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到底来源于哪里?

文摘   2024-11-09 23:38   山西  

一、历史概述


      回族的形成有着漫长而丰富的历史过程,最初的一群人主要是唐宋时期经陆路和海路来的中亚、西亚一带的穆斯林商人。

      唐代,随着丝绸之路的日渐繁荣,大食(阿拉伯帝国)与中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许多阿拉伯、波斯商人来到内地的长安、广州、泉州等繁华的大城市经商,这些商人被称为“蕃客”。他们在城市中聚居,形成了“蕃坊”,“蕃坊”有自己的管理机构,由蕃长负责,按照他们自己的宗教和习俗进行管理。

      宋代是一个商业更为发达的朝代,吸引了更多的阿拉伯、波斯商人前来寻求商机,他们在中国的商业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渐在沿海和内陆一些商业发达的城市扎下根来。

      到了元代,蒙古人大杀四方,领土横贯亚欧大陆,贸易之路更为顺畅,除了商人往来,蒙古西征后,还带回了众多的工匠、士兵、学者等不同身份的西域人,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是穆斯林。他们在中国大地广泛分布,与当地的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通婚融合。元朝政府对这些穆斯林采取了比较宽松的政策,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这一时期,回回人开始逐渐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他们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在语言、习俗等方面既保留了一些来自中亚、西亚的特色,又不断吸收当地的文化元素。
      明代,回回民族共同体进一步巩固。明朝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回族的发展,回回人在各地建立了清真寺,开展宗教活动,同时也积极参与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如农业、商业、手工业等。并且,回族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了以汉语为通用语言,同时保留部分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的语言体系。


、分子人类学研究成果


     之前,很多人认为回族主要是来自阿拉伯、波斯等地人群的后裔。但近年来,分子人类学的研究为回族的来源提供了另一个更为科学的视角。研究发现,回族人群的父系基因具有多元性的特征。

      一方面,回族中存在着与西亚、中亚地区人群相联系的Y染色体基因标记,这与文献记载回族先民从西亚、中亚等地迁徙而来相吻合。不同研究由于抽样误差等原因,计算出的结果有差异,但综合来看,回族父系Y染色体中有大概30%左右的西欧亚成分(西欧亚地区包括了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等给广大地区),主要有J、R、E、G、L、T等类型,其中J是阿拉伯人的标志性父系基因类型,占比非常低,根据各种研究显示最多不超过10%;相比之下印欧人典型父系基因类型R的占比还挺高,能到15%左右,它们可能来自波斯、西欧、中亚、南亚等地。

      另一方面,回族的Y染色体中也包含有大量的东亚本土民族成分,而且占比还相当的高,如东亚常见的O、C、N、D等类型能占到70%左右,其中汉族典型父系基因类型O占到了55%左右。这很可能是由于回族在形成过程中直接吸收其他民族中伊斯兰信徒的结果,在分子层面反映了回族形成过程中多民族融合的特点。



(上图来自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所长  王传超的博士论文)


      在回族的线粒体DNA研究中也发现了类似的多元性(线粒体DNA是母系遗传的,即通过雌性生殖细胞传递。在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中,线粒体DNA只能由母亲传递给子女,而父亲的线粒体DNA在胚胎发育早期被清除掉。这一独特的遗传方式被称为“母系线粒体遗传”),表明回族在母系遗传方面同样有着复杂的来源,这与回族在形成过程中与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广泛通婚有关。回族的线粒体DNA相比Y染色体来说,西欧亚成分更低,谢小东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新疆回族的线粒体单倍群有93.3%属于东部欧亚特征单倍群,这很有可能与历史上和汉族等本土民族通婚形成的,也证明了回族中流传的“回回巴巴(爷爷)汉人娜娜(奶奶)”是存在的事实。

      历史记载和分子人类学研究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回族来源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充分说明回族是一个在历史长河中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形成的民族。


考古与历史
以物见人探寻历史细微,以史为鉴求索人间至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