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退潮了?

美食   2025-02-12 18:45   河北  

正视周期循环

文 | 思维虫子
当大潮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过去的一整年,白酒行业一直处在深度调整期当中,在价格大幅下滑、库存压力不减、品牌分化加剧等多重压力下,不少品牌陆续出现了业绩回落或增速放缓的情况,尤其是曾经火热的酱酒品牌最为明显。

日前,微酒了解到不少五年前来到茅台镇创业,希望抓住“酱酒热”机遇的从业者今年已经陆续选择退出。此外,当地不少中小酒企去年重演也选择停产或减产。

如果再结合目前市场的表现不难发现,曾经红火的酱酒如今正呈现出“退潮”的迹象。

01
倒挂的价格,是最直接的呈现


酱酒的退潮最早是从价格上体现出来的。

以部分酱酒大单品为例,根据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年初飞天茅台批价在3000元/瓶左右,今年新春批则价降至2250元/瓶左右,降价幅度约为750元;君品习酒年初批价为820元/瓶,春节批价也将至700元/瓶左右;红花郎15年初价格逼近500元/瓶,春节价格也降至420元/瓶左右。

显然,根据三个酱酒代表性的品牌的产品价格情况,可以明确酱酒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调,其中飞天茅台整箱装单瓶价,回落700元左右,飞天茅台散瓶也同步下跌;习酒的两款主流产品,有超10%的下跌;郎酒的红花郎15和10,也有一定下跌。

值得一提的是,与名酒大单品大幅降价同时出现的,还有市场上有大量酱酒开发品/贴牌品的消失。

这一方面是头部酒企为了保护品牌、保护主流产品市场而收紧条码政策、提高开发品门槛,导致很多头部品牌酱酒开发品减少。

另一方面,是中小型酒企贴牌业务大“降温”。对大部分中小酒厂来说,贴牌酒生产成本相对较低,业务以走量为主,没有名酒的品牌溢价,利润相对较低。但据某茅台镇二线酒厂人员透露,其2024年客户总订货量比往年下滑40%,最难的是酒厂相互竞争,酱酒价格越卷越低。

而这背后,除了消费市场的因素外,电商冲击有是价格下滑的重要原因。当下电商平台低价竞争现象十分明显,对传统的酒类流通造成冲击。并且,电商平台上有许多货源未经名酒授权、难以溯源的产品鱼龙混杂,对企业产品价格造成很大影响。

此前,赖茅、钓鱼台、华都酒业、金沙古酒等酒企都在年内就部分线上店铺乱价、售假等问题发布消费提示。

02
酱香撤退,不止于价格


必须说明的是,随着整个产业竞争的加剧,酱酒的退潮已经不再局限在价格和产品端,不论从企业数量变化、产品价格情况,还是生产企业下沙投产、经销商进货打款等情况都呈现出“退潮”现象。

首先,从直观的企业数量变化来看,对比2020年前后的“酱酒热”高峰时期,仁怀市一年新增酒企超过4000家。而根据企查查近期数据,2024年仁怀市酒的制造企业新增仅为64家,而注销/吊销的企业数量却新增了243家。

并且据贵州日报此前报道,截至2024年10月,仁怀市白酒企业已经从1925家减少到868家。

显然,新增企业的数量一年低于一年,到2024年仁怀市白酒注销企业的数量已经远远大于新注册企业数量。

其次,从资本的情况来看,白酒市场加速调整,部分资本进一步撤退,不少中小型酱酒企业因市场竞争力不足,资金链断裂而退出市场。

其三,从投产情况来看,除了茅台、郎酒、珍酒等少部分一线名酒企业在增产外,很大一部分酱酒厂都在削减产能、收缩业务规模,保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心态。

有行业人士提到,“在头部阵营中的二线企业,如国台、金沙等企业今年下沙量几乎与去年持平;而三四线酱酒企业则是大幅度减产;至于中小型酱酒企业,不少就直接停产。”

中国资深酱酒专家、权图酱酒工作室首席专家权图也曾表示,预计2024年仁怀产区整体减产量大概在40%—50%左右。

实际上,去年重阳下沙季,就已经有部分酱酒企业选择了减产,甚至部分三线以及中小型酱酒企业的技改项目和规划也主动暂停。2024年,企业减产甚至停产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其四,从产业配套方面来看,有包材商透露,贵州大酒企自身推出的流通大单品包材订单相对稳定,但相关贴牌产品的包材订单大幅度减少。

03
正视周期循环,依然有人坚守


不可否认,目前酱酒退潮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但是在这一浪潮之下,依然有许多的企业选择了积极应对,并以更加长远的眼光看待和布局。

例如,今年已经有多家知名酱酒企业明确了主动“控速”策略,并适时开始调整了25年的年度经营目标。例如,有不少头部企业已经将目标增速降到5%至10%左右。

此外,为渡过眼前的难关,不少企业也推出了具体的政策。其中,习酒取消了开门红,国台提出“基于市场主流成交价主动调整公司的政策,实现顺价和正价销售”,钓鱼台也提出“不以低价换市场”的品牌主张。

这些内容传递出酱酒企业对市场的理性态度,也表现出企业将销量放在第二位,核心致力于充分保障经销商利润空间,实现渠道良性流转。

总体来看,2020年酱酒仅凭8%的产能,就贡献了白酒行业26%的收入和40%的利润,在暴利驱动下,酱酒市场进入一片“红火”。而高速的发展也让产业形成“过载”,渠道堰塞湖由此形成。

但在整个经济生态中,酱酒仍然表现出独特的周期性优势,经过深度的调整,落后的产能、落后的工艺、落后的品质产品将被进一步淘汰,从而沉淀出真正具备价值的品牌和产品。

“退潮”是调整的表现,而周期不会停止,酱酒正行走在高质量发展的主流赛道上。


您对此有何看法,欢迎下面评论区留言分享。




<推荐阅读>


微酒
学卖酒,看微酒。每天推送精彩的实战营销案例和工具,发布行业新闻和大佬观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