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手机的功与过

文摘   2024-06-13 09:00   重庆  

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下,手机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它已经成为了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的同时,我们对手机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忌惮。我们可以列出很多过度使用手机引发的忧虑,比如

越来越多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贴上“手机成瘾”的标签。还有的人控诉在聚会和约会这样的社交场合中,手机的过度使用往往成为破坏关系的“隐形杀手”——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聚会,却因为大家各自低头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而变得寂静冷漠;原本应该专注于对方的眼神和话语的约会,也因为手机的介入而变得心不在焉,让双方感到失望和不满。

手机的功与过,成为当下人们争议很大的话题,也是人们自我言行不一的典型(边看边吐槽手机,看着手机让别人少看手机)。

一、反方:手机里面的害处多

1、真实的沟通在屏幕间流失。

过度依赖手机,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沟通大大减少。面对面的交流被手机屏幕上的文字、图片和视频所替代,我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虚拟世界来与他人互动,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这种沟通方式的转变,也在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

2、社交能力在手机屏幕前逐渐退化。

手机依赖不仅减少了真实沟通,更在无形中削弱了我们的社交能力。面对面的交流需要我们运用语言、表情和肢体语言等多种方式来传达信息和情感,而手机依赖则让我们逐渐失去了这些技巧。我们变得不善于观察他人的表情和动作,不擅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使得我们在现实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在和尴尬。

3、信任感削弱。

文字本身并不总是能够完整、准确地传递真实的信息,它容易引发误解和歧义。我们可能会因为对方的一条短信或社交媒体上的留言而产生疑虑,怀疑对方是否隐瞒了什么重要信息,或者在与他人进行不当交流。这种基于文字交流的不确定性和猜疑,会破坏我们与他人之间的信任基础。

......

二、正方:手机背后的无奈多

1、我需要独处,我需要自我关爱。

社会生活节奏快,白天工作,我的时间被单位安排;整天学习,我的时间成为被老师决定......回家再晚,我都想在那个完全属于我自己的空间里享受自主、自由的快乐。

2、城市套路多,回不了农村,而且农村欢乐少。

人与人的信任是脆弱的,人际情感的流露是危险的,网络帮助我屏蔽了这些麻烦,也满足了我对关系的需求。两全其美。

我信任的亲人、朋友、同学都远在他乡的,我更享受在网络上与他们保持联系。当我在工作/学习/家庭中遇到什么奇葩事情,我会第一时间给朋友发个信息,吐吐槽。

3、不是我们依赖手机,是手机让人依赖。

手机不仅具备通讯功能,还融合了娱乐、社交、学习、工作等多种用途。我可以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获得信息、与他人交流、消磨时间,即时地满足各种需求。即时满足能够迅速带来快乐和满足感,等待和延迟满足则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和焦虑。你不想追求快乐吗?你可以忍受这样的焦虑吗?你能够想象没有手机的不便吗?

......

3、循环因果:打破非黑即白的思维

上面的观点似乎都很有道理,结合起来也许更好:过度使用手机既是问题的结果,也是问题的原因,正方两方只是在强调其一。这是循环因果的思维。

在临床工作中,很多学生是因为过度使用手机而被父母要求通过咨询改变。这时他们对手机使用过度往往是一个信号:孩子面临的心理困扰无处排解,他们在过度使用手机作为“喘息”的方式,过度使用手机是他们遇到心理调节困难的信号,也是他们心理出状况的“症状”。正如我们没法只通过冰块来降低一个高烧不退的人的体温,我们还需要解决导致高烧的“病因”,要解决过度使用手机的问题,也远比要求少用这样的“命令式干预”更复杂,尤其是对于那些有病理性问题的人。

随着过度使用手机的时间的推移,大脑会逐渐适应这种高频率、高强度的刺激,让我们对即时满足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不自觉地陷入手机依赖的困境——紧急情况下,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抓住最近的一根稻草,即便眼前没有稻草,你也会顺势抓一下。好比我们在惊悚之时会下意识地叫“妈呀,救命啊”,即便妈不在身边,或者你和妈关系好不好,妈都是我们出生时就习惯了的生存依赖对象。


当你要劝一个人放下手机时,你需要:先不急着贴标签,评论,讲大道理,而是思考和解决引发过度使用手机这一问题的更根本动因是什么,对因处理;也思考一下他在用手机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帮助她们发展满足这些需求的其他可能方式;你身体力行,推动他或陪他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多点耐心,不寄希望于一劳永逸,期待每一次干预都可以解决问题,那你会反复体验到挫败。


如果你只会对拿着手机的人说:你要多跟人交流,一起去户外走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宁静,一起吃饭,分享美食的快乐和彼此的点滴生活,尝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这些真实而美好的体验,远比虚拟世界中的点赞和评论来得更加珍贵......我告诉你,这大概率没啥用。


吕洲 华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和重庆市江北区家庭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心理咨询师


宣制单位:重庆市江北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
单位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港安3路2号(地铁/公交寸滩站旁)。公交656、812、817、866、884路寸滩站,或轻轨9号线保税港站换乘4号线到寸滩站1B出口。

联系方式:门诊心理咨询(2号楼2楼)预约电话023-67770066;

睡眠心身病房住院(2号楼8楼)电话023-67077395;

江北区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天使在线023-67995995(24小时免费热线)



重庆市江北区心理健康中心
重庆市江北区心理健康中心是重庆市江北区卫健委批复重庆市江北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设立的公共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是江北区社会心理服务的区级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