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首席Liang第1052篇原创文章
这篇文章在我的脑海里不知道构思了多久,很早就想拿来聊聊,但是总觉得自己还是没有足够了解,思考的不够全面.
直到今年是我在加拿大工作生活的第10个年头,从职业首席芭蕾舞者到芭蕾学校的艺术总监和CEO。
特别是这些年运营学校,让我有机会了解不同学校,不同家长,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从而生成些思考。可能你不认同我的观点,但所有观点来自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亲身所感。
快乐且无压的成长环境
加拿大对孩子而言可以说是天堂,早晨9点上学下午3点放学,除了私校以外到初高中前基本都没什么作业。
妥妥的算得上是一个逃离「卷」的世外桃源,假如你喜欢躺平在这里绝对可以实现。
如果住在社区里,走路上学5分钟。放学了给孩子报个兴趣班打发时间,每周一次长周末说不好又赶上Pro Day学校直接连续放四天假。
一个月很可能1/3的时间都是假期,一转眼又是圣诞假期--春假--暑假。
一转眼,一年就这么躺过来了。
一转眼,孩子就不知不觉长大了。
同时这里的老师对孩子的尊重和耐心绝对是足够的,夸赞也是每天必不可少的。每个孩子的“自信心”也伴随着成长当中各种各样的比赛奖项所围绕。
「高中之前」,基本上要多快乐就有多快乐。
无压力
无作业
无挫折
绝对三无「快乐生活」。
如果你真的是按照「快乐成长」的价值观去主导自己的孩子教育,在这里确实是有环境。
只不过未来的结果是全球范围看「没有竞争力」,毕竟其他国家的孩子始终在奔跑,而我们的走走的停停一定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假如家长想要孩子平凡的一生,不需要一技之长,在这也没必要这么的努力,毕竟就算是只是卖苦力,也是能吃上牛排的.
特别是加拿大这个地广人稀的地方,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环境也是极其舒服(BC省),非常适合退休的慢生活。所以这样的外在环境,也是产生无压环境的基础。
不过有一个问题,谁能保证未来10年或者20年依然是这样的外在环境?特别是外来移民越来越多,竞争也是越来越全球化。
至少我是从芭蕾的专业的领域去看,以小见大。
抗挫能力差
第一次我有这样的感受还是在舞团。因为加拿大皇家芭蕾舞团是从世界各地招募职业舞者,当时就发现了本地的舞者相对从外国来的,抗压能力不算太好。
比如在我们看来很不起眼的事情,就可以使他们黯然神伤一整天,要不就是情绪崩溃。当初也没太在意,直到开始运营芭蕾学校,我才发现原来出自于整个加拿大教育体系的特点。
还有一个真实身边的例子,只是因为在不同比赛和考试中并未能实现自己的预期,就彻底放弃自己从三岁开始学习的芭蕾技能特长。
重点是学生的真实水平是在进步中,而当学生去见心理辅导老师解决问题时,得到到结果却是:如果感觉压力大,那就不要做这件事情。
我只想说,这并不是心理辅导。这是教孩子遇到困难产生挫败感后怎么去逃避与自我合理化。
这件事给我的教育非常大,立刻让我意识到训练本身绝对不光是外在的身体,更多应该拥有强大的内心。
同时让我发现所「谓佛系教育」的命门死穴。
加拿大被美国碾压
加拿大和美国从地理位置上看几乎就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文化上来说绝对是天壤之别。
可能除了加拿大的冰球和美国有一些竞争力,除此之外可以说是各行各业几乎都被完全碾压。
比如刚刚结束的2023芭蕾YAGP的比赛,可以说这里能汇聚全世界最优秀的青少年。芭蕾组别的成绩,加拿大选手无一人进入前12名。
技巧上基本上就是被日韩美的选手碾压。
为什么呢?用一句在美国生活多年的芭蕾老师和我聊天的原话来说「美国是拼搏之地,温哥华是吃喝之地」,就清楚整体的文化基因区别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在温哥华的芭蕾学校会以美国的国际芭蕾比赛为主,希望让学生了解到在这个年龄段「真实的自己」
去年在西雅图的IBC芭蕾舞比赛,我们输的心服口服。美国孩子的水平确实高出一个等级。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次IBC国际芭蕾比赛,我们“全军覆没”......
也就是说,按照之前的训练量就算我们高级别的孩子去低级别比,也都没有任何胜算。
在这里可以从细节看出巨大的差距。
美国的学生,纵然只有10岁,在上场前1小时就在不停的做着各种热身动作,安安静静,胸有成竹。一看就是久战沙场,经验非常丰富。
而我们的孩子从行为来看明显小几岁,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也理解,的确很多孩子是第一次跳变奏,参加国际比赛。
从这个小细节就能看到,美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时间资源的投入。芭蕾领域是我的专长,看到结果我就能倒推出付出努力的程度。
重点来了,比赛中并不是一两个孩子好,而是整体水平都不差。我就知道他们平时的训练量是多少小时,家长是如何配合的,学校是如何训练的。
据我所知,她们的家长真的非常拼。一年参加3-4次YAGP的比赛是家常便饭,而我们这里参加一次都不算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其他类型的比赛和夏令营。
所以,从各个方面去比。加拿大孩子和美国的孩子相比,在各个层面上,整体竞争力都欠缺。
在这里我还没说咱们中国的孩子,日韩的孩子.....
为什么容易躺平呢?
我再想一想说实话,在加拿大本地的文化环境中想让孩子了解到真实的自己其实并算一件容易的事。
比赛结果的糖衣炮弹
就拿温哥华当地的比赛来说吧。
要么设计的人人都有奖
要么组别种类甚至比观众的人数还多
我非常理解这是保护孩子不受伤的一种方式,我也清楚这是一种生意的运营方式。对于孩子来说,人人都拿奖,人人都高兴。
可是,比赛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看清楚自己的真实水平同时感受到「挫败感」。
大家试想下,当我们几百个人去竞争十几个学位的时候,学校或者舞团是没有义务给你一个所谓的「鼓励奖」,而是「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比如温哥华这里本地比赛,有时五个孩子就能分出三等奖,同时剩下的每个人还有奖。甚至有的组别就一组参赛者,最后也算金奖。
我从来没看过分的这么细致的组别。为了让孩子能快乐,绝对煞费苦心了。就因为组别分的特别繁杂,一个比赛开始到结束能持续一个月。
而美国的比赛YAGP,一组孩子上百个,只奖前24。剩下的仅会得到评委的评语。四五百人,也就分三个第一名(芭蕾独舞),所以这个含金量很高。
真实的世界一定是不如意的时间比如意的时候多,反之会造成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自己是所谓第一的误导!
我是怎么发现的?作为校长我看过太多盲目自信的家长,以一句话很好的形容「无知者无畏」
这种情况会在稍大年龄和组别时被发现,要么是无法完成更高级别的内容,要么就是离真的第一相差胜远。(高年级时专业性更强,且没有好的基本功是无法完成的)
这样的后果会是:
1:训练窗口期错过,没有回补的机会
2:心理上无法承受那么大的打击,从而放弃所有自暴自弃。
3:由于效率低下,整个行业没有竞争力,从而好的生态无法建立。
比如去年参加的西雅图IBC的比赛,虽然孩子们发挥真的很好,也许给个鼓励奖吧。对于第一次积极参加比赛的9岁孩子和家长来说都付出了很多,值得鼓励。
但,就是什么奖都不会有,只评前三名。当时我心中暗喜,对!这就是辅助我训练的一部分。
挫折才能够让心理足够强大,而这就是内在训练的一部分。
这样让我想到了......
巨大的进步永远不是从顺境来
赞同与否,这个观点我坚持且不可动摇,不论从我个人的成长轨迹,还是从我学生的变化都是如此。
先拿我来说:
当身体的出现不同伤病,教会了我正确的发力
当没有得到想要的角色,教会了我如何更虚心的学习
当无法完成所需要技巧,教会了我如何动脑分析
获得跨越式的进步,都是我在受到巨大挫折的时候,不光是心理还有身体。
我的学生也一样!
当我的高班学生,并未被理想的学校录取,且我给了100%真实的反馈----假如再不从态度上改变,芭蕾就是下辈子的事情。
这一刻,学生才从态度上发生了根本改变,训练的成果每周都能看到进步。而奖励呢?意外的被英国国家芭蕾舞学校夏令营录取。
原因是什么?因为真正的受到了挫折和打击,才正视自己的问题并想去解决它。
当面对都比我年长的成人学生毫不留情的说出问题与原因后,有时甚至看到有人眼泪在眼眶打转。才开始有改变10年积累恶习。
无数的案例,想要实现跨越不是靠快乐,「而是痛苦」。
这是我从自己的成长道路,到我做老师的发现的成长规律。
人生的真相是苦中作乐
到底什么是快乐?其实是相对某一刻的痛苦而言。
没有经历痛苦获得的快乐,都是假的,不长久的,且不能带来真正的意义。
比如金奖这件事,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冷门的项目去参加,然后轻松拿到一个金奖。
当然孩子一定开心,家长也自豪,学校也有的宣传。当然这也会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假如在YAGP拿一个金奖呢?其中付出多少辛苦只有学生家长和老师知道,但拿奖的那一刻所获得快乐相比轻松拿到金奖差别数万倍,因为含金量!因为真正的实力!
重点来了,而大比赛的金奖是能带来真正的利益的。
比如:
真切的舞团合同
顶级学校的奖学金
未来能支持自己生存的技能
这一刻不光是金奖的虚荣,还有真正给到孩子生存问题的一技之长,当然还有通过技能学习而磨炼出人生优秀品格!
这个快乐的厚度是完全不同的,付出越多且过程越难,这个快乐的High点才越高。
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但这个快乐的背后应该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组合。
有汗水
有泪水
有挫折
有激动
有紧张
有失望
有怀疑
有确信
有时,我们经历的痛苦历程。非常想让下一代跳过这个阶段,或者跳过这个领域。悲哀的是这并不是世界的运行规律。
你可能会说这个东西太难,太苦。反问一下,各行各业「要做好」,哪一个不需要经历痛苦的过程?
感兴趣
喜欢
热爱
怀疑
失望
放弃
坚持
再怀疑
再受伤
找方法
曙光
坚持
获得
如果一个行业可以跳过这个过程,请介绍给我,第一个给孩子报名。
在这里,我再次申明是要把一个东西做好,而不是表面上的精通。
到底什么是苦?
很多家长可能会误解我说的这个「苦」,这个苦一定是恰当的苦,而不是为了吃苦而吃苦。
我们还是举例子吧,这样最方便理解。
练习变奏时耗尽体力还需要再坚持下的痛苦
是孩子需要承受的
但是练习变奏时,由于伤痛所产生的痛苦
这不是孩子需要的
由于每天早功的训练,疲惫的身体从床上爬起来的痛苦
这是孩子需要承受的
但是由于训练极度疲劳而产生不适的痛苦
这不是孩子需要的
真实的训练反馈所造成的挫败感的痛苦
是孩子需要承受的
但用语不当造成的侮辱和人身攻击的痛苦
这不是孩子需要的
很多时候,我们在「左」和「右」两边不断的跳来跳去,总是完美的保持一个失衡的状态。
要么就是左边对,要么就是右边对。
而我理解的教育是「中道」,就是恰如其分。
一味的只是追求快乐,和一味的只是为了找痛苦,这都是不对的。
我相信这也是教育这件是最难的部分,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包含的。
于我而言,在教学和教育的路上也在完成着个人的成长。
结语
今天一切的判断和反思,都建立在亲身经历的人和事上。
我的身份不光是芭蕾老师和校长,同时也是父母,我也在不断思考和寻找什么是对孩子最好最适合的教育。
总之,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加拿大这个非常多元且快乐的环境下,如何去给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挑战和磨炼。
表面上教的是芭蕾,其实本质这是一种磨炼。一个磨刀石,让孩子成为一把锋利的剑,去在未来激烈的生存环境中披荆斩棘。
这个世界是一体的,孩子们未来的竞争一定会越来越强,不论你赞同与否。
要么在舒服的姿势中被别人超越,要么让自己在一个恰当的位置超越自己。
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问题且及时纠正,给下一代一个更好且扎实的肩膀,让他们可以站在上面眺望得更高更远。
End
首席Liang 「实体」芭蕾学校
作者:首席Liang
扫码添加作者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早鸟加入「10+2」芭蕾头的运用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