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作为父母,总是不可避免的对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期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刻在我们的基因里。但是有些期望,传递的是“相信的力量”;而有些期望,则试图将孩子塑造为父母心中理想的模样,忽视了孩子真实的自我。
贰
有个笑话是老师对学霸和学渣的同一行为——在看书的时候打瞌睡,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对学渣——这个娃儿学习不认真,一看书就打瞌睡,而对学霸——这个娃儿学习好认真哦,打瞌睡的时候都在看书学习。
心理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叫做“期望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通常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行为的期望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的现象。它深刻揭示了成人对孩子的期望如何影响孩子的表现。心理学家在实验中从班级中随机挑选部分学生,告诉教师这些学生拥有过人的智力水平,极具发展潜能,但要对其他人保密。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被随机选中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大,且变得十分自信积极。原因在于,教师基于这一期望,开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他们更多地看到了学生的优点,给予了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这一效应的核心在于“相信的力量”。当教师相信学生有能力做得更好时,他们的言行举止中会不自觉地流露出这种信任,而学生感受到这份信任后,会更加自信,从而激发出更大的潜能。这样的正面解读,如同温暖的阳光,滋养着孩子的心灵,促使他们茁壮成长。
如果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育儿态度,还可以从相反的角度来思考——“不相信的力量”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叁
有一类的“期望”看起来也是为了孩子好,但背后传递的不是“相信的力量”,而是“不相信的力量”。
这样的“期望”,它不是温暖的阳光,而是冰冷的模具,试图将孩子塑造成父母心中理想的模样。这种期望,往往源于父母未实现的梦想、对社会的刻板印象或对成功的狭隘定义,它忽视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独特性与多样性。
在这种期望之下,父母可能会对孩子表现出各种不满意,从成绩到性格,从兴趣爱好到职业规划,都试图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改造。这不仅剥夺了孩子自我探索与成长的机会,还可能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与疏远。更重要的是,这种期望让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被接受与理解,从而损害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举一个常见的小例子:孩子做完作业了,原本是玩耍的时间,但妈妈让孩子再额外地进行一些学习,孩子也答应了,但做了一半感觉有点坐不住了,就不想继续了,妈妈就开始说“你就是不爱学习,喜欢偷懒”、“你说过的话不算数”。这个孩子认真地完成了作业,这是值得肯定的;在妈妈的额外要求下,这个孩子也愿意继续学习,代表有上进心。这个孩子已经做了的很多事情、这个过程中展现的很多优点,被妈妈的评价一笔抹过,变成“懒惰”、“说话不算话”等评价。这个孩子如果出现越来越不想学习、感觉没有自信、充满愤怒等情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肆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区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期望态度,明确自己的期望是出于对孩子能力的信任与鼓励,还是试图将孩子塑造成自己心中的理想模样。真正的爱,是接纳孩子的全部,包括他们的优点与不足,是给予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鼓励他们成为自己,而非他人眼中的“完美孩子”。
让我们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心态,与孩子一同成长,欣赏他们每一次尝试的勇气,珍惜他们每一份独特的才华。在爱与智慧的引领下,让“期望”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灯塔,照亮他们前行的方向,而不是成为束缚他们自由的枷锁。
编写:何鸿静
宣制单位:重庆市江北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市江北区精神卫生中心)
单位地址:重庆市江北区港安3路2号(地铁/公交寸滩站旁)。公交656、812、817、866、884路寸滩站,或轻轨9号线保税港站换乘4号线到寸滩站1B出口。
联系方式:门诊预约电话023-67770066;睡眠心身病房住院电话023-67077395;江北区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天使在线023-67995995(24小时免费热线)
心理健康,你我同行!欢迎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江北区心理健康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