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在使用着各种各样的词语,它们构成了我们的语言,塑造了我们的思维,甚至决定了我们的行为。然而,你是否曾注意到,有一个词语,它平凡无奇,却又在不经意间,成为了你心灵的束缚?这个词语,或许你每天都在使用,却从未真正审视过它的力量——它,就是“应该”。
2
当我们对外界使用“应该”这个词时,我们其实是在设定一种理想化的标准,希望他人能够符合我们的期待。比如,我们可能认为朋友“应该”在关键时刻支持我们,伴侣“应该”理解我们的每一个情绪,同事“应该”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完成工作。然而,现实往往不遂人愿,当这些期待未能实现时,失望、愤怒、甚至怨恨便会悄然滋生。
这种对外界的“应该”心态,不仅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疲惫与挫败,还可能导致关系的紧张与破裂。因为我们忘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他们无法完全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而当我们试图用“应该”去约束他人时,其实是在剥夺他们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是在为自己制造不必要的痛苦。
与对外界的“应该”相比,对内的“应该”或许更加隐蔽,却同样具有破坏性。我们内心深处可能有一个声音,不断告诉自己“我应该更成功”,“我应该更完美”,“我应该永远保持积极与乐观”。这些“应该”不仅是对外在成就的苛求,更是对内在状态的压迫。
当我们用“应该”去定义自己时,我们其实是在给自己设定了一个无法企及的标准,一个永远无法达到的理想状态。这样的自我苛求,不仅让我们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感到焦虑与不安,还可能让我们在失败面前感到绝望与自责。因为我们忘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与不足,而真正的成长,是在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中逐渐前行。
3
“应该”这个词,往往源于我们童年时期受到的种种影响。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可能受到父母、老师或其他权威人士的影响,他们通过言语、行为或态度,向我们灌输了一套“应该”的准则。这些准则,可能是对成功的追求、对完美的执着,也可能是对道德规范的严格遵守。
在家庭中,孩子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可能会放弃自己的创造力、愿望和目标,转而追求父母为他们设定的“应该”。这种被迫的顺从,不仅阻碍了孩子的自然发展,还可能导致他们疏远人群,对他人感到害怕。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孩子可能会发展出自恋倾向、受虐倾向或完美主义倾向。有显著完美主义倾向的病人在童年时期,往往会受到自以为是的父母的影响。这些父母会在孩子身上施加不容置疑的权威,主要参考一套标准或是一种个人专制管理。
在“应该”的束缚下,我们逐渐失去了自己的重心,将判断标准完全转移到权威人士的身上。这个过程是缓慢而无意识的,我们开始相信父母或老师的判断,认为他们的标准就是绝对正确的。于是,我们对于好坏、满意与否、愉悦或伤心、喜欢或讨厌的评价,都来自于外部世界,与自己无关。我们再也无法拥有一个独立的判断,而是将外部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标准,以此来维护一种假性的独立。
4
那么,如何打破“应该”的隐形枷锁呢?
首先,将“应该”换成“可以”。“应该”给人的感觉是“只有这个,没有其他”,而“可以”则给人以选择:“你可以选择这个,也可以选择其他。”用“可以”代替“应该”,不再强行要求别人,在给别人选择的同时,自己的内心也开放了很多、轻松了很多、自由了很多。这会让我们不再像从前那么偏执、焦虑、挫败,也没有那么容易生气了。
其次,用“想要”代替“应该”。当我们说“我想要更成功”,“我想要变得更好”时,我们是在表达自己的愿望与追求,而不是在给自己施加压力与负担。这样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同时,也能享受过程中的快乐与满足。这意味着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了解自己的真实需求与渴望。不要盲目追求外界的“应该”,而是要发掘自己内在的动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并为自己全然地负责。
总之,“应该”这个词,就像一把无形的锁,将我们束缚在期待与苛求之中。而换一个词语,换一种心态,就是打开这把锁的关键。让我们用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释放自己,拥抱更加自由与平和的人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会发现自己的内在力量,还能与周围的人建立更加健康、和谐的关系。
编写:何鸿静
宣制单位:重庆市江北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
单位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港安3路2号(地铁/公交寸滩站旁)。公交656、812、817、866、884路寸滩站,或轻轨9号线保税港站换乘4号线到寸滩站1B出口。
联系方式:门诊预约电话023-67770066;睡眠心身病房住院电话023-67077395;江北区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天使在线023-67995995(24小时免费热线)
心理健康,你我同行!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重庆市江北区心理健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