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的好奇好问、持续观察、坚持探究会随着主题、材料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化。教师如何观察幼儿的科学探究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支持幼儿学习与发展、减小差异化是本次教研活动的焦点。
教师通过三个活动现场,以观察记录为抓手进行幼儿个案观察,静下心、慢下脚步,真切地去看到幼儿。
探科学之趣
《小鱼我来帮你》
《小乌龟换水记》
《颜色变变变》
罗老师的活动从真实问题入手,让幼儿通过探索各种材料,亲身体验水过滤的现象,看到了幼儿的持续观察、配合操作、交流分享。
黄老师用有趣的虹吸现象激发幼儿实验操作的兴趣,对实验材料的不断尝试,看到了幼儿坚持探究的科学精神。
张老师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导入,带着小班幼儿玩起了颜色变变变的游戏,混合、变化、猜想、验证,看到了幼儿喜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研探究之深
让教学有“温度”,让研讨有“深度”,教学活动现场观摩结束后,教师们进行集体研讨。通过聚焦科学领域中一个具体的指标,有针对性地观察活动中一名幼儿,记录观察表并分享。对照观察量表从幼儿语言、动作、情绪等去解读幼儿的行为,尝试初步评估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发展水平。本次研讨给老师们提供了观察重点与支架,研讨内容有思考、有深度、有提升。
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在科学世界中,他们对一切事物感知、操作探究,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需要以幼儿为主、随幼儿而动、助幼儿之力。
每一次对科学探究的深入研讨,
都是为孩子们打开知识宇宙的有力尝试。
愿每位教育者都能秉持探究精神,
将教研成果巧妙融入活动,
让科学探究的魅力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撰稿:刘元淑
编辑:雷思媛
审稿:周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