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底沟文化得名于河南省渑池县的庙底沟遗址,距今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800年,庙底沟文化的彩陶别具一格,是它的标志性器物,这些彩陶多以红底黑花为主色调,纹饰繁复多样,其中包括花瓣纹、钩叶纹、涡纹、三角涡纹、条纹、网纹以及圆点纹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风格。造型丰富,纹饰精美的陶器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品,也是庙底沟人精神生活的重要载体。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的事迹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价值,深刻影响了后世数千年来的中国历史、文化与民族认同。在古代文献中,黄帝的形象既是一位杰出的政治领袖,又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而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弗能征。”“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文献中的黄帝统一了众多分散的部落,建立了以中原为核心的强大联盟,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局面。
庙底沟文化与黄帝传说契合度极高
很多考古学家都认为庙底沟文化就是黄帝族群创造的。
首先,庙底沟文化的分布地域和黄帝活动区域高度重叠。《史记》记载黄帝“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而庙底沟文化以豫、陕、晋三省为中心,向东延伸至泰岱地区,向西则达到湟水流域,北至河套地区,南抵淮汉一带,正和史里记载的黄帝活动范围高度一致。
其次,庙底沟文化年代和古籍记载相吻合。
庙底沟文化是“文化意义上的最早中国”
庙底沟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即和谐共生、包容开放的价值观。这与后来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和为贵”的理念不谋而合,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和平共处和和睦相处的向往。考古上表现的是:庙底沟文化扩张期看不到明显的军事征伐现象,缺乏如城墙、兵器、人祭人殉等;社会分化、财富集中现象也不是很严重,后期虽然出现了如西安杨官寨遗址、灵宝西坡遗址、北阳平遗址等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平米的大型聚落,但没有显示出已经出现强大王权的迹象,大型建筑更像是公共空间,而非宫殿;在庙底沟文化影响区域,缺乏类似良渚文化玉琮之类明显只具备宗教礼仪功能而无任何实用价值的器物,可见它也不是神权主导的社会。它的扩张更多的是依靠农业发展带来的人口快速增加,新增的人口为寻找适宜农耕的土地不断四处迁徙,考古发现庙底沟文化先民不仅经营传统的粟作农业,还发展出了繁荣的稻作农业,专门用于储存粮食的大口小底瓮就是这一时期粮食结余的见证,考古还发现庙底沟时期家猪的饲养数量空前,说明庙底沟先民有足够的剩余粮食来搞养殖。
庙底沟文化的扩张,标志着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中心的形成,也是“最早中国”的雏形第一次显现。它不仅积极吸收融合周边文化的精华,还不断向四周辐射其影响力,从而奠定了以中原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石兴邦先生曾高度概括:“中国大地庙底沟文化时期就以彩陶为规范性传播符号与周边诸氏族部落文化结成了大的中华原始文化共同体。西至青海,东至东海,南至长江流域,北至蒙辽地区。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大的民族与文化的同一体。其领域之大,文化认同之广且深,历史影响之深且长久,世界罕有其比”,形成了“文化意义上最早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