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公众号 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防止内容走丢
问题一:中国企业出海是否需要担心资本外逃的问题?
路老师:“首先,我们可以从一个科幻场景来探讨这个问题。在《三体》中,有一个末日战争的场景,地球派出 2500 艘战舰迎接水滴,结果在 30 秒内被全部摧毁,只有 7 艘战舰逃离,其中自然选择号由张北海带领。人类太空军指挥部认为他们叛逃,但张北海表示自己是为了延续人类文明。后来,青铜时代号听从家园呼唤返回,却被宣判反人类罪并全部消灭。而蓝色空间号则发出紧急呼叫,告诉青铜时代号地球已不再是家。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企业离开一个地方,如果无法回去,它就不再将其视为家园。对于中国企业出海,如果资本能够回来,就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资本外逃;如果回不来或回来会面临像青铜时代号那样的情况,那么这可能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做出的选择。
当然,我们需要对资本外逃有明确的定义,不能简单地将企业出海视为资本外逃。短期来看,可能会存在一些风险,但从长期来看,如果不会破坏我国的资本结构和产业结构,那么对于中国企业的长期发展,或许并不是一件坏事。”
唐老师:“企业选择到中西部还是出海,这是一个现实问题。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存在一些限制因素,如营商环境问题等。如果一个地方好做生意,企业自然会选择在那里发展。另一方面,国家有功能区域的规划。例如,去年 9 月总书记在东北召开全面振兴东北的座谈会,今年 3 月在长沙召开中部崛起座谈会,4 月在重庆召开西部大开发座谈会,这些座谈会规格都很高,并且对每个地方的定位有差别。
东北主要承担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五大安全的使命;对中部国家期望较高,按照新资生产力的说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都要发展;西部开发则主要强调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不讲未来产业。
从工业化角度来看,国家需要不断审视指标的变化,因为企业往往不会考虑那么大的事情,除非是像华为这样举足轻重的企业。对于大部分中小微企业来说,它们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问题二:当前企业出海趋势和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中部省份如何把握发展机遇?
路老师:“现在企业更多讲的是全球化,而不是国际化。对于中国这一代企业来说,全球化是一个难题,因为它们的基因是在过程中通过摸爬滚打、试错试出来的。以中部省份为例,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的代表性或优势产业,比如湖北的光电产业。像 TCL 在武汉的工厂,其目标一定是全球性的。
中国的显示器产能在全球已逼近 70%,但竞争也非常激烈。例如,有一个学生的企业做 Micro LED,规模较小,被国内大厂挤压,不得不往韩国与三星等合作。因为三星等企业在往上走,进行产业升级,而中国企业在追赶并消化它们让出来的市场份额。但当中国企业把这些市场份额吃到没利润时,可能又会遇到新的壁垒。
所以,中部省份一方面可能会承接一些产业转移,但如果简单地承接而不往上走,就可能会往下走。因为别人转移产业,要么是将产能转到国外,要么是转到中西部地区。中部省份需要平衡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一些优势的产业环境或产业链,可能在人才等方面比不上其他一些地方。
因此,中部省份不能仅仅等着产业转移,而应该主动打开视野,提高开放程度,向外走,才能跟上全球化的步伐。例如,医疗和农业等行业可能有一定的发展机会,但在产业人才方面可能还存在欠缺。”
唐老师:“以河南为例,虽然有很多校友在那里,且有一些省属投资集团想有所作为,但在人才和体制机制方面存在较大难度。大家都想学习合肥的发展模式,但又难以复制,因为容错机制不完善,大家偏向谨慎。
从国家角度来说,因地制宜是重要的发展路子。每个地方都有差异化,像湖南有装备制造、交通设备等产业,河南在富士康进入后,带来了一部分配套企业。虽然富士康的规模状况有所下降,但原有产业链为汽车等行业的电子化配套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
短期内,河南很难与长三角等地竞争人才,所以要从现有的条件出发,做强原有产业。同时,要寻找能够激活当地市场的投资,而不是仅仅等待产业转移。
总之,中部省份在把握发展机遇时,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积极主动地寻找发展路径。
综上所述,企业出海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在资本外逃问题上,需要综合考虑长期发展和产业结构;中部省份在全球化背景下,应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变化,寻找适合自身的发展机遇。”
路江涌
路江涌,《经济管理学刊》编委会专业主任,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创业、创新、国际商务和国际经济学等。在中文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英文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麦肯锡中国经济学研究奖、“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三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JIBS)创刊50周年高贡献学者银奖、中国管理学青年奖、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厉以宁科研奖和中国管理学国际学会(IACMR)年会最佳论文等奖项,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计划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曾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世界银行研究基金等国家级和国际合作基金。出版有《共演战略》《危机共存》《共演战略画布》《图解创新管理经典》《图解企业成长经典》《电竞生态》等畅销图书。
唐遥
唐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副主任。2009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2009到2016年在美国Bowdoin College任教,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碳中和经济学。曾教授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与政策、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增长、亚洲经济专题和微观经济学原理等。
点击名片·关注我们
《经济管理学刊》是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联合主办、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经管领域综合性学术刊物。本刊编委会汇聚了来自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90名经济管理领域的杰出学者,并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担任主编。
诚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赐稿。相信在国内外学术共同体的努力下,《经济管理学刊》将成为汇聚全球重要经管理论和思想的平台,为中国的经管学术思想再添新翼,助力中国大地涌现出更多世界级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研究与思想。
投稿请登录本刊官网www.qjem.cn。
投稿咨询
刘欣欣:010-62747698
编辑部联系
朱鹤楼:010-88379001
侯振锋:010-88379708
邮 箱:qjem@qjem.cn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2号3号楼9层
学刊相关目录