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赏析 茄鲞尽显贾府的奢侈 王熙凤说了做法

文摘   艺术文化   2024-10-24 18:46   黑龙江  

贾府的这套黄杨根整抠的十个大套杯,可不简单,简直价值连城,贾府毕竟是四代国公之府,不是暴发户,杯子不是纯金纯银的,是木制的。那叫谱儿,那叫范儿,那叫富贵高雅其实用这杯子喝酒也醉人。

通过成套的雕镂精美的黄杨木酒杯、制作繁复讲究的茄鲞、悠扬动听的音乐、精美的各色小吃等等,让刘姥姥从视觉、味觉、听觉全方位感受了贵族们悠闲奢侈的生活。这里通过炫富,体现的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平等。也体现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的虚伪。封建统治者告诉老百姓要存天理、灭人欲。人要吃饱饭,这是天理。但是还要吃各种山珍海味以满足口腹之欲,这就是人欲。我们吃饱就好了,人欲就不要了。人娶妻生子为了传宗接代,这是天理。但是为了欲望娶很多女人,这是人欲,需要灭掉。封建统治者告诉老百姓要存天理灭人欲,可是他们呢?通过贾府就可了解,这些封建统治者不仅没有灭人欲,而且他们的欲望是无尽无休的。甚至为了他们的人欲,连老百姓的天理都剥夺。那些丫鬟的父母为什么把她们卖了?刘姥姥到贾府打秋风就是因为劳动人民的劳动产品都被剥夺了,自己活不下去,才被迫卖儿鬻女。贾府的光鲜亮丽、钟鸣鼎食,是建立在剥夺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的基础上的。贾瑞拿的那个风月宝鉴,正面是光鲜亮丽的王熙凤,那就是贵族生活的写照背面的骷髅,就是贫苦的老百姓。一正一反就是那个社会,就是那个社会的主要矛盾。

凤姐儿依贾母之言搛些茄鯗送入刘姥姥口中笑道: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这个话带着炫耀的意味。喂到刘姥姥嘴里,刘姥姥嚼了几口,不相信这是茄子别哄我,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我们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姑奶奶,你再喂我一些。这一口细嚼嚼。细嚼了半日,说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茄子,告诉我是什么法子弄的,我也弄着吃去。

茄鲞是《红楼梦》中介绍得最详细的一道菜。刘姥姥笑道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儿来,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了。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刘姥姥细嚼半日,笑道:虽有一点茄子香,只是还不像是茄子。

凤姐说了茄鲞的做法。茄鲞的鲞是由原来的鱼干引申为干或腊的意思。凤姐说的炸、煨干都有使茄子脱水的作用,这道菜做好后,茄子呈现的形态是干而有嚼劲,所以叫茄鲞。刘姥姥听了,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怪道这个味儿。刘姥姥说要十来只鸡来配它,那要多少,量少当然不需要。这种菜其实有点像普通人家腌咸菜,一次做了许多,日后零吃。至于凤姐说,吃时还要拌炒鸡腿,那是她喜欢吃鸡的原故。并非必需。

很多地方开发了红楼宴,做了很多的菜品,茄鲞成了难题。看来茄鲞应该是曹雪芹为了描写贾府大富大贵的讲究,创造出来的并不能兑现的菜肴。这是吃文化,就好像冷香丸是文学化的药丸一样。并非真有那个配方。87版《红楼梦》民俗顾问邓云乡教授说过,茄鲞其实就是宫爆鸡丁加红烧茄子。现在流行的红楼宴,最难做的还是这道菜。刘姥姥吃茄鲞,显示了贾府贵族生活的讲究。

贾府的奢华自不用说,为了在贵族里混,为了贵妃的体面,要硬撑着摆阔那茄鲞在贾府是很平常的一道家常小菜工序之繁复,用料之考究,让人咋舌。要用十余种配料,这道家常菜,堪比《舌尖上的中国》那些名菜。有人按照凤姐说的复制这道菜,据说并不好吃例如其中所谓各色干果,有哪些干果,什么味儿,都不得而知了。

《红楼梦》经常有这样的表现手法。比如,冷香丸的制作,如此繁复考究,一药道出宝钗的绝症。居然被忽视,甚至得出宝钗身体比黛玉好的谬。还有可卿托梦给王熙凤,别人未必中用,一语贬尽贾府须眉。如果我们注意到这个细节,会追究秦可卿爱不爱贾珍,其实在秦可卿眼里,贾府的男人,没一个好东西!

凤姐身为管家奶奶,没准也是蒸饪爱好者,说不定在她和贾琏、平儿的世界也有个小灶。闲时烫两壶酒,二人对饮,例如贾琏从苏州回来,泼辣的凤姐口称国舅老爷,把盏接风,也呈现了小女人的一面,制造出一派温馨的场景。

中国人在吃的方面下功夫很大,甚至浪费残忍,传说中的鸡舌汤,鱼血汤,一碗汤要杀许多只鸡,一碗汤只用一条鱼的头几滴血,真不知道当时的人们都是怎么想的。这道茄鲞王熙凤说得很简单很轻巧,刘姥姥听得很郁闷很惊慌。

伴读红楼
专注于《红楼梦》文本的评析、评点与导读。 回答有关《红楼梦》文本的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