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以色列和真主党正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尴尬的黎巴嫩政府忍不住朝联合国安理会喊话了!说了啥呢?我们来看看:当地时间10月15日,黎巴嫩总理府媒体账号发文称,黎看守政府总理纳吉布·米卡提日前在接受半岛电视台采访时表示,黎看守政府在此前的部长会议上作出决定,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敦促停火,同时申明黎巴嫩政府将全力执行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向黎南部派遣军队。
黎巴嫩政府的喊话挺有意思,并没有说要击退以色列,制止侵略行为,而是要求“停火”,要求谁停火呢?当然是冲突方:以色列和真主党。黎巴嫩政府的尴尬就在这里,虽然战火发生在黎国土上,但它却不是参与方,真主党它管不了,以色列它更管不了!两者都不给他面子,说动手就动手。黎巴嫩政府军的实力也不咋样,镇不住场子,只能呼吁“你俩快别打了,把我家都打烂了”。面对目前这个局面,它只能向地球最高权力机构——联合国安理会喊话:大佬们别看戏了,第1701号决议还有效呢,我愿意全力执行,快来助我一臂之力!
那么问题来了,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到底说了啥呢?
通过查阅资料,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于2006年8月11日通过,旨在结束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之间的敌对行动,并在黎巴嫩南部建立持久停火。决议呼吁全面停止敌对行动,并授权将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的人数增加到最多15,000人,以支持黎巴嫩武装部队在南黎巴嫩的部署,并监督敌对行动的停止。此外,决议还要求全面执行《塔伊夫协议》和相关联合国决议,解散黎巴嫩境内所有武装团体的武装,确保黎巴嫩境内只有国家的合法武装力量。
看了内容就知道,黎巴嫩政府为什么要强调自己会全力执行1701号决议,因为决议内容对它很有利!可以有效巩固政府权威,解决国内事实上分裂的状态,更好处理和以色列的关系,保持国家稳定。但好像决议的主要内容除了以色列部队撤离、联黎部队入驻这个目标实现了之外,其它的重要目标如:真主党与以色列停止敌对行动、解散黎巴嫩境内所有武装团体的武装、政府军接管等都没有实现。
站在以色列方面,它也挺恼火的,它也不希望北部边境战火纷飞,导致国内社会不稳定,所以以色列方面也要求执行联合国第1701号决议,将黎巴嫩真主党驱逐出黎以临时边界地区,并解除其武装,一劳永逸地解除珍珠党的威胁。因为在哈马斯和以色列干起来之后,作为哈马斯的盟友,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境内发起了大量袭击行动,在真主党的持续骚扰之下,以色列被迫对北部地区的几十万居民实施紧急疏散撤离,那里的社会秩序被彻底打乱,农业工业都瘫痪了,持续冲突对国内经济影响也很大。
因此,在执行1701号决议这一点上,以色列和黎巴嫩政府立场是一致的。不止黎以两家,国际上爱好和平的国家普遍呼吁各方遵守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并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分歧。这里面最大的阻碍无疑首先是当事人之一的真主党,要他们自动放弃武装或者放弃武装斗争等于要了他们的命,有武装就是一方霸主,高举抵抗以色列的大旗是它存在的最大理由,黎政府都不能把它怎么样,没有了武装就得乖乖在国家法律框架内行事,会受到多方制约,放弃武装斗争自己存在的正当性就会受到挑战,其次,就是郎朗了,真主党是朗朗的一把利剑,是朗朗发挥地区影响力的重要抓手,在叙利亚之后,没有朗朗的支持,真主党不可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没有重大利益交换和调整,朗朗不可能轻易放弃真主党的。因此,在以色列此前对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实施“斩首”后,朗朗为了为小弟出头,对以色列发射了约180枚导弹,还放言如果以军对自己的核设施实施袭击,他们会考虑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意思就是以色列如果想要动手,他们会加速研发核武器。朗朗这个表态最能拿捏以色列,以色列国土面积狭小,可以说挨一颗核弹整个国家就可以宣布灭亡。所以,中东地区任何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对以色列都是生死存亡的威胁,朗朗很清晰地知道以色列和美国是不会允许中东再有拥核国家。
说完了最近的动态,我们对黎巴嫩历史做一个简单的梳理:
当前,处于焦点之下的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面积仅有10452平方公里,自古就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汇的熔炉,腓尼基人、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等多个民族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形成了黎巴嫩独特的文化景观。
公元前第3千纪末,腓尼基人在黎巴嫩和叙利亚沿海地区建立了许多奴隶制城邦。公元前16世纪以后,黎巴嫩相继受埃及、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帝国的统治,后被亚历山大大帝占领,并成为塞琉西王国的一部分。公元前64年,黎巴嫩被并入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分裂后,黎巴嫩成为拜占廷帝国的一部分。7世纪中叶以后,黎巴嫩为阿拉伯帝国所统治。阿拉伯人的统治对黎巴嫩的文化、宗教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是当前民族教派冲突的发端。1516年,黎巴嫩沦为奥斯曼帝国的属地,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下,黎巴嫩人民多次举行起义,反对土耳其苏丹和当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黎巴嫩沦为法国委任统治地。1920年,圣雷莫会议将黎巴嫩划归法国委任统治。1926年5月,黎巴嫩宣告成为共和国,并颁布了宪法,但仍保留法国的委任统治权。1941年11月,法国宣布结束对黎巴嫩的委任统治,黎巴嫩获得形式上的独立。1943年黎巴嫩成立了第一届议会,选出了总统,宣告独立。然而,英、法占领军直到1946年12月31日才全部撤出。此后,黎巴嫩国内党派、教派林立,围绕着国家权力再分配等问题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斗争。1975年4月,黎巴嫩爆发了全面内战,这场内战持续了15年之久,直到1990年各方签署《塔伊夫协议》才结束。
内战结束后,黎巴嫩开始了艰难的重建过程。然而,由于国内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和外国势力的干涉,黎巴嫩的重建之路步履蹒跚。曾是中东地区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有“中东小巴黎”“中东瑞士”之称的黎巴嫩短时间看来很难恢复历史上曾经的辉煌。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人口结构复杂
黎巴嫩地处东西方交通要道,历史悠久,不同宗派和种族的人群在此谋生,人口结构较为复杂。1975年内战爆发之前,马龙派基督徒占相对多数,其次是穆斯林,还有少数犹太人,政局还比较稳定。此后数十年,许多巴勒斯坦难民从约旦逐渐涌入,人口结构有所改变。目前,黎巴嫩基督教徒占人口总数的40%,其中马龙派21%,希腊东正教8%,希腊天主教6.5%;穆斯林教徒占人口总数的60%,其中逊尼派26%,什叶派27%,德鲁兹派7%。此外,还有一些人数较少的教派如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东正教、亚美尼亚天主教、科普特东正教;伊斯兰教的阿拉维派、伊斯玛仪派等和犹太教。它们之间的文化宗教利益冲突错综复杂,光看着就头疼。目前黎巴嫩的联合政府总统职位由马龙派基督徒担任,总理由逊尼派穆斯林担任,议长由什叶派穆斯林担任。
二、内政不统一
真主党作为一个政党,正常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在黎巴嫩政府内部拥有很大影响力,农业部、青年与运动部、工业部、交通部等重要部门常年被真主党把持。但真主党领导的武装却独立于国家军事力量之外,经常自行参与周边地区的政治角力,还事实上控制者南部地区,让黎巴嫩的内政外交变得比较复杂,也使得联合国安理会第1701号决议难以落地。
三、地区大国的干预
这一点毫无疑问就是朗朗啦,朗朗通过建立“抵抗之弧”统一什叶派的力量对抗以色列,客观上介入了黎巴嫩。这一点无须多说,懂的都懂。
黎巴嫩的历史告诉我们,要珍惜国家统一。国家统一是长治久安、持续发展和繁荣富强的基石。我们要铭记历史教训,不断加强国家意识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努力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民族团结。
我们要认识到,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我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才能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