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 土豆史

学术   2024-08-24 18:48   广东  


丛书书目


本期为土豆史有关书目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土豆的全球之旅

作者: [英] 约翰·里德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译者: 江林泽 
出版年: 2022-5
页数: 444
定价: 68.00

从秘鲁库斯科太阳神庙里的黄金土豆,到生长在爱尔兰泥地中的同类作物;从如今中国大量种植以制作麦当劳薯条的食材,再到对其基因组的全面测序,比顿夫人、查尔斯·达尔文、列宁等名人故事点缀其间,土豆的历史既引人入胜,又令人直呼过瘾。在人类文明史的灿烂画卷中,约翰·里德成功钩沉出土豆故事的整体脉络:从起源到进化,再到进入食谱乃至成为整个人类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神秘欧洲之旅。时至今日,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膨胀,人类生存环境稳定性的重要程度日益凸显,在这本对我们往往视而不见的食物进行研究的著作中,里德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地向我们展示了土豆仍然可能发挥的作用。

约翰·里德(John Reader),英国作家,一位有超过40年经验的摄影记者,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学系名誉研究员,除本书外,作品还包括《生命金字塔》(Pyramids of Life)、《消失的线索:寻找最早的人类》(Missing Links: The Hunt for Earliest Man)、《乞力马扎罗》(Kilimanjaro)、《生命的崛起》(The Rise of Life)、《大地上的人》(Man on Earth)、《肯尼亚山》(Mount Kenya)、《非洲:一块大陆的传记》(Africa: A Biography of the Continent)和《城市的故事》(Cities)。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土豆帝国

作者: [英]丽贝卡·厄尔 著;刘媺 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译者: 刘媺 
出版年: 2023-6-1
页数: 338

大部分人在公元1500年之前对土豆还一无所知,而今天它已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本书追踪这种原产于安第斯山区的植物走向全球的历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饮食观念如何与资本主义的出现、自由市场的发展相纠缠,最终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一部分。

丽贝卡•厄尔,英国华威大学历史系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FBA),主要研究方向为食物史及西属美洲、近代早期欧洲的文化史,目前致力于探索普罗大众的日常文化实践,人类观念、思想的变动,人类文明跨半球的互动关系等。已出版专著有《西班牙和哥伦比亚的独立》(Spain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Colombia)、《征服者的身体:食物、种族和西属美洲的殖民经历》(The Body of the Conquistador: Food, Race and the Colonial Experience in Spanish America, 1492-1700)等。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土豆的世界史

作者: [日]山本纪夫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文明、饥荒与战争
译者: 林枫 
定价: 46.00

《土豆的世界史:文明、饥荒与战争》是作者在安第斯高原、非洲、欧洲、亚洲等相关地区进行田野研究40余年的研究成果,深入介绍了土豆与人类的深层关系:土豆是怎么诞生于安第斯高原的。土豆的诞生给安第斯人民带来了何种影响。土豆是怎么从安第斯高原传遍全世界的。论述了土豆在人类历史上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希望年轻读者能关注土豆等农作物,期望这份研究成果能为世界粮食问题尽一份力。

山本纪夫,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名誉教授,毕业于京都大学,专攻民族学、民族植物学、山岳人类学。1976年开始供职于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1968年开始在安第斯高原、亚马孙平原、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非洲高原等地,对原住民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1984-1987年担任国际土豆中心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印加的后裔们》(日本放送出版协会)、《土豆与印加帝国——产生文明的植物》(东京大学出版会)、《拉丁美洲乐器纪行》(山川出版社)、《居于云上——安第斯·喜马拉雅高原民族的世界》(中西屋出版)、《土豆的故乡》(福音馆书店)。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诸神的礼物

作者: [奥]英格丽·哈斯林格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启真馆 
副标题: 马铃薯的文化史与美味料理
原作名: Es möge Erdäpfel regnen.Eine Kulturgeschichte der Kartoffer.
译者: 薛文瑜 
出版年: 2018-6
页数: 207
定价: 40.00元

通过交易活动和战争,古老文明的子民持续不断地了解新的天然农产品、可食用的动物及其烹调方式,建立新的饮食习惯 。当第一颗马铃薯来到欧洲时,没有人想到这个不起眼的、形状不规则的植物根部会彻底改变欧洲的饮食习惯和烹饪术。今天,马铃薯仅次于小麦、玉米和稻米,成为全世界第四大耕作食用植物。在安第斯山脉居民耕种的约 30 种可食用的根茎类植物中,只有马铃薯周游列国,拥有国际地位。英格丽·哈斯林格在这本内容丰富的马铃薯文化史中,叙述了马铃薯突破最初的偏见与误解,成功地广为世人接受的过程,展现出历史与美食的相互关系。本书还汇集了欧洲29国共计176道食谱,为马铃薯的种植与传播路径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英格丽·哈斯林格(Ingrid Haslinger),历史学者及英国语言文学研究者,在维也纳宫廷银器与餐具博物馆担任研究员,著有《与茜茜共餐》《匈牙利炖肉――一段文化史》《从汤到陶锅――引人注目的餐点与器皿》《诸神的礼物:马铃薯的文化史与美味料理》。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作者: [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新思文化 
副标题: 食物如何改变我们人类和全球历史
原作名: Near a Thousand Tables: A History of Food
译者: 韩良忆 
出版年: 2020-3-1
页数: 368
定价: 68.00

人人都需要食物,大部分人都爱吃食物,可很少有谁敢保证自己了解食物。面对满盘珍馐,有人看到了卡路里,有人看到了营养配比,有人看到了价格,而有人却能看出文化标签和历史印记。  知名美食家布里亚-萨瓦兰有言:“告诉我你吃什么,我会告诉你你是什么。”盘中之物承载了我们过去与现在的种种信息:我们的身份,我们在社会中的位置,我们所处的社会在世界中的位置。“吃什么”和“怎么吃”的发展史,也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写照。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在这本令人大开眼界的书中,他重点考察了与人类文明深深交织在一起的八场饮食“革命”:烹饪的起源使人类走上了与其他物种不同的道路;仪式化的饮食为人与食物的关系赋予了意义;畜牧和农业的发明,也许是影响最深远的两场革命;社会不平等导致了饮食阶级分化和高级烹饪的发展;食品的远程贸易打破了文化障碍;生态交流改变了作物和牲畜的全球分布;随后,我们迎来了食品的大规模工业化和全球化。

[英]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Felipe Fernández-Armesto)  知名历史学者,同时也是家喻户晓的BBC(英国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被《纽约时报》盛赞为比肩吉本、汤因比、布罗代尔的历史学家。他的研究范围涵盖环境史、思想史、西班牙和拉丁美洲研究、全球史等多个专业领域,曾任教于大西洋两岸的多所高等学府,包括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牛津大学、塔夫茨大学、马德里康普顿斯大学等,目前是圣母大学历史系教授。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新大陆农作物的传播和意义

作者: 张箭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4-9
页数: 461
定价: 79.00

本书写了玉米、甘薯(番薯)、马铃薯(土豆)、辣椒、番茄(西红柿)、花生、向日葵(葵花)、烟草、美洲棉花(陆地棉)、木薯、橡胶、可可、咖啡(咖啡原产于黑非洲,但也是在地理大发现大航海时代传开的)、南瓜、菜豆-四季豆、菠萝、豆薯-地瓜、金鸡纳、古柯,共十九种比较重要的美洲产作物在世界上的起源发展传播史,也写它们在华的发展传播影响文化等,是一本以世界农史为主,兼顾中国农史的专著。

张箭,1955年生于成都市,男,汉族。九三学社成员。四川大学历史系本科、硕士、博士,南开大学历史系博士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导师。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2008—2013)。主治世界史、中国中古史、中西交通比较交流、中外农史等。初通英、俄、日、拉丁语。著有《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世界大航海史话》、《影响世界的犹太巨人》(主编暨主撰)、《郑和下西洋研究论稿》(上下册),译有《清末近代企业与关商关系》(二人合作)。发表论文两百余篇。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扭轉近代文明的六種植物

作者: [日]酒井伸雄,张蕊 译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03

页数: 268页

定价: 79.00元

《改变近代文明的六种植物》以马铃薯、玉米、可可豆、辣椒、橡胶树、烟草六种植物的传播轨迹为纵轴,以饮食文化、政治和产业为横轴,从食用、医用、实用、商用等多个角度展现了它们与人类近代文明密不可分的、对文明演进影响至深的传播历程和应用关联,为读者讲述了藉由人类对这些小物种的发现、传播、利用所构建的人类近代社会与文化的历史。

酒井伸雄:1935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1958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农学系农艺化学专业。历任明治制果食料开发研究所室长、食料生产部长、爱媛明治(现四国明治)社长等职。饮食文化史家。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马铃薯的世界史

作者: 【日】伊藤章治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译者: 曹珺红 赵心僮 
出版年: 2020-3
页数: 166
定价: 49.00

这本书是研究马铃薯的经典之作。在日本再版9次,首次引进中国大陆!日本百万畅销书作家斋藤孝《深阅读》推荐必读书籍!日本重量级媒体《朝日新闻》《长周新闻》联合推荐!马铃薯的历史就是饥饿的历史,作者带领读者重走从马铃薯的故乡——的的喀喀湖畔开始的500年环游世界之旅,介绍了马铃薯如何影响人类历史,如何拯救了无数人,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全新的解释历史的方法,以及马铃薯中隐藏的历史真相。你知道马铃薯参与了美国独立战争吗?你知道马铃薯影响了苏联解体吗?这本书中作者告诉你一个令你震惊的马铃薯的真实故事。

伊藤章治 ,樱美林大学教授。1964年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法学部,后进入中日新闻社,曾任社会部记者、曼谷支局局长、东京本社文化部长,1998年任编辑委员兼论说委员。2001年任樱美林大学教授。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作者: 王思明 等 
出版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年: 2010
页数: 288
定价: 35.00元

本书参考大量由美洲传入中国作物的研究文献,对玉米、甘薯、花生、马铃薯等作物传入中国的途径、过程及推广作了详尽的考证和研究,并论述了其在中国农业的影响。

王思明(1961.11-2022.1)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兼任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讯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史学会顾问、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先后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世界农业文明史》《农业文化遗产学》等论著20余部,并获得“FAO-GEF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贡献奖”。入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农业部“神农计划”、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Feeding the People

作者: Rebecca Earle 
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副标题: The Politics of the Potato
出版年: 2020-6
页数: 302

Potatoes are the world's fourth most important food crop, yet they were unknown to most of humanity before 1500. Feeding the People traces the global journey of this popular foodstuff from the Andes to everywhere. The potato's global history reveals the ways in which our ideas about eating are entangled with the emergence of capitalism and its celebration of the free market. It also reminds us that ordinary people make history in ways that continue to shape our lives. Feeding the People tells the story of how eating became part of statecraft, and provides a new account of the global spread of one of the world's most successful foods.

Rebecca Earle teaches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Her publications include The Body of the Conquistador: Food, Race and the Colonial Experience in Spanish America, 1492-1700 (2012) and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Indians and Mythmaking in Spanish America, 1810-1930 (2007). She has also edited a cookery book.

往期内容

书目 |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丛刊

书目 |  理想国译丛

书目 |  全球史译丛

书目 |  世界汉学论丛

书目 |  “中研院”近代史所研究专刊

书目 |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学术文库

书目 |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书目 | 三联“当代学术”丛书

书目 | 历史学的实践丛书

书目 |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书目 |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书目 | 人文与社会译丛

书目 | 汉译世界名著丛书(历史学·地理学)

书目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1988-2023)

书目 | 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总目)

书目|山西人民出版社“近代海外漢學名著叢刊”目录

书目 |  日本中国史研究译丛

书目 |  早期中国研究丛书

书目 |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书目 |  科学元典丛书

书目 |  历史·田野丛书

书目 |  田野·社会丛书

书目 |  人与环境丛书

书目 |  时刻人文丛书

书目 |  西方日本研究丛书

书目 |  长城砖丛书系列

书目 |  苏联丛书

书目 |  冷戰年代的世界與中國

书目 |  许倬云学术著作集

书目 |  史学丛书系列

书目 |  游戏史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3)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4)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5)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6)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7)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8)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9)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0)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1)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2)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3)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4)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5)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6)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7)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8)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9)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0)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1)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2)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3)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4)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5)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6)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7)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8)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9)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30)


史学研究
分享高质量的史学资讯:shixueyanjiu2015@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