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1)

学术   2024-06-10 12:44   广东  

前 言

史学研究公众号已有16.5万的订阅者,2024年继续设立新书单栏目,推介本年度高质量的史学研究著作。第一季度适当推介上年度的图书。另外公众号也常年推介新出版的高质量学术论文,期待各位学人的推荐与支持。word版论文一般收到后,经过简单的技术性审核、编排在一周内推送。已经授权其他公众号发布且标注了原创的论文无法推介。投稿邮箱:shixueyanjiu2015@163.com。请勿通过微信发给编辑。感谢您的关注。本期书单为2024年第21期新书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欢迎转发,注明出处。

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后史辨

作者: 汪荣祖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24-5
页数: 494
定价: 88.00元

本书检视后现代史学之来历、理论、观点、进程与方法,以及对史学研究的冲击,进而研讨与后现代史学相关的历史求真、历史叙事、新的文化史等一系列议题。目的主要在理解后现代风潮的性质,及其对史学的影响,在破坏现代史学之余是否尚有助于新一波史学的建设。更有进者,华人史学界是否能在后现代史学启示下,重新思考被西方现代史学所取代的中国传统史学,或有助于当今史学的建设。展望环球史的趋向,期盼中国史能在其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汪荣祖,1940年生于上海,祖籍安徽旌德。台湾大学历史学学士(1961),美国俄勒冈大学历史学硕士(1964),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1971)。自1971年到2003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历史系执教,现任荣休教授。曾任中美学术交流学者、复旦大学访问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研究员、台湾大学兼任教授、台湾中正大学讲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员等。曾获美国弗吉尼亚州社会科学院杰出学者、全美研究型图书馆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等荣誉。已出版《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追寻失落的圆明园》《史学九章》《槐聚心史:钱锺书的自我及其微世界》等中英文著作。

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出土文献的同源词族研究

作者:李冬鸽著

出版日期:2024-05-30

字数:410 千字

总页数:438 页

定价: 168.00元

同源詞即漢語中有同一語源、音義相關的詞。本書以出土材料本義與《說文》本義不同的聲符爲基礎,盡可能窮盡地系聯同聲符同源詞,嘗試解決聲符與同源詞、出土材料與同源詞系聯以及詞源意義的相通等問題。全書分爲上下兩編,上編從聲符的《說文》本義、現有考釋、出土材料本義、同源詞系聯、通用情況、詞源譜系等幾方面,系統地考證了93個同源詞族(組);下編則以上編的材料爲基礎,探討了利用出土材料系聯同聲符同源詞族(組)的相關問題。充分利用出土文獻對確定詞的本義以及同源詞系聯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也能更好地解釋同源詞之間的關係,系聯到更完整的詞族,推動同源詞研究向前發展。

李冬鴿,河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爲漢文字學、訓詁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專案《出土文獻背景下的同源詞族研究》等2項,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專案《先秦兩漢出土文獻聲符爲本字研究》等3項,出版專著《<釋名>新證》等3部,在《語文研究》《文獻》等刊物發表專業論文20餘篇,獲河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項、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1項。

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瀚海行脚

作者: 王炳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 西域考古60年手记
出版年: 2024-6
页数: 461
定价: 89.00元

本书收录了西域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在六十载新疆考古与研究中创作的十五篇考古手记,记录和叙述了他从开创伊犁河流域考古开始,到发现孔雀河青铜时代墓葬、主持并参与楼兰、尼雅、克里雅、丹丹乌里克、小河等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过程中的所见、所思与所感,也呈现了他一生投身考古事业不断求索的时间脉络。  全书二十六万余字,插图照片一百五十多张,全部与王炳华先生曾经踏查、发掘过的考古现场紧密相关,再现了新中国第一代新疆考古人历经的艰辛与奉献精神,也通过详实的叙述给读者带来一个近距离了解考古工作的视角,让我们可以通过孜孜求索的王炳华先生的行脚笔记,获得西域考古研究的沉浸式体验。新疆考古事业从无到有、由沉寂到为世界关注,在王炳华先生的瀚海行脚历程中得到了圆满的见证。

王炳华,1935年生于江苏,著名的考古学家,1960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即投身新疆考古事业,足迹遍及塔里木盆地周缘各绿洲、罗布淖尔荒原、吐鲁番盆地、天山北麓各绿洲、伊犁河流域、阿勒泰山等等,四十年如一日奔波在考古一线,主持并参与了楼兰、尼雅、克里雅、丹丹乌列克、小河等考古遗址的发掘,形成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取得了大量开创性成果,为西域考古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满世界寻找敦煌

作者: 荣新江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出版年: 2024-5
页数: 366
定价: 98

1900年敦煌藏经洞被发现后不久,数万件敦煌文物文献被英、法、俄、日等国一些“考察”“探险”者骗取、掠夺,致使流散海外,约五万件分藏于十多个国家的四五十个机构及一些私人藏家手中。  作者首次全面梳理自己四十年来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的经历,其中记述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有寻找的艰辛,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少独到的心得与感悟。本书不仅是一份一流学者的学术成长记录,也是国际敦煌学学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本书文字明白晓畅,故事与知识融合,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是极佳的敦煌学入门读物;对于专业读者来说,也可从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治学路径中得到激励与启发。

荣新江,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兼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入选国家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外关系史、丝绸之路、隋唐史、西域中亚史、敦煌吐鲁番学等。著有《归义军史研究》《敦煌学十八讲》《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隋唐长安:性别、记忆及其他》《敦煌学新论》《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唐宋于阗史探研》《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绸之路十八讲》《吐鲁番的典籍与文书》《从学与追念》等。

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宋元绘画之变

作者:李永强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定价:98

由宋入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剧变,其影响是全方位的,当然也势必影响绘画艺术。本书从社会环境、艺术风格、绘画技法、画家身份、画作品评(绘画理论)等方面阐述改朝换代的剧变对中国画的影响,并选取了钱选(宋末)和赵孟頫(元初)作为有重要影响的典型画家作了深入的微观剖析。作者总结了宋元绘画艺术八个方面的转变:(1)由重“写实”(画法)到重“书写”(以书入画);(2)由用绢到用纸;(3)由“高远”到“平远”(画风);(4)由重用色(青绿山水)到重水墨;(5)由自然的“逼真”到人文的“不求形似”(意境);(6)由无款、穷款、隐款到诗书画印完美结合;(7)评鉴标准由重视用笔新细、妙于傅色到看重粗笔写意、以书入画;(8)占据主流地位的由宫廷画家到文人士大夫画家。作者指出,宋代绘画有着深厚的儒家思想基础,留下了很多承载着政教功能的作品;到了元代,由于汉人受歧视而又无力反抗,文人们逐渐构建起一种隐逸文化,画家更多地表现自我的情感体验,这加速了画家的自我觉醒,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本书从社会巨变的大处着眼,从绘画艺术的细处入手,理性地看待宋元绘画转变的细节和绘画艺术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功能,对我们深入理解宋元绘画、理解中国美术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李永强,美术学博士,广西艺术学院教授、学报《艺术探索》执行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造型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史专业委员会理事;出版学术专著《〈宣和画谱〉中的缺位——米芾绘画艺术问题考》《格物与文心:宋代画学论稿》《20世纪中国画名家在广西的艺术创作与活动》《元初绘画新貌的先锋:钱选绘画艺术问题再考》等,发表论文一百余篇;获广西文艺创作最高奖铜鼓奖一次,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三次。

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毛氏汲古阁钞本研究

作者:樊长远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定价: 150

广义的抄本包括稿本和抄本,前者指著作者著作的底本,是书籍的原始状态,最能准确表达著者思想;后者系稿本或刻印本的复写本。在中国古籍中,抄本是一种特殊的版本类型,也是著述保存和流传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我国图书主要靠抄本流传;印刷术发明之后,依然有不少图书靠抄本得以存世。较之刻本,抄本有自己的特点。首先,作为作者手稿的抄本,呈现的是书籍的原始面貌,是祖本,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其次,有些书籍虽有刻本传世,但并不能反映著者原稿面貌,可能经过刻印者的删改,而根据原始稿本誊写的抄本无疑保留了更多原书面貌。第三,有些书籍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未能付刊,只以抄本形式流传。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藏书家黄裳就曾提出“凡是抄本,不论新旧,皆为善本”的说法。明代印刷术的发展已相当成熟,当时刻书地区之广、刻书机构之多,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但当时官、私抄书活动依旧盛行。其中毛氏汲古阁作为明代后期抄书、刻书、藏书的机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各家抄本中,毛氏汲古阁抄本存世量多而抄写精良、影响最大,是明末清初名家抄本的典型代表。“毛抄本”在版本学上已成为专有名词。其抄本所选择的底本多为宋元旧刻,保存了很多古本信息,版本价值很高;一些书籍其旧刻已不存,依靠毛抄得以存留至今,文献价值很高;毛抄抄写之精美、工整也一直为后世为藏书家所称道。

樊长远,北京大学古文献学博士,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著有《美国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志》(史部),曾发表《日知录版本杂识》等论文,整理出版《笘?B日记》《黄陶楼先生日记》《张叔未日记》,参与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汲古阁抄本丛书》等。

7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想吃好的

作者: 张瑞威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副标题: 明清中国的稻米种植和消费 
出版年: 2024-5

本书集中探讨明清时期中国的稻米种植和消费。粮食的主要功能,是为了养活人类。究竟一个人吃多少才够?一方面是营养问题,一方面也是习惯问题。如何能保障一个人吃够?这里涉及到了主食和杂粮、不同品种的稻米的产出问题。如果这其中再加上对于不同品种稻米的口味选择问题呢?围绕这几个问题,本书对于明清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稻米种植方法上的差异进行了探讨,通过华南的粮食种植和消费的个案、长江流域粮食种植和消费的个案论证稻米的商品化以及长途贸易的出现等,以此探讨影响长途稻米贸易量的主要因素,尤其稻米贸易是如何在 “互通有无”——长途贸易应该自由地存在、“养民”——政府的仓储制度两个看似矛盾的传统观念下得到发展的。

张瑞威,英国牛津大学博士,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系主任、中国历史研究中心主任、比较及公众历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广东省本科高校历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8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周易》诠释与清代新义理学的思想源流

作者:姚彬彬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定价: 98

清代学术的“汉宋之争”说法由来已久,就本义而论,“汉学”非特指训诂考据,“宋学”亦非专指思想义理;宋儒于文献考据研究早已开启先河,汉儒亦自有其义理关怀向度。乾嘉学术以重振“汉学”为宗旨,同时颇受汉儒义理学的影响。本书提出,汉学中的《周易》象数学之复兴,是“清代新义理学”的重要构成部分。清儒虽有为古典经籍去神圣化、视“五经”为先秦遗献之倾向,但仍普遍认定“《易》以天道而切人事”。统贯天人的超越性追求,实为中国传统一切学问的精神底蕴,在清学中亦莫之能外。

姚彬彬(1981-),男,山东龙口人。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现任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已出版《现代文化思潮与中国佛学的转型》等著作6部,于海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章门弟子’缪篆哲学思想研究”、“《周易》诠释与清代新义理学的思想源流”等各级课题6项,多次获省部级科研奖项。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思想文化史、佛教哲学。

9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远西旅人

作者: 皇甫峥峥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晚清外交与信息秩序
译者: 汪林峰 
出版年: 2024-6

在总理衙门形成之初,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以魏源、林则徐、徐继畬等人著作为主,成文方式多为在翻译西方文献的基础上修饰,构建信息的方式常为华夷之辨与春秋笔法所左右,寓褒贬于行文中,无法提供便于总理衙门与西方列强交涉所需要的准确、客观、及时的信息。本书通过六位出使欧美的使臣书写“西方”的模式的演变,探索从1860年代初到1895年的三十年间,清朝重建外交信息体系的过程。本书分为八章,《导论》勾画了1865年之前清朝政府对于国外信息采集模式和文种的特点与局限性,其中作为主体的六章,以时间、人物为经纬,分别考察了出使欧美的大臣(斌椿、志刚、张德彝、郭嵩焘、曾纪泽、薛福成)的身份如何从较单纯的“旅者”,转变到“使臣“,再到“外交官”和“战略家”的演进过程。在此过程中,尤其重视驻外使臣的制度化、文书流通的电信化,及江南私人出版业对于清政府信息掌控的颠覆性。《尾声》一章提出甲午战争的前夕,晚清士人中对于西方形成了与官方意识形态相交错的共识与话语,而此观念之变革与清朝向西方派出的使臣所构建的信息秩序息息相关。

皇甫峥峥(Jenny Huangfu Day),美国华盛顿大学东亚研究系学士,加州学圣地亚哥分校历史学博士,现任纽约州斯基德莫尔学院(Skidmore College)历史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近代中外关系史、外交史、国际法学史。出版专著Qing Travelers to the Far West: Diplomacy and the Information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获美国图书馆协会2019年度杰出学术出版物奖,整理出版《晚清伦敦使馆照会档案》,并先后在Modern Asian Studies, Twentieth-Century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中华文史论丛》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10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群众

作者: 肖铁 著译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世纪文景 
副标题: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书写与想象
原作名: Revolutionary Waves: The Crowd in Modern China
出版年: 2024-6-30
页数: 400
定价: 98.00元

中国从王朝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转变中,群众作为中心概念,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思考自我和国家,探寻启蒙与革命的想像载体。本书通过对小说、哲学、诗歌和心理学论著的细读,分析现代中国文化与政治想象中群众的核心性和历史性,更把中国群众话语放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球知识语境下,挖掘被忽视的跨国互动和差异。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综合文学研究、思想史、批判理论和人类科学史,凸显现代人类科学知识的形式、新兴艺术的表现和不断变化的政治诉求之间的纠葛。  现代中国群众话语激发主体性,鼓舞行动,既促进也限制了关于团结的表达,因此同时扩展并约束了大众政治兴起时期政治的地平线。作为第一本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和思想中群众美学与政治的深度研究,本书审视革命时期现代群集想像的许诺和羁绊,并放眼于后革命时期集体生命的重新思考。

肖铁,北京人,1979年出生,芝加哥大学博士,现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比较文学系副教授。著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散文集若干,译作有卡佛《大教堂》和巫鸿《废墟的故事: 中国美术和视觉文化中的“在场”与“缺席”》。

11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从韩国到东亚

作者: [日] 宫嶋博史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副标题: 宫嶋博史的东亚史新解
译者: 戴琳剑 / 甘沁鑫 / 曲向楠 
出版年: 2024-6

《从韩国到东亚》收录了宫嶋博史进入2000年后执笔的部分论文。各篇论文都是作者作为日本的韩国史研究者,在思考该如何应对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时代性课题时的产物。  本书共分4部分,第一部分收录的是与东亚“小农社会论”相关的论文,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东亚视域下的朝鲜王朝,第三部分主要讨论的是如何理解近代作为小农社会的东亚与欧洲的相遇过程,第四部分是作者对于今后韩国研究乃至东亚研究的方向性问题的一些相关思考。  无论是作者在书中提出的“小农社会论”,还是“东亚儒家式近代”,都是作者试图克服当前东亚历史研究中潜存的欧洲中心主义影响,跳出西方话语框架,从真正意义上的内在视角来理解东亚历史的尝试。

宫嶋博史  日本京都大学东洋史学科博士,历任东海大学文明学部讲师、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助教授、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助教授、教授。2002年起任韩国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教授、客座特聘教授。现为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名誉教授、成均馆大学东亚学术院名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韩国经济史、社会史。独立著作有《朝鲜土地调查事业史研究》、《两班》、《我的韩国史学习》、《日本历史观的批判》等。此外合著和主编的专著有《明清和李朝时代》、《在亚洲思考》等30余种。

12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有形之手

作者:柴彬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副标题:16世纪英国工商业领域的国家治理

出版时间:2024年05月 

定价: 89.00元

英国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而英国之所以能够率先实现工业化,与工业革命之前英国政府的工商业政策密不可分。当时英国政府凭借融贸易保护、工业扶植、国家治理为一体的重商主义,依靠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的持续扶持和治理,为后来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就了19世纪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本书对全面深刻理解英国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旨在通过回顾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一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都锋时期对工商业经济实行政府治理的史实,揭示英国实现近代之“大国崛起”的深层原因。

柴彬,甘肃省天水市人,上海大学教授,历史学博士。研究领域为世界中世纪史、英国中世纪史、近代史、英国社会经济史。中国世界中世纪史研究会理事、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理事、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世界史学会理事, 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评审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世纪英国工商业国家干预研究》。译有《世界帝国史:权力与差异政治》(独译)、《新编剑桥中世纪史》第六卷(合译)等。已在《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等世界史学科权威及核心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

13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公民们

作者: [英]西蒙·沙玛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法国大革命编年史
译者: 俞敏、祖国霞 
页数: 1256
定价: 188.00元

西蒙·沙玛在这部充满挑战性、波澜壮阔的的编年史中写道:在法国大革命前夕,旧制度远非奄奄一息,而是充满了活力和能量的迹象。这颠覆了许多传统观点。沙玛主张,大革命并没有产生一种“公民的爱国文化”,相反,在此之前这种文化就已经存在了。他认为,特权等级对新鲜血液持开放态度,“资本主义贵族”深入参与工业企业,支持技术革新。如果沙玛的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路易十六政权的财政危机并不必然会导致革命的结果,相反,是一种在浪漫主义支持下的、对暴力的崇拜引发了一个被偏执狂笼罩的国家的历史巨变。

西蒙·沙玛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现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史和历史学的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专长于艺术史、荷兰史、犹太人史和法国史。同时他还是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撰稿人和解说。他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基督学院,曾在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和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任教,1995年被遴选为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的荣誉成员,2015年成为英国学术院通信会员,2017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2018年被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代表作有:《爱国者和解放者》(获得1977年度沃尔夫森奖和列奥·格什伊奖),《富庶的窘境:黄金时代荷兰文化解析》(获得1987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奖),《公民们:法国大革命编年史》(获得1989年纽约时报年度最佳图书奖和约克郡邮报图书奖,2008年被选入每日电讯报110种最佳图书),《风景与记忆》(获得1996年莱昂纳尔·特里林图书奖和WH.史密斯文学奖)《英国史》(获得2001年广播出版业杰出作者奖),《艺术的力量》,《犹太人的历史》等。

14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美国的暗面

作者: [美] 奥利弗·斯通 / [美] 彼得·库茨尼克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新民说 
副标题: 战争、军火生意与帝国扩张
译者: 潘丽君 等 
出版年: 2024-6
页数: 1172
定价: 188.00元

本书完整讲述了美国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帝国在崛起过程中的黑暗面。通过深度记录、分析美国从威尔逊到特朗普这18任总统任内对其他国家进行军事干涉的历史,奥利弗·斯通展示了美国为追求利益而踏上帝国与征服之路的过程中犯下的种种错误。从血腥镇压菲律宾独立斗争开始,跨越两次世界大战,到持续多年的反恐战争,本书详细、生动地展现了美国如何在资本和野心家的裹挟下,以保卫国家安全、消除潜在威胁、传播民主与自由等借口,在拉美、亚洲和中东等地区反复卷入冲突的历程。借助最新研究和新近解密的资料记录,本书精心记录了美利坚帝国缔造过程中的种种残酷画面,充分展现了在20世纪里,一小撮美国人如何为了利益而做出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决定,同时很好地解释了美国为什么能够在一百多年里从欧洲老牌帝国的跟班一跃成为如今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美国人,毕业于耶鲁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好莱坞重量级导演、编剧。奥利弗·斯通是一名越战老兵,曾在战争中负伤,因而对战争的危害深有体会。越战结束后,他开始学习电影创作,凭借“越战三部曲”(《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天与地》)闻名于世,其中前两部影片帮他两度斩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斯通之后又拍摄了多部政治题材的作品,展示了他处理战争、混乱和阴谋的出色技巧,如《刺杀肯尼迪》《华尔街》《尼克松》《世贸中心》《小布什传》《斯诺登》等。


彼得·库兹尼克(Peter Kuznick)美国人,美利坚大学历史教授兼核问题研究所创始人,美国历史学家组织杰出讲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及核能历史,著有《超越实验室》(Beyond the Laboratory)《反思冷战文化》(Rethinking Cold War Culture)等。

15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電影與文化冷戰

作者: 李尚峻 
出版社: 中国台湾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副标题: 美國外交與亞洲電影網絡的起源
原作名: CINEM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 US Diplomac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Asian Cinema Network
译者: 萬象翻譯 / 鄧冰瑩 
出版年: 2024-6
页数: 392

《電影與文化冷戰》探索了在冷戰政治高峰時期,新興獨立國家和殖民國家之間的跨國合作和競爭,如何形塑了二戰後的亞洲電影。李順真在對亞洲電影文化和產業的分析中,同時採用了全球和區域取向的研究方法。亞洲地區的新經濟格局和早期電影創業家間共通的戰後經驗,受到冷戰政治、美國文化外交,以及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期間更加旺盛的文化流動所影響。作者詳細審視此混亂時期的文化現實,並根據冷戰時期因「不結盟」運動的影不斷擴大而形成、破裂和重建的國際關係,在此脈絡下全面重建亞洲電影史。  作者闡述了當時東亞和東南亞電影界高層、創意人員、政策制定者及學者力求將他們受好萊塢啟發的體系產業化,進而擴大市場,並提高其文化產品的競爭力。為此,他們成立了亞洲電影製片人聯盟,共同主辦亞太影展,並聯合製作電影。《電影與文化冷戰》闡明,亞洲戰後最初密集形成的電影製片人網絡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冷戰文化政治的結果和美國霸權的產物。在東京、新加坡、香港、吉隆坡等眾多城市舉辦的亞太影展,是冷戰期間電影人才一年一度的展示場合,而中央情報局也藉此機會,建立並維持美國與亞洲之間在文化、政治和制度各方面的聯繫。《電影與文化冷戰》以躍然紙上的筆觸,高度還原了這段幾乎被遺忘的亞洲劇院和電影產業史。

李尚峻 Sangjoon Lee  現為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副教授。著有本書之原文專書Cinema and the Cultural Cold War: US Diplomac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Asian Cinema Netw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0), 同時也是以下著作之編輯/ 共同編輯:Hallyu 2.0: The Korean Wave in the Age of Social Medi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5)、Rediscovering Korean Cinema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9)、The South Korean Film Industry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24)、Remapping the Cold War in Asian Cinemas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2024),以及Routledge Companion to Asian Cinema (2024)。曾於2019年獲得「The David H. Culbert Routledge-IAMHIST Prize」最佳論文獎, 目前正在撰寫其最新專書Destination Hong Kong: South Korean Cinema’s Encounter with Sinophone Cinemas。

16

史学研究公众号| 整理推荐

Sniping Rifles in the War Against Japan 1941–45

作者: John Walter 

出版社:  Osprey Publishing

出版年: 2024-02

Fully illustrated, this absorbing study explores the evolving sniping technology and tactics employed by both sides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during 1941–45.During World War II, both the Japanese and their Allied opponents made widespread use of snipers armed with a variety of rifles, scopes and accessories and prepared by widely differing levels of training and tactical doctrine. The challenges of fighting in a variety of harsh environments, from the Pacific islands to the vast expanses of China, prompted improvisation and innovation on both sides in the ongoing war between snipers and their adversaries. Often operating at relatively close ranges in restrictive terrain, snipers made particularly ingenious use of camouflage and deception as the fighting spread across Asia and the Pacific in the wake of the Pearl Harbor attack, while troops tasked with countering enemy marksmen had to learn the hard way how best to defeat a seemingly invisible enemy.Small arms expert John Walter considers the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rifles, scopes and accessories deployed by Japanese snipers and their Allied counterparts, as well as their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sniping tactics and training. Specially commissioned artwork and carefully chosen photographs illustrate this enthralling study of the sniping war in Asia and the Pacific during World War II.

John Walter is among the world's most prolific writers on small arms, and the author of 70 books.

往期内容

史学研究 | 2023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21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20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19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18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史学研究 | 2017年历史学类十大好书


2023年往期书单合集

2022年往期书单合集

书单 | 2018-2021年历史学新书合集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3)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4)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5)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6)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7)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8)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9)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0)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1)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2)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3)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4)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5)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6)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7)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8)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19)

书单 | 2024年历史学新书(20)


史学研究
分享高质量的史学资讯:shixueyanjiu2015@163.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