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年代后期,南斯拉夫人民军已经装备了许多来自东西两个阵营的现代化武器,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机械化,但机械化步兵载具方面仍然存在短板。苏联并没有提供当时尚属新锐装备的装甲输送车,用来伴随装甲部队作战的机械化步兵只好乘坐卡车,或是为数不多的二战时期美制、德制半履带车。为此,南斯拉夫自行开发了一种全履带的装甲输送车,称为M-60型。受到设计水平和工业水平的限制, M-60型与“优秀”二字毫无瓜葛,只能说解决了有无问题。长期以来,这种品质恶劣的“工业垃圾”一直没有合适的替代品,以至于在20世纪90年代的内战期间,各方势力仍然在使用这种绰号为“小铁锅”的车辆,甚至成为当时上镜率颇高的“明星装备”之一。
南斯拉夫军队早期使用的Sdkfz 251与M5半履带装甲车。
受当时美军装备M59等履带式全封闭装甲输送车的启发,南斯拉夫人民军在1956年召集相关部门代表,讨论自产装甲输送车的议题。各兵种都有自己的打算,例如步兵部门希望车辆可以运载多达2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并配备12.7mm机枪或无后坐力炮。炮兵部门则希望装甲输送车同时可以充当多种自行火炮的底盘,并在其基础上开发牵引力为9吨的炮兵牵引车。1957年4月,军方展示了新型装甲输送车的概念模型,并介绍了性能指标——该车应具备水陆两栖能力,可以乘坐10人,配备一挺重机枪,乘员舱为完全封闭的结构。
美国的M59装甲输送车是该领域的先驱之一。
一开始称为“M-590装甲输送车(Oklopni transporter M-590)”的新型装甲输送车车身设计参考了美军的M59,并融入了一些本土设计师的想法。可能是出于缩短研发周期,利用现成组件的考虑,底盘设计参考的是当时已经严重老化的SU-76M自行火炮,其中轮组和悬挂设计几乎是原样照抄。这种短视的做法使得新型装甲输送车先天不足,负面影响一直持续了数十年之久。
南斯拉夫装备的SU-76M自行火炮只有几十辆,50年代末时候已经全部退役封存。
M-590装甲输送车的样车在1960年问世,原计划在年底前继续完成另外5辆样车,然后在1961年4月之前再完成10辆预生产车。然而军方对这一车型的要求过于迫切,还没等测试完成,他们就要求萨拉热窝汽车厂(FAMOS)在1963年交付完46辆预生产车,随后在1964年-1967年间每年交付50辆,之后将产量提升到年产100辆的水平,考虑到该车在原型车和量产阶段状况百出的现实,军方的预期实在太过乐观。
手册上的M-60(M-590)装甲输送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