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分享的是陈述、曾骄、温都苏、早大、潘硕珍、维荣子这六位作者的诗歌作品。由于个人原因这一期和大家见面的时间有一点晚,所以开头就不写得太多了。高考已经结束,暑假快要开始,今年已经过去一半,我们不可能同时感受到这些,但是通过诗歌可以。诗歌是生活的侧面,也让生活更加立体,这也许就是我们还需要诗歌的原因。
刘乐山
郑州二七塔
郑州折叠
|陈述
桥梁折叠,大厦折叠
医院折叠,河流折叠
树木折叠,麻雀折叠
影子折叠,双肺折叠
然后,一座城市对折起来
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
消失在时间中
浅评:诗歌的题目也是诗歌的一部分,当这首诗歌加上题目时,历史、现实完成了一次折叠。
看病
|曾骄
咳嗽有十多天了
不敢和年迈的爸妈说
同室友借了两百块钱
才去医务室看病
1块钱的挂号费
照了肺部CT,8元一次,共两次
咽喉没问题,肺没问题
只是缺少睡眠,略微贫血
医生很严肃地批评了我
二十多岁的小伙活得像六十岁老头
叫我别熬夜,饮食要均衡,多喝水
最后开了两盒清凉喉片,共4毛8
走出医务室,摸摸自己的口袋
还剩两百块钱,我的病好了
浅评:诗歌的细节就体现在看似重复的记录中,来源于个人情感的写作,因为有了这些重复的细节,才成为一种普遍的感受,在读者中引起共鸣。
|温都苏
母亲没有同年轻时的闺蜜那样
嫁到省外,离开村子那个井一样地方
母亲带我见过最大的世面,便是镇里的集市
半辈子过去了,村里的房子在变
通往外面世界的路在变
村口的界碑,连同文字都换了又换
唯一没有变化的,是母亲只认识界碑
界碑,将我的母亲界定在那个村庄
外面的世界,不管有多么的斑斓
在母亲眼里,只有黑色的符号与白色的空地
母亲除去的杂草,多于我看过的文字
后来,她不知道我去往了何方
地名一个像故事里必不可少的词汇
口耳相传,她知道我去的地方应该很远很远
母亲不会问,她只担心我在外有没有遇到风雨
视频将母亲的爱平面化,语言化
可要书写母亲时,形容词渐渐成了我词汇的盲区
————2024 母亲节
浅评:对于日常生活的把握,使这首诗歌中的母亲成为作者自己的母亲。也正是作者对这些日常生活的把握,诗歌中的母亲又带有大多数母亲共通的气息。
勇敢
|早大
这几年
到了妈妈做妈妈的年纪
很多矛盾
爆发在我们之间
对峙中
我的不满遮蔽了
妈妈原本的模样
刚做了妈妈的闺蜜
向我描绘
生产的疼
撕心裂肺
我想到了妈妈
至少
三十年前
在有我这件事上
她没有怂
浅评:真实情感的流露会让诗歌中个人的部分变得易于读者理解,而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则是需要作者反复推敲的。
|潘硕珍
临近花甲之年
混成了拥有“三高”的高太公
可惜还是一介小人物
浅评:读一首诗,或会让人深思,或会让人感动,或会让人会心一笑,无论获得了哪一种感觉,这首诗都是一首成功的作品。
寻瘾者
|维荣子
在门外放一张折叠床
每当和平年代
我们就在上面寻欢
朱砂的忌讳
|维荣子
事情的起因是我去洗脚
一个年过几十的阿姨给我按背
她看了我带着的朱砂串
问我开过光没有
我答曰:开过鸟
她跟我说下次你要洗脚
记得把朱砂串
取下来放在一边
我不明所以
她说有些女人
不干净会破了什么东西
我记不太明白了
不过也没必要介意
毕竟我也不是什么虔诚的信徒
还有一个啊
就是到底什么才算干净呢?
浅评:平时的经历以及日常的思考会让人写出不一样的作品,这也是作者宝贵的财富。如果在诗的写作中遇到了瓶颈,那就先把诗放一放,去生活、去思考。
本期编辑:刘乐山
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