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微刊09 | 月亮史的书写

学术   2024-09-17 09:33   广东  
论文微刊│09期


月亮史的书写

史学研究 ┃ 分享史学新资讯


为了更及时传递史学研究新资讯,我们将继续推送公众号原有的论文微刊栏目,主要推介近两年来发表的学术论文,为不定期推送,精选某一研究阶段的热点论题和高质量研究论文,包含论文摘要,作者简介、文献来源等基本信息。






1


《月中人》与17世纪英格兰的月亮书写


文章原刊:《中国比较文学》2024年第3期。

作者:王骁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英文系。

内容摘要:天文学革命和地理大发现引发了早期现代欧洲月亮书写传统的复兴。在英语文学史上第一部月亮旅行作品、且常被视为英语文学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说的《月中人》中,戈德温主教以主人公冈萨雷斯的“圣赫勒拿岛—月球—中国”之旅,对英格兰乃至整个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如何步入现代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试图将《月中人》置于17世纪英格兰的月亮书写所涉及的科学与神学之争、基督教文明与异教文明之争、英国的内政外交之困等一系列冲突中,从天文学革命、新世界探险和乌托邦文学等角度切入,探讨《月中人》如何参与彼时的文学、科学、神学以及政治等话语的构建或论争,尝试挖掘月亮书写传统在早期现代的复兴所具备的思想史意义。



2


近代中国的月亮认知、书写和话语

——一种人文史的考述与释解


文章原刊:《人文杂志》2024年第1期。

作者:黄兴涛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内容摘要:关于月亮的认知、书写和话语,构成近代中国知识、观念和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那个时代国人与月亮特有的精神关联,属于月亮的“人文史”。考察这一历史的整体变迁,探寻其中人文现代性的生成、各人文因素复杂交织及其连代性互动演绎的轨迹与特点,揭示和阐释其丰富内涵,很有历史认知意义。对月亮的新知传播、文艺书写、流行话语和中秋文化变革等主题进行透视,可以见证、感知和理解近代中国历史尤其是人文之史变迁的某些独特面向。



3


近代中国“外国月亮比中国圆”话语考释


文章原刊:《人文杂志》2023年第4期。

作者:黄兴涛、岳忠豪,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内容摘要:“外国月亮比中国圆”话语酝酿于清末,诞生于民初。此话语最早依托的成型故事之主人公多为归国留学生,却并无具体所本的人物“原型”。故事主体部分由清朝文人石成金所编《传家宝》中一则关于“北京的月亮比外地圆”的笑话加工改编而来。作为一种批判盲目崇洋媚外者的经典讽刺话语,其兴起与民初不满“西化”、强调“国性”的反思性思潮和中国留学生社会形象的变迁密切相关。在日本侵华加剧、“本位文化”运动开展和民族复兴思潮高涨时期,其得以广为流传,约在抗战胜利后达到高潮并延续至今。在近代中国总体落后于欧美日本的现实背景下,该话语常被用来提倡民族文化自信心和批判盲目崇洋心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其所反映与讽刺的那种非理性文化心态之内涵典型而复杂,成为“全盘西化”论产生的社会心理基础,而后者又反过来构成强化这一心理的理论导引和思想武器。该话语的实践呈多维化特点,具有丰富的自我阐释内容,有时也会被笼统、武断使用,成为文化保守者反对改革的工具。今天,它仍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反思价值。



4


西学与近代国人的月亮新知


文章原刊:《人文杂志》2022年第1期。

作者:谭丹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内容摘要:抬头可见之月,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致力于揭示近世以来国人对月亮认知的内涵演变,解释其新知如何发生、传播,指出明末清初,西来传教士在月球新知的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清前期学术曾将传统天文历算与近代科学中的月亮知识相互调和。清末民初时,月食救护与月球新知的矛盾逐渐成为大众科普议题中的焦点,月亮的科学话语交织着文明的焦虑和紧张感。20世纪30年代以后,更为严密、精确的月球知识得到传播,月亮的神话成分受到更大冲击,月亮观念因此实现根本转变,但其中的人文内涵却并未消失。



5


再造瘟疫:1918~1919年大流感形象的媒体建构


文章原刊:《清华社会学评论》2021年第2期。

作者:吕清远 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内容摘要:瘟疫叙事一直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环节,而大众传媒的出现给西方社会对瘟疫形象和瘟疫认知的再构写提供了坚实的媒介支持。在1918~1919年大流感中,以报纸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既扮演了教化组织的角色,配合政府进行政治宣传,又以"第四等级"的身份,引导民众反思大流感本身与政府的应对措施。20世纪初的社会语境使得媒体复杂性与流行病和国家健康的观念牢牢绑在一起,从而进一步塑造了社会公众对于疫情的认知。




6


月亮里有兔、蟾蜍、桂而太阳里有乌的神话起源


文章原刊:《中原文化研究》2021年第9期。

作者:吴晓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内容摘要:从日月神祇名称与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对应来建立一个日月神祇名称系统,可通过这个系统来推导兔、蟾蜍、桂、乌与日、月的语音关系:古人把太阳与月亮都视为天的眼睛,都称为眼,后来"眼"的原始音再分化出"日""月"来。在"日""月"漫长的语音演化过程中,"月"与"兔""蟾蜍""桂"同音,而"日"与"乌"同音,语音的雷同为神话的产生提供了基础,再综合其他外部因素,便产生了月亮里有兔、蟾蜍、桂而太阳里有乌的神话来。"眼"的原始音演变分化出的不同的音正好与第一人称代词的音相同,构成一个小系统。



7


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


文章原刊:《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作者:王莹 暨南大学中文系。

内容摘要:月亮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蕴涵着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是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朦胧幻象。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将月亮意象融入了西方现代派的笔法,为古典月亮意象注入新的内涵,成为人性异化的绝妙缩影。张爱玲在其基础之上,又生发出融会了西方现代主义的多重释义,成就了月亮流动变幻的意象内涵,完成了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



8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月亮原型及其影响


文章原刊:《东岳论丛》2007年第6期。

作者:赵荷香、傅丽霞,泰山学院。

内容摘要:月亮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始心象。这种原始心象的形成,与古中国的文明形态及原始思维密切相关。"月殿嫦娥"和"月出皎兮"原型模式,是月亮原型的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月亮原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文本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9


现象学与月亮


文章原刊:《哲学分析》2012年第3期。

作者:肖峰,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内容摘要:由于现象学究竟是什么的问题远未解决,也由于现象学在不同的现象学家那里有不同面貌,所以对于现象学的理解在我们的学界还是一种众说纷纭的局面,这也给研究现象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其中,如果以对某对象的认识为案例来接近现象学,也不妨构成了解现象学的一种新路径。本文设想一个思想实验,即如果说现象学"成功地处理了显象问题",即它怎样看待月亮在我们心中的显象?目前有许多种关于月亮的看法或视域,那么究竟怎样看月亮才更符合现象学的心意?本文根据现象学家的观点设想了若干种选项,并探讨了存在于其中的若干哲学问题,试图形成以月亮为载体的现象学表述,或以月亮为意向性对象的现象学分析。



10


汉代图像系统中的“月神”

——试析与月亮有关的几个重要神祇:女娲、常羲、嫦娥


文章原刊:《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作者:沈莹,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

内容摘要:汉代之于中国古代神话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在从文字上总结前代神话、从图像上表现神话内容的同时,也为远古神话增添了许多汉代文化的色彩。从留存下来的同一神话的不同文本表述,或者同一神话形象的图像差异上,我们能够发现远古神话所经历的变化——文化融合、历史化、仙话化、审美化。


往期内容

论文微刊08 | 1918大流感

论文微刊07 | 阅读史

论文微刊06 | 物质文化史

论文微刊05 | 冷战史研究动态

论文微刊04 | 全球史在中国:现状与趋势

论文微刊02 | 饮食 • 文化 • 历史与现实

论文微刊01 | 2019年五四运动研究论文精选


史学研究
分享高质量的史学资讯:shixueyanjiu2015@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