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国防军一贯非常重视战场侦察,作为陆战核心力量的装甲部队自然也不能例外。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德军装甲侦察部队同时装备轻型和重型两类装甲轮式侦察车辆,其中前者为4x4驱动形式,后者为8x8驱动形式,火力配置和防护水平与当时的轻型坦克相若。“二战”初期,尤其是侵苏作战开始之后,Sdkfz 221一系轻型装甲车和Sdkfz 231一系重型装甲车暴露出了越野能力不足、行程短和发动机冷却不足的缺点。德军的对策是用半履带车逐渐替换轻型轮式装甲车,并重新设计重型轮式装甲车,这就是后来出现的Sdkfz 234系列。
Sdkfz 231系列开发代号为GS,是德军的第一种8x8重型装甲侦察车。照片中的是后期生产的第4-5批次,装甲结构进行了增厚和优化,主炮换成射速更高的2cm KwK 38。
开发
虽然看上去很类似,但Sdkfz 234其实并不是Sdkfz 231系列的直系后代,它脱胎于1940年8月时德军武器局6处提出的一种“殖民地装甲侦察车(Panzerspaehwagen fuer Kolonialzwecke)”,简称为ARK(Achtradwagen,直译为八轮车)或8R Tp(热带型八轮车),这种车将配备更适合热带地区的风冷柴油机、更强的防护能力(最大装甲厚度30mm)、全承载式车身、车内通风装置、取暖装置和更强的涉水能力。相对于采用非承载式车身的Sdkfz 231,8R Tp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设计,但两者的乘员数量、武器配备和战术定位均相同。
武器局测试6处将车辆开发任务交由之前Sdkfz 231系列的设计承包商——位于布伦瑞克的布辛-纳格公司(Büssing-NAG)完成,风冷柴油发动机的开发则由捷克的太脱拉公司(Tatra)负责。按照武器局的要求,该车应搭载安装2cm KwK 38机关炮(配备55倍径的高射炮炮管)及MG 34通用机枪的旋转炮塔,发动机功率应达到220马力,最高公路时速应在80-90km/h之间。按照“元首”的要求,该车的武器、弹药和各类随车装备必须能够适应热带环境作战。
布辛-纳格是一家老牌商用车辆制造商,后来被曼恩公司收购。如今曼恩牌卡车上面的雄狮车标就源自布辛-纳格车标。
太脱拉是柴油商用车市场的领军公司之一。大功率风冷柴油发动机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按照原计划,布辛-纳格应在1941年12月交付两台样车,但太脱拉方面的发动机开发进度拖后,导致样车直到第二年6-7月间才完成。在1942年7月,武器局又提出开发一种配备5cm KwK 39火炮和MG 42机枪的旋转炮塔,由此出现了两种火力配置不同的重型装甲侦察车。
经过短程测试,军方发现该车发动机运行噪音过大,需要打回继续修改,随后又进行了长距离行驶测试。有计划将样车送往利比亚进行热带测试,但由于战局恶化未能成事。所以,这种专门为热带地区设计的战斗车辆从来没有在北非出现过。
8R Tp样车之一,该车被转交给太脱拉公司测试发动机。
8月份,太脱拉出具了降低发动机噪音的改进方案。武器局在1943年订购了500辆8R Tp型,Sdkfz 234这一特种车辆编号最早出现于1943年的正式文件中,当时指配备5cm主炮的单一车型。
技术特征
Sdkfz 234系列共有四个车型,分别是配备5cm火炮和2cm机关炮的两种重型装甲侦察车,此外还有配备7.5cm短身管加农炮和7.5cm反坦克炮的两种火力支援车,所有的车型车身结构都基本相同,可以大致拆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底盘:前后两段拼合的长条槽状部件,带有加强结构,内部容纳传动系统、制动系统及转向系统部分组件,外装悬挂、减震弹簧及其基座,底部开有若干放油口盖。
·装甲车身总成:由倾角各异的多片装甲板拼合成的“棺材”状结构,用螺栓固定在底盘上,分为两段:
*战斗室:靠前的一段,容纳人员、操纵装置、弹药、电气系统、部分转向系统、部分燃料箱和长程电台,与动力室之间用防火墙隔开,留有若干观察口和人员出入口。按照具体车型不同,其内部配置、以及侧面、顶部和后部的结构存在差异。
*动力室:靠后的一段,由上下两半组成,用于容纳发动机和两个燃料箱。上盖开有通风口和检修口,车尾预留检修口和接驳启动装置的口盖。
·翼子板:左右各有一大型翼子板结构,用薄钢板制成,边缘带有包边,以战斗室和动力室为界分为两段。翼子板内部布置了储物隔舱,各类随车工具、灯具和排气管消音器都固定在翼子板上。
·武器系统:炮塔、炮座、火炮、机枪、弹药架、瞄具等。
早期试生产车辆,翼子板储物箱配置沿用自样车,储物箱数量和结构,位置都与量产车不一样。
试生产车还安装过来自Sdkfz 221/231系列的翼子板发烟罐。
量产新车,后一辆的齿条千斤顶竖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