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丨科技与新能源出海:中国的下一个黄金机遇?

文摘   2024-09-04 19:00   北京  
进入公众号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科技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出海之路备受瞩目。它们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头部科技企业出海底气究竟从何而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能否借鉴日韩模式?中国出海车企又应该以何身价入局全球市场?这些问题牵动着无数人的心。近日,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路涌江和唐遥两位专家,就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们揭示中国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






问题一:中国头部科技企业出海底气从何而来


路涌江:“中国头部科技企业出海底气的来源与科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科幻作品中,人工智能往往以机器人的形式呈现,而不是人们坐在屏幕前敲键盘的样子。阿西莫夫的一系列机器人科幻小说就体现了这一点。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工智能可以将中国的一些电子产品重新做一遍。中国在电子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然而,大模型的出海目前面临着一些挑战。大模型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全世界会逐渐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和限制条例。现在大模型出海不见得能马上变现,可能需要经历试错的过程。比如科大讯飞,虽然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需要时间来验证。此外,现在很多中国企业在使用 API 等方面受到限制,需要寻找其他的解决方案。不过,中国销售出去的端很多,这为大模型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总的来说,中国企业在大模型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需要面对诸多挑战。”


唐遥:“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在垂直场景中,技术创造的价值可能更为明显。比如在宏观研究中,以前解读官方意图需要从政策文件中逐词分析,而现在多模态技术可以通过语音、视频等获取更多信息。这种场景具体且能创造价值,对算力等要求没有那么高,还能发挥中国数据丰富的特点。从商业角度看,有人愿意为这种能创造实际价值的技术付钱。因此,我们在国内现有数据场景下,找到能让技术挣钱的垂直模式,并将其复制到其他国家,可能比抽象地输出大模型更具优势。”


问题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能否借鉴日韩模式


路江涌“前一段时间,韩国的一家大型汽车企业原本计划在今年夏天带着核心人员来中国参观学习,但由于市场变化等原因,最终决定先回去工作。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似乎突然崛起,但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中国市场的商业环境为某些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在落地时可能会遇到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较强,但全球其他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和理念可能不同。例如,欧洲市场对新能源汽车有自己的需求特点,而其他国家对智能、安全和隐私的要求各异,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全球的普及速度可能不如中国快。此外,中国的发展速度较快,容易出现把本来十年能干的事三年干完的情况,从而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这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存在一定的疑问。


唐遥:中欧之间的具体谈判情况尚不明朗。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可能会给德国的大排量汽车一些优惠,但想象空间可能没有那么大。假设20% 多的关税落地了,很多企业可能还是会选择走合资的道路,因为在当地的服务、物流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德国和日本的车企在开始国际化的时候主攻美国市场,因为美国市场很大,在那里立足后可以获得稳定的来源。而中国车企进入北美市场的难度较大,可能会转向南美、欧洲等地方。中国车企的品牌比日韩多很多,技术线路也更多样,去向也更复杂,因此出海格局更为复杂,不可能简单地复制日韩的路线。


问题三:中国出海车企应该以何身价入局全球市场


路江涌:“现在的情况与日本汽车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时有所不同。当时汽车产业以及相关基建相对落后,全球经济发展处于稳定成长阶段,细分市场有足够的空间从低端人群逐步发展。但现在汽车行业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市场空间的逻辑已经从简单的工具转变为智能空间。智能化的过程要求不仅仅是卖一个东西,更要考虑人群的需求。因此,从低端进入市场会比较困难,就像小米手机从 1999 元往上做,在高端手机市场很难站稳脚跟小米汽车发布小米高端化战略很有帮助。此外,中国一些车企可能更注重自身的整合,把能赚钱的都自己做,让合作伙伴学会后自己再发展。这可能会导致生态问题。从长远来看,中国企业需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不能仅仅关注车卖多少钱,更要考虑是做市场的破坏者还是合作发展的推动者。华为在欧洲早期就是通过合作创新,深入探讨当地需求来发展的,中国企业应该借鉴这种经验。


唐遥:“实际上,现在中国车企需要多品牌的战略。比如上汽使用名爵这个欧洲品牌在欧洲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同市场对品牌的需求和接受程度不同,中国企业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像长城的燃油车在南美就做得挺好。手机品牌如荣耀,在国内可能是中低端,但在海外可以包装成中高端,因为其他消费者没有被之前的品牌形象所束缚,从零开始塑造品牌比较容易。所以,中国企业没有必要执着于一个品牌从低端向高端发展,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多个品牌进行布局。


路江涌 

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

路江涌,《经济管理学刊》编委会专业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创业、创新、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学等。在中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英文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麦肯锡中国经济学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三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JIBS)创刊50周年高贡献学者银奖、中国管理学青年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科研奖和中国管理学国际学会(IACMR)年会最佳论文等奖项,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世界银行研究基金等国家级和国际合作基金。出版有《共演战略》《危机共存》《共演战略画布》《图解创新管理经典》《图解企业成长经典》《电竞生态》等畅销图书。


唐遥 

北京大学
光华管理学院

唐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副主任。2009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2009到2016年在美国Bowdoin College任教,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碳中和经济学。曾教授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与政策、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亚洲经济专题和微观经济学原理等。



*我们期待公众号原创稿件,来稿、合作请联系:qjem-wx 推广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转载仅供思考,不代表《经济管理学刊》立场;其他平台任何形式转载请注明(来源:经济管理学刊 )。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经济管理学刊》是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经管领域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编委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名经济管理领域的杰出学者,并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担任主编。

诚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相信在国内外学术共同体的努力下,《经济管理学刊》将成为汇聚全球重要经管理论和思想的平台,为中国的经管学术思想再添新翼,助力中国大地涌现出更多世界级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与思想。

     投稿请登录本刊官网www.qjem.cn。

投稿咨询

刘欣欣:010-62747698

编辑部联系

朱鹤楼:010-88379001

侯振锋:010-88379708

邮   箱:qjem@qjem.cn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3号楼9层




学刊相关目录

2022年第1卷第1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卷第1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卷第2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卷第3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2卷第4期目录、摘要

2023年第3卷第1期目录、摘要


文章编辑:侯曼迪;责任编辑:侯振锋;审核人:朱鹤楼

经济管理学刊
《经济管理学刊》立足于“站在中国看世界,站在世界看中国”,致力于以通行的学术规范和科学理性的研究方法,研究经管领域的科学、前沿问题,刊发经管领域最新的高质量学术成果,打造经管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期刊和学术共同体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