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从“市值=净利润×市盈率”出发

职场   财经   2024-10-21 08:15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 | 和恒咨询 

业务对接:17310319665(同微信)

资本市场之前对市值管理并不感冒,且伪市值管理盛行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对市值计算公司的理解。
如果认为“市值=股本✖股价”,在我不动股本的情况下,做市值管理动股价就好了。这就导致大家一股脑地把市值管理定义到一些动作上——我用什么样的手段能影响股价。比如影响股价的信息披露、资本运作动作、大股东的策略安排等,把动作极致地放大到了影响股价的所谓的决定性因素上去了。在实务操作过程中,大家也没有形成一套科学、专业的方法。股价波动确实对大股东、上市公司实控人等利益的影响是非常直观和明显的,所以大家普遍说这些动作叫市值管理。
不仅如此,后面很多上市公司和专业服务机构逐渐把市值管理变成了踩红线、打擦边球,甚至是直接违规违法操作了。
理解市值管理还应从这个公式入手:市值=净利润×市盈率,这也是上市公司进行有效市值管理的核心公式。

一、价值塑造

上市公司发展战略规划与管理,是牵引企业稳健成长与有序产融互动的核心命题,一切只是为了让今天的行动具有未来的意义。而上市公司的价值塑造还是需要从“市值=净利润×市盈率”这个等式来分析,因此出现两大影响因素需要上市公司去运作,即操作净利润还是市盈率。
如果1年之内,企业要实现市值的爆发式增长,需要运作影响市盈率的动作,比如通过并购、股权激励、定增等向资本市场传递一种信号,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及投资热度。但同时要保住净利润,否则等式也会出现失衡。而企业要想实现3-5年的价值成长,净利润的影响最大,因为企业向资本市场呈现的故事和引起的资本关注度,需要企业的净利润作支撑,否则一切故事都是幻景,终将破灭。净利润的影响因素则主要是如图展示的赛道、赛车和赛车手。

图:净利润影响因素
☑ 赛道即企业选择的产业布局/业务组合、商业模式。

第一,不同的行业一般利润率不同,因此企业选择了何种行业,利润率就决定了。同时同一个行业内不同的环节,利润率一般也不同,在餐饮行业中是选择配送环节,还是选择开高档餐馆,在产业价值链中的布局环节不一样,也决定了利润水平不同。第二,商业模式不同,利润水平一般也不同,以餐饮行业为例,虽然都追求翻台率,但海底捞和大排档的商业模式不一样,盈利水平就不一样。

☑ 赛车即企业自身内部运营管理。

内部运营效率体现在企业经营目标与发展规划、组织管控水平、成本控制与优化、精益运营管理、投资/融资筹划、计划预算、管理报表体系/IT化、绩效考核等方面。本质上评价内部运营效率有两个指标:一是运营效率高不高,比如时间短不短,运营效率体现在资产周转率,比如库存周转率,A企业需要15天,B企业需要40天,A效率肯定比B高;二是刚性成本的降低,例如:(1)A企业交税,税率按17%交,B企业按24%交,A则省钱;(2)A企业人工工资平均1万,B企业为2万,A则省钱,所以在运营体系中,着重需要考虑时间和成本。

☑ 赛车手即考虑人才的招聘与选拔、测评与培养、激励与约束,其本质是解决人与工作如何匹配的问题。

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人员身上,需要人才的匹配和支撑,因此需要考虑人才的知识结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和工具方法运用的熟练程度,以及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进一步激发其工作活力和能量。

综合来看,企业进行价值塑造即分析赛道、赛车、赛车手的选择和匹配。价值塑造分两个层次。一是赛道不变,企业选择明确沿着赛道发展,则需去调整赛车和赛车手进行匹配,赛道不变则为战略延伸,或者战略升级。二是企业考虑换赛道进行战略转型,不同赛道对应的赛车和赛车手的要求不同。

价值塑造本质上隐含的核心观点是无论企业沿着既定赛道走,还是更换赛道,对应的赛道、赛车和赛车手的一致性和匹配度都是要能够高效的,即要保证战略体系内各要素的一致性。

任何一家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上市公司,都应该树立“现实见利见效,未来具有意义”的战略思维。战略没有对错之分,但有高下之别。相同的行业,因为不同的战略定位与商业模式,上市公司之间的市值规模也是可以产生差距的。只有那些深刻洞察产业发展趋势、政策与技术方向、竞争格局态势并结合自身资源与能力进行主动调整、优化自身战略的上市公司才会被资本市场所认可、所接受。

二、什么是市值战略管理

1.市值管理来源
市值管理并不是从国外引进的概念,而是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由我们自己提出的。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占有控制权的非流通股股东利益由于不受股票交易、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上市公司更注重利润最大化,此时并不存在市值管理这个说法。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使得原来不流通的国有股大量进入证券市场进行交易流通,同时原来的非流通股股东开始注重股价与持股价值,上市公司追求的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公司价值最大化,市值成为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新标准,从而产生了市值管理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市值管理最初是作为国有上市公司的考核评价指标提出的,2005年9月国资委在《关于在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在对上市公司国有控股股东进行业绩考核时,要考虑设置其控股的上市公司市值指标。之后在2014年5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中提出,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此时正式肯定了市值管理的地位。

2.市值管理定义

目前对于市值管理的定义,市场上众说纷纭,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大家普遍认可并且较权威的是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提出的界定:“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基于公司市值信号,综合运用多种科学、合规的价值经营方式和手段,以达到公司价值创造最大化、价值实现最优化的一种战略管理行为。其中价值创造是市值管理的基础,价值经营是市值管理的关键,价值实现是市值管理的目的”。
对于市值管理的理解和认知,市场上也并不统一。有的认为市值管理就是价值管理,主要通过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实现,有的认为市值管理是股本乘以股价,通过做大股本、提升股价来实现,然而这两种理解和认知都存在偏差与不足。证监会根据前期调研提出,市值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制定正确发展战略、完善公司治理、改进经营管理、培育核心竞争力,实实在在地、可持续地创造公司价值,以及通过资本运作工具实现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的动态均衡。证监会原机构部主任沙雁(现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曾在《构建中国特色市值管理体系——第九届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高峰论坛》上表示:“市值管理的核心就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包括上市公司维护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保持股东与管理层的利益一致,建立长期的发展战略,并依法运用各种资本工具来支持长期发展,创造内在价值,使市值反映公司真实内在价值的所有的行为”。

3.市值管理的内涵

市值管理的内涵就是要明确市值管理管什么的问题。市值管理中的“市值”指的是市场公允价值,但是这种公允价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可以分为外在的市场因素和内在的公司因素两个方面:外在的市场因素是指在公司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公司的市值可能会随市场估值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内在的公司因素是指市场估值水平没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公司市值随着公司基本面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基本面就包括企业的利润质量、现金流水平、资产质量、ROE、议价能力和投资效率等各个方面。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原党委书记、副会长姚峰曾在2015年融资中国资本年会上表示:上市公司进行市值管理需要具有整体性和长期性。整体性是指应该为全体股东的共同利益服务,而不是为少数群体;长期性是要促进公司与资本市场的长期协调发展,而不是短期的概念包装、题材炒作等。由此可见,一个阳光、积极的市值管理,既不是在股价被严重低估时,仍不采取有效的价值信息传递,在自身股价大幅度波动时,采取“不管、不理、不问”的不负责任态度,也不是借“市值管理”之名,行“灰色操作”,触犯法律法规,而是从分析、梳理影响公司市值增长的内在因素出发,着重改进和提升影响公司市值的关键因素,从而实现公司市值的可持续增长。
因此,市值管理绝不是短视化的股价管理和投机主义,而是长期实现企业价值创造的最大化。

三、市值有效管理的公式

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市值管理应该从“市值=净利润×市盈率”这一基本公式出发,而非“市值=股本×股价”。
如果是基于“市值=股价×股本”这一公式,当公司进行市值管理时,本质上会从“操纵”股价和股本出发。
上市公司会调整股本大小。当股本变大,股价以及每股净资产、每股净利润会被稀释,不过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说,相比于高价股,低价股似乎更受投资者欢迎,主要是投资者会倾向性地认为低价股下跌的空间远小于高价股,投资风险更小。
调整股本后要想提高市值,需要维持股价或至少股价没有被同比例稀释。具体如何操作股本和股价,市场上有专门的研究,但这种操作方式实际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价值的问题,且风险系数高。
在短期内此类操作可能可以影响市值,但从长远角度来分析,其对市值增长的贡献将微乎其微。
如果要实现对公众公司市值的有效管理,需要引入一个更为重要以及更为根本的公式:市值=净利润×市盈率。
基于此,公众公司提高市值有两种基本方法:
第一点:从公司的产业角度出发,重视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业绩表现。

第二点:从公众公司的资本角度出发,则是提高企业的估值水平,主要看市盈率的表现。

图:市值管理计算公式

该公式是市值管理的主导思想。如果把市值管理比喻成“人”这个字,那么“净利润”和“市盈率”就是支撑起“人”的一撇一捺,是人的两条腿,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

1. 净利润与市盈率发挥作用的周期有所不同

在进行市值管理的过程中,是操作净利润还是操作市盈率是需要着重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事实上,这两者的影响期是不同的。

第一、市盈率

如果企业欲在短期(比如1年)内,快速提高市值,一般会选择操作市盈率。因为净利润要想在一年内实现爆发性的增长,无论是通过并购或者卖爆品的方式,都是有很大难度的。但是,如果一个企业在维持净利润的基础上,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一系列动作,来提高市盈率,由此来达到这一年的市值增长目标,则并不是那么困难。尤其是如果遇上了牛市,一年内市值翻倍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总而言之,公众公司有办法通过制造并购预期、股权激励、定增或者贴近热点等方式,来实现短期的市值提升。

第二、净利润

但是,当企业计划在3年到5年的一个时间周期稳步提升企业的市值水平,光靠市盈率的操作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重点运作“净利润”。这种周期下,尽管市盈率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但其影响将有所削弱。企业可以通过前期的一系列资本动作和制造预期来获得资本市场的关注和认可,但是切忌透支资本市场的预期,在三到五年的周期内必须要通过净利润这个指标来支撑住自己给资本市场画的大饼。

但如果拉开10-20年的周期,净利润和市盈率的影响都将被不同程度地削弱,此时更重要的因素是行业的迭代周期。所以企业既需要做好内部运营和资本运作,同时也需要关注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发展格局,并基于对未来十年宏观经济、产业周期的发展趋势的预测,及时做出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才有可能在更长的时间周期内保持良好的市值表现。

通过公式模型,我们来分析有哪些因素可以具体影响到净利润和市盈率。

2. 净利润的影响因素

净利润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三个角度来阐述:“赛道”、“赛车”、“赛车手”。

(1)“赛道”——即企业选择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径来发展

产业布局:看企业从事的是什么行业,从事的行业类型基本上能够决定企业的利润率水平。

业务布局:主要是分析企业在行业中处于什么环节,环节不同,利润亦有所不同,关键竞争要素也有所不同。比如服装行业中,做运输配送还是原料加工、制成成衣,产业价值链的环节不同,决定利润水平,关键竞争要素的不同又影响着企业资源配置与能力发育的需要。

商业模式:不同的商业模式将会带来不同的利润水平表现。比如高档定制服装店,追求品质与细节,或许一天只能定制一套服装。而以大量销售作为营销手段的批发服装厂,一天可能会生产100套甚至更多的服装。如此不同的商业模式,利润表现亦有所不同。

资源/能力配置:企业不同的资源、能力配置的方向,同样影响净利润的表现。比如以研发为重的高新科技公司,和以大量销售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制造企业,即使同样卖手机,利润亦有所不同。

(2)赛车——即看企业的内部运营效率

企业内部运营效率从总体上说可以概括为管控水平和流程效率两个方面。

本质上,评价企业的内部运营效率主要看两个指标——时间与成本:

第一,时间,也就是企业的运营效率高不高:运营效率体现在资产周转率,比如库存周转率,A公司15天,B公司20天,那么A公司效率肯定高于B。

第二,成本,也就是企业刚性成本的高低:比如,单位的人工工资平均水平、企业承担的税负比例等等。

总结来说,企业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提升运营体系中的时间和成本,这是提高内部运营效率的关键所在,从而通过释放效率提高净利润水平。

(3)赛车手——考虑人才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

例如,企业在未来的战略规划中确定要进行业务转型,计划涉足新的业务领域,那么进行战略落地的过程中,企业势必需要配备相应的组织保障体系和人力资源支撑。发展到现在,人才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诸多企业发展的真正的天花板。为匹配战略需要,企业可以通过对相关领域人才的招聘、选拔、测评与培养,来扩充企业的“赛车手”队伍,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与力量。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匹配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以保障“赛车手”的活力。

3. 市盈率的影响因素

在市盈率的影响因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股权结构、4R管理、关键的估值因子以及资本市场的变化周期。

(1)股权结构及持股比例

企业可以关注公司股权结构中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的类型与占比,该等因素会影响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估值和评价。

比如说同样是同一行业的两家新三板企业,如果A公司有社保、养老金、国家队这类的中长期机构投资者大量持股,B公司的股权结构中都是个人投资者,可以推测,资本市场会在更大概率上更看好A公司。

(2)看企业的价值传播情况

重点是看企业如何进行投资者关系维护,首先看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券商研究员、基金经理等等有无交流;其次,如果有交流,看交流之后是否形成成果——研报,尤其是是否有深度研报。有一点比较关键的是,要注意看这家企业研报之间的信息披露口径和描述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价值传播也是存在严重问题的;最后看结果,一方面,企业要言行一致,也就是研报、公告以及资本动作之间的信息传递是否一致,另一方面,需要持续观察股价与研报披露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是资本市场对企业价值是否认可或评价是否一致的重要反应。

(3)关键的估值因子和资本市场的周期变化也不容忽视

资本市场周期,对企业市值有着直接的影响,但并不是必然的,资本市场上不乏穿越周期的白马股,其背后更多地是企业稳扎稳打的业绩作为价值支撑。

从估值方面来说,公众公司还必须理解资本市场如何看待企业的一系列资本动作,关键是看资本动作背后的目的和意图。

比如,企业开始进行融资、进行定向增发,那么企业目的是加强研发、生产、还是营销?或者企业进行并购,其目的是并表,还是战略布局、整合产业链?动作背后不同的目的和意图,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体现在公司的财务指标表现,即判断公司的销售收入、净利润是否提高,是只能带来短期业绩的提高,还是能够通过构建更稳固的竞争壁垒从而保持长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这一系列的意图判断和最终的财务表现,又将体现在企业的市值表现,即公司的股价、市值。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企业的市值?管理好企业的两条腿——“净利润”和“市盈率”,双管齐下,企业就有了必胜法宝。这个逻辑贯穿市值管理的始终,是市值管理的框架,也是市值管理的核心。若拉开一个长周期来看,肯定是以净利润的表现为核心,上市公司切莫走偏,如若更多从短期拉高和推升市盈率的角度出发,就会出现“炒概念、炒热点、讲故事、瞎运作”掉入伪市值管理的陷阱。和恒建议上市公司回归以净利润为核心的基本面上,并做好价值传递。
推荐阅读:

市值管理能否有效激活A股?

5351家上市公司,都需要做一次市值管理诊断!
宁高宁:把市值管理作为提升管理的起点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和恒咨询
和恒咨询是中国资本市场市值战略专家、上市公司市值战略方法论开创者,聚焦服务上市公司与拟上市企业,为客户提供市值参谋、IPO成长在线SAAS软件与业务战略、IPO战略、市值战略咨询与培训服务,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