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治疗中何时不适合回归责任给儿童?

文摘   2025-01-04 09:45   重庆  


游戏治疗中何时不适合回归责任给儿童


      并不是每个儿童都适合回归责任,因此治疗师必须视每个儿童的特殊情况决定是否运用回归责任给儿童的技巧。有些情况不适合把责任回归给儿童,这些特殊的情况包括:

(1)治疗师相信儿童没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儿童的行为正在退化,而治疗师认为这些退化行为适于该特定的儿童:

(3)儿童的过去史显示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有人照顾他;

4)儿童的生活过得很不好,需要特别的抚育。

-儿童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儿童没有能力作,却被成认告知他真的可以做到时,对儿童而言是非常挫折的。有时候治疗师不确定儿童是否真的可以做某事时,建议儿童一起合作通常比较有用,而且具有鼓性。治疗师可以建议儿童一起进行活动(例如:「让我们成为伴一起做吧!你把鞋带绕一个圈,我在它旁边另绕一个圈」),或要儿童提供完成任务的方向(例如:「告诉我你希望把它抬多高,它应该放在柜子上哪个位置?)。如此可以避免将儿童无法完成任,暗示成儿童缺乏能力,这会让儿童非常挫折。

儿童行为退化


SUMMER

假如治疗师的理论取向主张退化行为对儿童具有治疗性,那么当儿童行为正在退化时,治疗师可能选择不回归责任给儿童。例如:当一个9岁小孩用小婴儿的声音问:「你可以用这个毛毯包住我的宝贝吗?治疗师可能选择为他提供协助。

儿童的过去史

有些儿童的过去史显示缺乏心理能力,或在某些情况下无法照自己,可能是遭受创伤或孩童时某些教养因素,导致儿童现在无法负责任。创伤经验会影治疗师回责任给儿童的决定,例如:一位8岁儿童,在他2岁时从楼梯上摔下来,跌断两双手臂,现在他对楼梯非常焦虑,如果没有成人牵着手,他不敢爬楼梯。如果他要求治师在他们爬楼梯到治疗室时牵着他的手,治疗师可能不会选择回归责任给儿童。
      下面例子说明儿童的教养可能会影治疗师回责任给儿童的决定,例如:一位7岁儿童的妈妈在她一岁时过世,她的父亲因抑郁症而住进医院,一直没有康复。该儿童由一些远房亲戚扶养大,他们本身都有好几个孩子,因此无法给该儿童太多的关注。她非常需要而且也不断要求治师为她做一些她自己可以做的事情。治疗师认为她比一般儿童需要更多抚育,因此并没有回归责任给她,即使治疗师认为该儿童有能力照顾自己。当儿童对自己的感觉逐渐变好时,治疗师就可以开始回归责任给她了。



儿童目前的情况

如果治疗师了解儿童目前的生活情况,有时在特殊情况的考量下,其可能会选择不回归责任给儿童。例如儿童这一周或这个月过得很不好,创伤经验周年纪念、家庭极度混乱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非常独立的儿童也会要求协助,因此治疗师可能决定不回归责任给儿童。例如:一位六岁儿童开始就接受游戏治疗,他总是自己为枪上子弹。周末他的父母告诉他,他们即将离婚后,他要求治疗师帮他上子弹。治疗师决定帮他做,而不回归责任给他。




不同理论取向的应用


从各种游戏治疗取向专家的调查资料显示,回归责任给儿童是一种在阿德勒、儿童中心、认知行为、荣格、完形、处方治疗,及心理动力等学派广为使用的游戏治疗技巧。接受硏究调查的专家中,叙事取向游戏治疗(A-Taylor de Faoite)、治疗性游戏(E.Munns)、及一位完形学派游戏治疗学者(F. Carroll)并无使用这个技巧。
      Taylor de Faoite解释他之所以未用此技巧,乃因他会在此情形与孩子「共同建构经验」(co-construct an experience)。

所有使用这个游戏治疗技巧的治疗专家在应用回归责任给儿童的技巧时,情境非常一致。他们会在儿童要求他们做一些无须协助便能自己做的事,或是要求他们帮忙作决定,自己却没有尝试去做的时候,运用回归责任给儿童的技巧。
      非指导性游戏治疗师认为他们回归责任给儿童的方式非常简单,很少结合直接和间接的方式使用。对于要求帮忙作决定的儿童,非指导的游戏治疗师会用各种直接的方式告诉儿童:「在这里,你可以自己决定。」。对要求行为协助的儿童,非指导的游戏治疗师会用间接方式,例如反应儿童的感受、重述求协助的内容、追踪儿童的行为或是运用小鼓励。
     许多指导性的游戏治疗师则表示,他们运用回归责任给儿童的技巧时作法比较复杂。他们可能(1)猜测孩子隐微的含意(Kottman,2003),(2)在回归责任给儿童前,先对儿童诠释他们要求治疗师帮忙、指导或同意的原因(k.O'Connor,个人访谈,1997年10月)。
       R. Van Fleet(个人访谈,2010年2月)特别强调,虽然她也做回归责任小孩,假如一个孩子需要帮忙,她总是会跟孩子的指引来帮助他。她相信要了解为何孩子需要帮忙是很难的,她不相信直接回归责任给小孩子的方式(例如你可以自己想办法)。


       回归责任或不回归责任给儿童,在游戏治疗中,都属于比较考验治疗师的经验和技术的一个环节,作为治疗师只能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尝试和试验,才能获取熟练和得心应手的技巧。



END



心理治疗师

简宇涵

心理治疗师,重庆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擅长:运用表达性心理治疗(沙游、绘画、游戏等)解决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焦虑、抑郁、厌学、注意缺陷多动、自闭症等);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成人的性心理治疗和婚姻家庭咨询。

宣制单位:重庆市江北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
单位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港安3路2号(地铁/公交寸滩站旁)。公交656、812、817、866、884路寸滩站下车即到,轻轨9号线保税港站换乘/轻轨4号线寸滩站1B出口。

联系方式:门诊预约电话023-67770066;江北区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天使在线023-67995995(24小时免费热线) 

心理健康,你我同行!

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

“江北区心理健康促进中心”




重庆市江北区心理健康中心
重庆市江北区心理健康中心是重庆市江北区卫健委批复重庆市江北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设立的公共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是江北区社会心理服务的区级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