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挖还是不挖?

文摘   2024-10-29 20:56   山西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嬴政的陵寝,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骊山北麓。它建于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历时三十九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有内外两重夯土城垣,象征着帝都咸阳的皇城和宫城。陵冢位于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现高51米,底边周长1700余米。整个陵区面积超过56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和现在一个中等城市主城区的面积差不多
秦陵除了高大醒目的陵冢,四周还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四百多个,其中就包括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兵马俑坑。

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年,是秦始皇陵众多陪葬坑中最著名的一处,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兵马俑坑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战使用的各种兵器。三个兵马俑坑成品字形排列,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坑内放置与真人真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7000余件。兵马俑的塑造,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创作,艺术手法细腻、明快,陶俑装束、神态各异,具有鲜明的个性、强烈的时代特征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俑坑内出土的青铜兵器有剑、铍、矛、戈、戟、殳、弩机以及大量的箭镞等,大部分兵器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锋刃锐利。
      除了兵马俑,还有被称为“青铜之冠”的铜车马。铜车马1980年出土于始皇陵封土西侧的一个陪葬坑里,共有两辆,这两乘铜车马是我国发现的结构最为复杂的古代青铜器,是秦代金属加工技艺的集中体现。每辆铜车马约相当于真车马的二分之一,各有3000多个零件,综合运用了铸造、焊接、镶嵌、销接、活铰连接、子母扣连接、转轴连接等各种复杂金属加工技艺加工而成,至今链条转动灵活,门窗开闭自如,和实用器功能一模一样。其中1号车重1061公斤,2号车重1241公斤,制作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秦始皇陵已经发掘的遗迹还有陪葬墓、马厩坑、刑徒墓地等,整个陵园布局缜密、规模宏富,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始皇陵的附属遗迹都这么震撼,主陵内应该埋着更多我们没有见过的奇珍异宝。因此,很多人都希望能看到主陵的内部情况。但很遗憾,秦始皇陵可能永远都不会挖掘,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发掘所需资金量巨大。秦始皇陵规模宏大,封土堆高55米,体积庞大,发掘工作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并可能持续很长时间,因此所需经费必然是一个巨额数字。1976年挖掘的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面积5334平方米,深24米,就整整挖掘了10年,直到1986年才清理完成。 可以想象,在考古工作日益精细化、讲究多学科协作的今天,秦始皇陵要挖掘的话,至少需要耗费数十年的时间。此外,发掘后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同样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
      其次,发掘难度比较高。《史记 秦始皇本纪》:“九月,葬始皇郦山。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馀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从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秦始皇陵墓室非常深,挖掘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下水;同时陵墓内部可能存在剧毒的水银气体、机关陷阱等潜在危险。墓中以水银为江河湖海的记载得到了科学证实,20世纪80年代时,研究人员首次对始皇陵土壤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在陵墓封土核心区存在一个面积约1.2万平方米的“强汞异常区”。2003年研究人员再次对封土的含汞量实施检测,发现汞异常来自地宫,其中地宫北、东侧含汞量最强,南侧次之,两次检测结果都证实了文献记载的真实性。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当前文物保护技术的局限性。文物保护是考古挖掘工作中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地下文物在发掘前与封闭的埋藏环境形成了相对平衡的状态,有助于减缓甚至阻止文物的自然损毁。而一旦发掘出土,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空气、光线以及湿度的变化等都可能导致文物的损坏。例如,兵马俑在出土时颜色丰富,但接触空气后迅速褪色。当前,受限于科技水平,如何在发掘过程中有效保护文物,避免其受到进一步损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帝陵发掘上,我们曾经有过惨痛的教训。上世纪50年代发掘明代万历皇帝定陵时,当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技术支持,像丝织品这类有机物出土后迅速氧化、褪色、破损等,许多文物的原始状态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我们失去了很多研究明代历史文化、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珍贵实物资料。因此,按照我国现行文物工作的基本方针,对于帝王陵墓“能不动土就不动土”,不会主动进行发掘,这就是为什么每年的“十大考古发现”项目中极少出现帝王陵发掘项目的原因。
      秦始皇作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帝王,其陵墓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符号之一,挖掘肯定要慎之又慎,如果不能很好的保护其中的文物,还是完整地保留它为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今后我们极有可能在不挖掘的前提下,就能探明陵墓内部的情况。如今的遥感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等,已经为考古学和文物保护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因此,期待今后更多突破性的科技进步能让我们有更多手段探测深埋于地下的文物状况,从而不破坏文物原貌,让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世代传承。

考古与历史
以物见人探寻历史细微,以史为鉴求索人间至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