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野路》第二卷最后一篇文章吗?是李亚伟(陈亭夫的诗歌偶像)写的《口语和八十年代》,在文中李亚伟对口语诗歌极度推崇,几乎认为这是唯一值得提倡的诗歌语言。
“诗歌肯定只能用口语去写,当然,是八十年代至今,社会生活中普遍交流的那种语言,并且是每个诗人自己找到的那种口语。”
“如今,刻意用某种翻译过来的像诗的语言模式去写作,和现在专专心心写七律一样,我看到二者的差别也就是五十步和一百步。”
看了李亚伟所说,我还挺意外,因为在我印象中,李亚伟8090年代的诗歌不算特别口语化,至少没有同时代的韩东伊沙的那种口语程度。
但我也不认为李亚伟对口语的理解有问题,我只是想:每个人会有自己认同的口语标准。
我负责野火口语诗栏目已有一段时间,其实我本人远非只写口语,按照我自己理解的口语标准,我大约只有三到四成诗作算比较口语。
最初写口语诗,是二十多年前,网上认识了一些口语诗人,和他们在一起,很难交流其他类型的创作。
但后来,我有了一些自觉,比如我母亲患老年痴呆,我带她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我想把这事完整记录下来,包括那些细节。我发现我无法以任何修饰强的语言做到,还是口语直接且真实。
每个人不仅有自己的口语标准,也有自己走近口语的方式。走近口语的方式,某种程度就是走近生活的方式。
陈亭夫至今关注深深影响过他的李亚伟,据他说:李亚伟后期诗歌变得很口语,有时就是伊沙那种。我觉得,这应该是李亚伟随年岁增长,逐渐放下对繁复形式的追逐,距离生活更近;再后来,据说他连诗都不写了,如今卖茶叶,近得只有生活。
沉浸于生活的感受和品味,爱一杯茶,不一定写诗。挺好。
英国艺术家翠西·艾敏((Tracey Emin,1963-)的作品《我的床》
亲爱的
|张浩然
被抠掉的方土我当星星咽到肚里
我此刻的抒情像膏药
贴住你最完美的一颗痣
太阳下山后
我像狗一样牵在你身后
忍不住咬向你最华丽的结
亲爱的
我是你的筹码或者是合同
你下注的时候才会想念一份保险
当我装修心情的时候
时常会想起我不能给你
一个家
闲事
|杨小青
在路边 我看见一条小狗
叫得很凶
正欺负一条大狗
便下意识地 跺了跺脚
大喝一声
小狗落荒而逃
而大狗
并不领情
对我一阵狂吠
我悻悻然
紧走几步
直至拐角 互不相望
那狗还在叫
作者简介:安徽省南陵县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诗集《受潮的琴弦》等。
瘦
|陈世
世界淋了雨
一双旧鞋子
贫困的城池
一只鸡
死亡是唇
死亡是城市
死亡是水果
死亡是谜底
窄门碎灭
袜子兜住故事
瘦子逃了
一道河 纸上黄昏
嘘 世界淋了雨
我要取走
你脸上有肉的样子
想自杀的X
|赵瑞雪
总会担心站到湖边的人们
直到X看到他手上
拿着一根钓鱼竿
湖边最近站了很多人
有男有女
X每次
都盯着对方的背影
打量很久之后
才离开
虽然
X是一个真正想自杀的人
出门
|阿恩
出门去了
把书桌上的日常整齐码好就
出门去了
从去年冬天开始
这棵行道树上
就挂了一条校服裤(蓝白相间那种)
男孩女孩,运动鞋
允许光线穿过的白T恤
信息来自无需节约的场地
一直堆叠
到二楼
窗台边
他将这些整理好
就出门去了
我爱我家(选一首)
|酷乐猫
这几年,外婆做菜
越来越咸,但是我们都
照常吃饭,只不过
多吃几碗
就像一杯,速溶咖啡
喝到,底的时候
只要加水,就
不苦了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