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终产物,肌酐分为尿肌酐与血肌酐。血肌酐(Scr),一般认为是内生血肌酐,内生肌酐则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在肌肉中,肌酸主要通过不可逆的非酶脱水反应缓缓地形成肌酐,再释放到血液中,随尿排泄。因此血肌酐与体内肌肉总量关系密切,不易受饮食影响。一般每 20 g 肌肉可代谢产生 1 mg 的肌酐。
血肌酐有两大来源:外源性肌酐(来自食物中动物瘦肉在体内代谢分解后的产物)及内源性肌酐(体内肌肉组织分解代谢),一般情况下,由于人体的肌肉量和饮食相对稳定,故肌酐的生成量也是相对恒定的,体内总肌酐 = 血肌酐 + 尿肌酐。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肌酐主要是通过尿液排泄和肠道的排泄。尿液排泄占肌酐排泄的 90% 以上,肠道排泄在平时只占不到 10%。可通过肾小球滤过,在肾小管内很少吸收,每日体内产生的肌酐,几乎全部随尿排出,一般不受尿量影响。尿肌酐排的越多,说明肾脏滤过功能强大,而血肌酐水平升高,则说明肾脏功能有所损害。当到达了尿毒症期,这种尿中肌酐排泄严重降低的时候,胃肠道肌酐的排泄上升,逐步升高至整个肌酐排泄总量的 40% 左右。肾内科一般通过肾小球滤过率(GFR)反映肾功能的正常与否以及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病情严重程度。目前反映 GFR 水平的指标主要是尿 β2-MG 和 Scr,但 β2-MG 在测定时受诸多因素影响,例如,肿瘤、炎症、免疫抑制剂等。而血肌酐则是经机体的肌酸和磷酸肌酸产生的代谢产物,测定的灵敏性较好,产生速率较稳,不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有研究对血肌酐和尿 β2-MG 在肾功能损伤各个时期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发现 Scr 在肾功能损害各个时期测量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cr 水平随着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增加而上升。而 β2-MG 在肾功不全代偿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经 t 检验后无统计学意义。(1)血肌酐是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情况的重要指标,肾脏有较强的储备功能,只有在 70% 以上肾功能损害的时候血肌酐浓度才明显升高,所以血肌酐测定无法用于肾损伤的早期诊断。当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使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时,血肌酐可升高,同时应连续测定血肌酐作为追踪观察的指标。(2)肌酐升高还可见于肾病、急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等,以及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肌肉损伤。(3)尿素氮与肌酐同时测定更有意义,如二者同时升高,说明肾脏有严重损害。(4)肌酐值降低有可能提示:进行性肾萎缩、白血病、贫血等。(5) 此外,老人、小孩等肌肉量少的人群,血肌酐水平相对较低。妊娠期肌酐相对正常人偏低,因为肌酐生成速度不变,孕妇血容量增大,血浆稀释。糖尿病早期患者的蛋白质营养不良,肌肉容量少,都会造成肌酐偏低。此外,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患者会出现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也会导致肌酐偏低。参考区间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规范术语,又被称为 「参考范围」、「正常范围」、「正常值」 等。在临床实践中,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是疾病诊断和健康评估的重要依据。往往,检验项目的参考区间会因种族、性别、年龄、生长发育等因素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同时参考区间还会受人群所在地域、经济水平、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WS/T404.5-2015《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第 5 部分:血清尿素、肌酐》关于中国成年人血清肌酐的参考区间,如下表所示:参考区间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是指从选定的参考人群得出的测定数值。《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 第 5 部分》的总体参考人群为我国成年健康人群,参考样本组选自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南和西南 6 地区城乡居民,年龄范围为 20~79 岁,六地区最终入选的参考个体共计 4027 人。剔除离群值后,进行分组判断,最后采用中间 95% 区间做参考区间。用非参数方法分别计算各实际参考样本组参考值的 2.5 百分位数和 97.5 百分位数作为参考下限和参考上限。根据临床意见对参考限进行适当取整形成参考区间。也就是说,参考范围是以 95% 作为可信区间、经统计学处理确定的数值范围,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指标值范围,还有 5% 的「正常人群」不在这一范围,因此,参考范围之外也有部分的健康人群。由于血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常用临床指标,所以很多人误认为血肌酐值在正常参考范围就代表肾脏功能没问题。但这是一种误解,血肌酐并不能「及时」的反应肾功能状况。在肾脏发生病变的早期,胱抑素 C(CysC) 比血清肌酐能更敏感的反应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是一种能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很好的内源性标志物。而血肌酐、尿素在肾小球滤过率功能下降至 50% 左右时,其水平才出现上升。所以,血肌酐正常并不能代表肾功能正常!投稿邮箱:huanghaihua@dxy.cn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查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行业标准http://www.nhc.gov.cn/fzs/s3582h/201505/93ba76681b1b4b8a9d8b127159b3390c.shtml2.刘艳菊.uTRF、β2–MG、KIM–1 检测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预后评估价值 [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 (15):60-62.DOI:10.16458/j.cnki.1007-0893.2022.15.018.2. 宋琳,赵红梅,高敏,阿斯.PET-1、NAG、uPAR 在糖尿病合并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表达及与肾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22,25 (06):616-621.3.KDIG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Acute Kidney Injury. Kidney Int Suppl 2012; 2:8.4. 王星,董玉婷,杨斌,黄艳萍,孙菁菁。探讨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 VE-Cad、Ang-2 及尿 KIM-1 表达情况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2,22 (20):3868-3872+3901.DOI:10.13241/j.cnki.pmb.2022.20.013.5. 赏石丽,孙紫娟,毕莉娜,周文京,沈待羽,陈靖珊,罗莎,冯悦荣,杨倩,李俊。糖尿病肾病患者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 (12):1464-1469.6. 蔡晓婵,汤建新,刘健华,等。血肌酐值在慢性肾病肾功能评价中的临床应用 [J]. 中国医药指南,2011, 9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