唯独陛下不知道,这正是他的奸邪之处。
德宗听了很不乐意,此后再也不见那人。
卢杞为相三年,日常工作便是排除异己。
先后扳倒了杨炎、张镒等政敌,然后将目光看向了颜真卿。
安史之乱时,颜真卿跟叛军死磕到底,后来历任地方刺史、刑部尚书、吏部尚书。
颜真卿其时七十二岁,已经没有担任具体职务,不过是太子太师的虚职。
卢杞还是不放过他,一心想把他赶出长安。
颜真卿觉得很莫名其妙,跟卢杞说,当年你父亲被斩,首级传到平原,是我颜真卿用舌头将令尊脸上的血迹舔得干干净净。
我可没有得罪你们卢家,你为什么要针对我呢?
卢杞无言以对,仓皇下跪告罪。
大恩如大仇,卢杞这下更铁了心,要弄死颜真卿。
不久,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起兵反唐。
德宗问卢杞,这事该怎么办。
卢杞说,可以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去安抚,宣谕陛下盛情,陈说叛乱后果,李希烈一定会洗心革面,自新悔过,这是兵不血刃的上策。
德宗问,谁去比较合适呢?
卢杞说,颜太师是最好的人选。
皇帝觉得很有道理,下诏让颜真卿前往许州,向李希烈宣读圣意。
举朝震惊,都觉得卢杞太阴险,这是借刀杀人,让颜真卿去送死啊。
同僚们都劝他等等,要去找皇帝再争取一下。
颜真卿坦然说,这是国家的命令,我没有什么理由推辞。
颜真卿深知此去,凶多吉少,写给儿子的遗信里,让他恭奉祖庙,抚育宗族的孤弱。
到了许州,立刻被李希烈软禁。
李希烈称帝时,问颜真卿登帝位的仪式流程。
颜真卿说,我年近八十,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
后来,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被杀,李希烈狂怒,派宦官前往蔡州杀害颜真卿。
宦官说,有诏书,要赐你死!
颜真卿说,我的确没有完成使命,有罪该死,但使者是什么时候从长安来的?
宦官说,我从大梁来。
颜真卿骂道,原来是逆贼,怎敢称诏!
随后,颜真卿被叛军缢杀,终年七十六岁。
半年后,李希烈被手下所杀,叛乱平定,淮西节度使派军护送颜真卿灵柩回长安。
德宗大恸,罢朝五日,追赠颜真卿为司徒,谥号文忠。
颜真卿之死,死于叛军的屠刀,死于奸邪的毒计,死于君王的昏庸,更是死于胸中的大义。
白刃加身时,颜真卿轻蔑地说,你知道大骂安禄山而死的颜杲卿么,那是我哥哥。
我会跟他一样,为朝廷守节而死。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弟弟孺慕兄长,沿其步伐,决然而行。
义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
颜家满门忠烈,万世不朽。
文天祥在《正气歌》里写道,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颜常山舌,讲的便是颜杲卿的宁死不屈。
生死是小事,气节为大义。
这种担当,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代人的中国人,脱离冷气,一心往上走。
一直到花团锦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