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期管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营销思维” | 市值管理

职场   财经   2024-11-05 08:15   北京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 | 和恒咨询 

业务对接:17310319665(同微信)

市值管理本质是一种市场营销行为。上市公司日常业务供研产销,产生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服务,通过市场营销的方式,卖给消费者,然后把钱收回来。对于市值管理而言,本质上是把上市公司的价值卖出去,也要包含三个维度的内容:第一,如何将上市公司价值与潜在的买家之间建立起联系,乃至深度的互动关系,这是一种市场行为;第二,如何将自己的价值有效地塑造和传播,这是一个品牌行为;第三,如何把自己的价值清晰地传递并明确地卖出去,这是一种销售行为。市值管理按照市场营销的思路考虑的话,它也包含了市场动作、品牌动作和销售动作。
预期管理,是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营销思维”的内在逻辑。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资本价值本质上都取决于盈利能力与成长性,但其又不可避免受到资本市场上预期管理的影响。资本市场上的预期管理可以分为行为预期与结果预期两个层面。

图:上市公司预期管理四象限

因为缺乏独特的战略价值主张或者核心竞争力的塑造与成长性的规划不能引起资本市场的正向预期,从而沦为沙漠之花的上市公司比比皆是,淹没在广泛的上市公司群体中难以脱颖而出。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强调上市公司的战略管理体系建设需统筹产业与资本两个市场,必须建立产融互动的战略思维,在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两个运行逻辑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协同管理,将战略管理与市值管理有机的统一,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倍增。

资本市场经营思维下,上市公司需要关注产融互动与市值管理,并在做好产业经营的前提下运用系统的市值战略思维与资本运作实现产业与资本的良性循环,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


资本市场的预期管理

产业市场产生利润,资本市场产生市值。我们一直在说市值=净利润×市盈率。那市值、净利润、市盈率,三者是谁决定谁呢?

看上去像是净利润和市盈率共同决定了市值。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其实是市值和净利润决定了市盈率。净利润是客观的指标,市值是交易出来的,也是客观的,但是市盈率其实是计算出来的,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个衡量指标,反映了所有投资者对于公司未来股价的预期。

本质上,所有跟预期有关的因素都是通过市盈率来体现的。所以说为什么有的行业或企业市盈率高但有的却很低,是因为投资者对他们未来产生现金流的预期有所不同。

之前我们一直在谈,企业作为一项资产,内在价值源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那对于今天的投资者来讲,未来现金流也只是大家心中的预期。投资者基于自身的决策模型和了解到的信息,对宏观环境、行业发展、公司表现等客观因素进行判断,形成预期,并在交易系统中进行报价,最终形成了价格。市值的产生是跨越了预期环节和交易环节。

图:资本市场的预期管理和交易过程

那资本市场有预期管理,又隐含着两类预期:一类叫行为预期,一类叫结果预期。

结果预期就是以行为事实已经达成的结果或者是指标数据确定的结果产生的预期。比如基于历史财务表现的预期,上市公司如果每次都能兑现业绩承诺,产生可观的稳定的现金流和收益,就会不断增强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任和认可,甚至产生无条件的正向预期。

行为预期说的就是对不会立刻或者必然引发资本市场表现但会激发上市公司资本市场想象力的行为的预期。比如说对更换董秘的预期属于行为预期,理论上更换董秘与更换销售总监不同,不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直接影响,但是会影响资本市场的想象空间,资深的董秘经验丰富,可以通过一些列的资本运作促进战略的实现,达成企业目标,或者改变企业与资本市场交流和互动的方式及频率,影响价值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而提升价值管理水平,实现产融互动。

所以说,市值成长优异的公司,本质上是较好的实现了基于“现金回报”的预期管理。上市公司通过历史业绩、战略选择、商业模式、业务机会、在手订单、人员激励等让市场相信其未来能实现这样的现金回报,投资者在相信后开始买入,带动股价先于业绩提升,表现为“市盈率带动下的股价提升”,之后公司不断释放阶段性利好消息,使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相信,进而股价继续提升,一致预期形成。最终公司实现了一致预期,股价开始横盘,筹码开始被消化,公司借机展开减持、定增等资本运作,公司开始进入下一轮的预期管理,股价进入下一轮上涨周期。


市场预期预期管理的两个维度:业绩预期和股价预期

所有跟预期有关的因素都是通过市盈率来体现的。为什么有的行业或企业市盈率高但有的却很低?因为投资者对他们未来产生现金流的预期有所不同。对于市场预期,我们可以从业绩预期和股价预期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1、业绩预期

业绩预测主要涉及三个指标,包括预期未来3年复合增速、业绩预期机构数和各类型评级的机构数量分布(调高/调低/维持机构)。

预测未来3年增速是指股票收盘价距离券商给出的目标价综合值的涨跌幅,反映券商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预期,受公司现有的业绩基数、未来增长的真实动力以及对资本市场的预期管理工作的影响。

公司获得业绩预测机构数是指上市公司给出投资评级且尚在有效期的机构家数,而各类型评级的机构数量分布(调高/调低/维持机构)是指评级机构最近一次预测优于/劣于/维持上次评级的机构个数,这两个指标反映机构对公司的关注度以及公司未来的看好程度,与公司的本身的质量和对资本市场的预期管理相关。当业绩预测机构数量越多时,说明公司受到的券商关注度越高,预期增速的公允度越高。另外选择调高和维持的机构数较多时,说明券商对公司价值认知有所改善。需要注意的是,预测未来3年复合增速较高,不能直接认定券商对公司业绩增长预期较高,因为在业绩预测机构数较少的情况下,该增速可能更多是因为公司与某券商关系较好,这时公允性较弱。

以宁德时代为例,公司获得大量机构关注,位于行业第一,这主要是因为宁德时代作为行业龙头,在自身经营和与资本市场的互动方面均有较好表现,而公司预测未来3年符合增速与行业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在公司本身曝光度较高的情况下,可能更多是受公司实际未来增速的影响。

图:宁德时代的机构预测情况
2、股价预期

目标价涨跌幅是反映股价预期的主要指标,是股票收盘价距离券商给出的目标价综合值的涨跌幅。目标价涨跌幅反映券商对公司未来股价的预期,目标价涨跌幅越大,说明券商对公司未来股价的增长空间的预期越大。

目标价涨跌幅主要受目标价和公司现阶段股价的影响。其中目标价反映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股价预期,与公司基本面表现和对资本市场的预期管理有关。以宁德时代为例,目标价涨跌幅为14%,明显低于行业平局水平和对标企业,在券商看来,宁德时代的股价已处在较高水平,后续的增长空间有限,这与公司2019年股价的快速上涨有关,股价经历了2019年的快速上涨,已接近券商给出的目标值。

表:储能设备行业内企业机构目标价涨跌幅


站在资本市场预期管理的视角看战略如何定位

产业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十分的激烈甚至惨烈,探求一条独特的战略定位是每位企业家“每日三省”的课题。

从产业市场的视角来看,战略定位更多是企业给自己设定的一个战略标签,决定了公司的经营方向(包括行业、价值链、地域、客户等)。战略定位主要回答“做什么、不做什么”等根本问题,是决定“赛道”的问题。战略定位,实际上就是企业“要做”的事情。在思考经营边界时,不能把“我想做什么”简单等同于战略定位,科学的战略定位是“可做”(取决于外部环境)、“能做”(取决于资源和能力)、“想做”(取决于使命和愿景)以及“该做”(取决于社会责任)四者的结合。

但对于上市公司,企业需要站在资本市场的认知角度上去思考,明确要向资本市场及利益相关者描述一个什么样的企业标签。当然这个标签也是企业真实的标签,与产业视角下的标签一致,需要被实现,被印证的,形成完整的预期管理闭环。

站在资本市场看一个企业的视角和站在产业市场看是不太一样的,有的产业可能很赚钱,但是想象空间不足,或者公司的发展预期不足,而资本市场是看预期、看未来的,那么这种产业或公司战略有可能不会在资本市场得到高的溢价倍数。

企业需要借助资本市场视角审视战略,一方面可以从资本市场的角度为企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公司战略规划与设计是对未来的预期安排,而资本市场,无论是一级投资市场,还是二级市场投资就是“预期购买”,因此要学会站在资本市场的角度,设计战略定位,这也影响公司发展目标、路径以及业绩实现的预期管理。


估值大小背后隐含的预期管理

市盈率走势是反映估值水平的重要指标。市盈率表明了投资者对公司每一元利润所愿意支付的对价。
对市盈率的分析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聚焦近三年市盈率走势,判断公司估值中枢的变化以及期间异动,结合内外部事件查找原因,进而对近三年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知与态度有整体认识;二是聚焦公司与行业水平及对标企业的市盈率走势对比,通过相对走势,能一定程度上剔除市场、行业及概念的估值影响,并判断资本市场如何看公司在行业内的质地水平。
根据市值=净利润×市盈率,我们可以将市值的增长区分为业绩推动的市值增长和市盈率带动的市值增长两大类。
业绩推动的市值增长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可持续增长性,而市盈率带动的市值增长或由题材驱动、或由业绩预期驱动,后者会随着业绩兑现的不同产生分化。在业绩达预期的情况下,股价很可能横盘调整或准备下一波拉升,同时市盈率将回归合理水平;如果业绩预期无法兑现,股价将有较高的下滑风险,下滑幅度与速度与“兑现差”高度相关。
通过结合分析市值和市盈率走势,也可以做出一些基本判断。
· 如果业绩长期稳健,同时市盈率长周期缓慢下行,市值不振,说明公司正在被市场遗忘;
· 如果公司市值常年随市盈率大幅波动、整体横盘,说明公司不具备中长期价值,作为题材股被频繁炒作;
· 如果市盈率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大幅提升带动市值成长,说明市场对公司业绩增长有高预期。
对于前两种情况,公司在市值战略层面上做系统筹划,第二种情况下企业还需要注重自身经营质地的改善,而对于第三种情况,公司需要结合业务做好市场预期管理,同时提前筹划资本运作,在业绩兑现期通过股权吞吐、并购定增落地等方式进行资本价值的实现。


做好预期管理,需重视与研究机构的沟通

研究机构中的证券分析师具有专业的分析能力,以及优于一般投资者的信息收集能力。据此,他们可以深度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状况,对股票价格的未来走势发布预测,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分析师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已经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一家上市公司,如果平均每月分析师能发布3份左右的研究报告,评级一般为买入或增持,并且覆盖多个新财富研究员。那么表明这家公司的内在价值获得了资本市场认可,很有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溢价。在与研究机构沟通过程中,应核心展示如下内容:

· 解决公司整体的定位和“卖点”突出的定位;
· 公司的定性和定位;
· 业务的定性和定位;
· 最大“卖点”定位,突出公司在成长性方面的竞争优势。让投资者既看到公司已有的成就,同时看到未来的成长,尤其看到相对于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
· 对公司的投资价值进一步阐明和强化,总结公司的价值投资要点;
· 快速增长的市场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 以利润和投资者为中心的商业模式;
· 产品、服务领先竞争对手,掌握战略制指数;
· 稳定的盈利;
· 富有经验的管理团队。
如何让分析师关注公司呢?我们建议要做主动管理,吸引分析师并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切不可不闻不问,一味只关注企业价值创造,那很少有研究机构和分析师会主动找上门来。有部分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和董秘,所有分析师来都接待,所有券商的投资策略会都参加。但这样处理会浪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有可能找不到对公司感兴趣的分析师。比较正确的逻辑是找到对公司感兴趣的基金公司、分析师和财经媒体。组织路演和反向路演,深度沟通公司的商业模式、运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状况,做好预期管理。


预期管理评价风向标之北上资金

由于外资机构较国内投资者投资体系更为成熟,因此北向资金往往被视为价值投资的风向标。看北向资金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方面是北向资金持股比例的绝对值,重仓股代表公司自身的投资价值被外资高度认可,反之,未进入优质股范畴。另一方面,通过趋势变化,判断外资对公司未来基本面和市场的走势判断,如果股价持续下行但北向资金增持,则可能北向资金判断未来业绩回升,如果股价较高北向资金持续减持,则北向资金可能判断公司业绩不及预期。

而国内机构或个人投资者,可能以北向资金的动作作为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风向标,根据北向资金动作进行进一步的投资动作,进而对上市公司股价产生更大影响,因此上市公司需要关注北向资金,做好北向资金机构的预期管理工作。以宁德时代为例,北向资金从2019年10月开始持续增持,2020年3月达到顶点,且维持在3%左右,反映其价值被北向资金逐渐发掘认可。

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储能设备行业的北向资金情况
推荐阅读:

宁高宁:把市值管理作为提升管理的起点

招商银行2007年引入估值模型,对市值管理的启发

市值管理能否有效激活A股?

抛开理论,上市公司做好市值管理请统筹“离钱近+抓效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联系我们~

和恒咨询
和恒咨询是中国资本市场市值战略专家、上市公司市值战略方法论开创者,聚焦服务上市公司与拟上市企业,为客户提供市值参谋、IPO成长在线SAAS软件与业务战略、IPO战略、市值战略咨询与培训服务,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